【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35例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分组方式选取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67例和研究组68例。给予参照组常规营养干预,以常规营养干预为基础给予研究组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参照组血红蛋白浓度(HB)指标、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指标、白蛋白(ALB)指标和上臂肌围(AMC)指标相比,研究组均明显偏高(P<0.05);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研究组明显偏低(P<0.05);与参照组整体护理满意度相比,研究组明显偏高(P<0.05)。 结论 给予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能够显著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缺血性卒中;营养状况;并发症
缺血性卒中是临床上比较多发的一种神经内科疾病,主要指的是在椎动脉和颈动脉发生闭塞或者是狭窄以及脑供血不足的影响之下,致使脑组织发生坏死现象的总称[1]。缺血性卒中,在临床上通常分为四种类型:完全性卒中、进展性卒中、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缺血性卒中患者往往会具有不同程度的饮食功能障碍,会对患者健康的恢复产生干扰。本次研究主要以缺血性卒中患者为中心,重点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的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35例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分组方式选取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67例和研究组68例。参照组有男34例,女33例,平均年龄为(61.57±5.12)岁;研究组有男35例,女33例,平均年龄为(61.87±5.64)岁。两组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参照组
该组患者给予常规营养干预:针对于神志清醒的患者需在相关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适量的吞咽食物,针对于神志不甚清醒的患者来说,需在相关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通过鼻胃管进行流质饮食喂养。
1.2.2研究组
以常规营养干预为基础给予该组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制剂选取肠内营养乳剂(生产厂商:华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40075),通过经鼻饲空肠管进行匀速泵入,剂量计算标准为20mL(kg·d),第一天用量为500mL,第二天用量为1000ml[3]。
1.3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情况,对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HB)指标、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指标、白蛋白(ALB)指标和上臂肌围(AMC)指标进行检测和记录,四者均与营养状况成正比;评估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和并记录两组发生肺部感染、腹痛腹泻和呕吐的例数,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采取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临床满意度=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应用检验,当组间对比结果为(P<0.05)时证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改善情况
与参照组血红蛋白浓度(HB)指标、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指标、白蛋白(ALB)指标和上臂肌围(AMC)指标相比,研究组均偏高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png)
3 讨论
完全性卒中患者在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局限性神经功能出现中度障碍,多表现为偏瘫、失语、偏盲、感觉障碍以及意识障碍等;进展性卒中在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神经功能障碍呈现出渐进式发展;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在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短暂性的神经性功能障碍;短暂性缺血发作在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侧肢体麻木、感觉障碍、力弱、单眼黑蒙等。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患者的神经等各项功能障碍会逐渐加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4]。
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来说,其营养状况下降程度与疾病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根据影响范围的不同,临床上又将缺血性卒中划分为弥漫性脑缺血和局限性脑缺血两种,其中弥漫性脑缺血在临床上常见的病因有心搏骤停、贫血、低血压、低血糖等,局限性脑缺血在临床上常见的病因有大脑中动脉栓塞、脑动脉痉挛、血栓形成或者是椎动脉、颅外颈内动脉发生闭塞、狭窄以及闭塞等现象[5]。给予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有助于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有效改善,有利于对并发症的发生产生预防作用,有助于为患者的健康安全形成良好保护[6]。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与参照组血红蛋白浓度(HB)指标、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指标、白蛋白(ALB)指标和上臂肌围(AMC)指标相比,研究组均明显偏高(P<0.05);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研究组明显偏低(P<0.05);与参照组整体护理满意度相比,研究组明显偏高(P<0.05)。说明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的应用有利于为患者健康的恢复产生更好更快速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给予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能够显著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方芳. 全程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 2017, 11(2):253-253.
[2] 苗润丰, 刘大禹, 涂晶.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江苏医药, 2017, 43(23):1713-1716.
[3] 王阳. 护理干预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疗效、心理状态、免疫功能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7, 36(1):6-11.
[4] 赵庆礼.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J]. 医疗装备, 2018, 31(12):1-2
[5] 陈雨秋.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 2018, 3(46):51-71.
[6] 杜红妍, 王丽, 刘小晶, et al.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危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8,6(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