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春季的三个月,生命萌发,天地自然生气勃勃。中医认为,春天肝气旺盛宜升发,只有维持肝脏生理机能正常,才可以适应自然界生机勃发的变化。但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暴躁发怒、过度劳累、经常熬夜和过度饮酒都会对肝脏进造成损害。那么,你的肝脏还好吗?本文将列出最常见的肝脏“杀手”以及其保健方法,供大家学习。
1、常见肝脏“杀手”及保健方法
(1)睡眠不足:
近年,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加大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大部分人存有夜间工作、应酬等习惯,但经常熬夜极易患上肝病。肝脏为人体重要的解毒脏器,其会在机体睡眠过程中进入自我修复模式,若经常熬夜就会影响肝脏夜间修复进程,再加上睡眠不足可造成身体抵抗力降低,进而导致肝功能异常,肝脏负荷加重,继而诱发各种肝脏疾病。
保健建议:人体睡眠时进入到肝脏的血流量较清醒时多7倍,注入肝脏的血流量增加可以提高肝细胞的生理功能,提升其解毒能力,促使机体新陈代功能正常。因此,需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每日保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保证睡眠质量,以预防肝病发生。
(2)过量饮酒
酒精进入人体后中只有少量是经汗腺、肺部呼吸而排出体外,其他大部分酒精均是通过肝脏进行代谢,但酒精在肝脏中会与乙醇脱氢酶结合作用,生成对机体有害的乙醛,而且酒精在集体中的代谢速率是有限的,若摄入过量的酒精就会使肝脏血液净化能力下降,体内毒素显著增加,进而造成肝损害,诱发肝病。
保健建议:无论是哪一种酒,只要是含有酒精的酒都会对肝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严格限制酒精摄入或借酒,以免引起肝病。
(3)脂肪过多
肝脏为机体三大营养物质(蛋白质、葡萄糖、脂肪)的代谢中心,但肝脏的代谢能力是有限的,若每日大鱼大肉,肝脏处理不过来,难以使脂肪及时代谢转化为葡糖糖,而蓄积于肝细胞内,增加肝脏负荷导致肝损害,即脂肪肝。脂肪肝虽然可以治疗并逆转,但若长期不注意就会继发脂肪性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保健建议: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做到饮食均衡,合理膳食,少吃油腻的食物,减少肝脏负担,多吃点绿叶蔬菜,适当多吃燕麦、玉米、海带、瘦肉、鱼类、蛋清等食物,帮助肝脏恢复健康。
(4)暴饮暴食或不吃早餐
专家指出,暴饮暴食会增加胃肠符合,损害胃肠道的健康,同时还会促使机体内自由基显著增多。而肝脏的关键作用是帮助机体清除自由基,排除毒素,净化血液,故若机体内的自由基越多,肝脏负担越重就会导致肝细胞受损。
保健建议: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饭吃七分饱,食物不摄入太多,做到不贪食,不吃撑。
(5)吃药太多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脏器,其能够参与药物代谢,分解其中的有毒物质,目前临床中有多种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极易导致肝受损,诱发药物性肝炎,例如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抗肿瘤药、降糖药、降压药、抗癫痫药、抗甲亢药、镇静药物等。
保健建议:除了根据医师处方药,其他任何药物都不可以乱吃,因为多种药物可相互作用影响肝脏的代谢、解毒能力。此外,若患有肝病的患者在就诊时,需告知医师当前所用药物具体情况,便于医师制定治疗方案,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加重肝损。
(6)七情郁结
长时期肝气郁结可引发胸闷、头痛、胃痛、便秘、月经失调、乳腺增生、高血压、子宫肌瘤等一系列躯体疾病。
此外,正常人群经多次大怒激愤后,有可能导致肝气横逆,肝阳暴涨,引发肝病。
保健建议:人体情志与肝脏疏泄是否异常有紧密的联系。人体气血运行通畅为情志活动正常的物质基础,气机调畅,血行通达,则五脏调和,肝的疏泄功能也就正常。而情绪不良,则会反过来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气机逆乱,气血失和。因此,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避免情绪过激或过悲,保持心态平稳。
(7)进食半生不熟的食物
半生不熟的食物,如生蚝、醉虾、贝壳类食物等均有可能带有寄生虫或细菌,一旦进食极易引发急性胃肠炎、痢疾等,导致肝损伤,继发肝病、肝昏迷等。
保健建议:应保证进食食物煮熟,确保无致病菌、寄生虫后再食用,尤其是海鲜类食物。
(8)加工食物摄入过多、偏爱油炸食品
加工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人工甜味剂、防腐剂、色素等食品添加剂,这些物质较难分解出化学物质,当摄入进入到人体后会加重肝脏负荷,引发肝受损。此外,摄入过多的油炸食品会使饱和脂肪酸、油脂蓄积于肝脏,引起脂肪肝。
保健建议:少吃或不吃油炸食品,也尽量少摄入浓缩果汁、高点、甜饮料、糖果、薯片等加工食物,降低肝受损的风险。
2、哪些信号需要警惕肝病?
(1)食欲不振:肝脏受损往往导致消化不好,严重的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差等不适症状,这都是由于肝细胞大量受损,分泌胆汁的功能下降进而影响脂肪消化代谢所引起的。
(2)疲倦:肝脏出现问题会导致消化吸收困难、食欲不振,这就会造成机体能量不足,长此以往出现疲倦、头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
(3)蜘蛛痣或肝掌:部分肝硬化患者会有肝掌、蜘蛛痣等癫痫表现,其中,肝掌主要出现在手掌的两侧;蜘蛛痣往往见于患者的前胸部、后背部、颈部、脸部等。
(4)黄疸:肝脏长期受损会造成胆道受阻,致使胆红素不能顺利进行排泄代谢,进而出现黄疸症状,通常见患者的尿液、皮肤、眼睛巩膜发黄,甚至全身出现皮肤瘙痒。
(5)出血:肝脏出现异常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异常,有可能发生牙龈出血、鼻子出血等。
3、护肝小贴士
(1)定期进行常规体检:建议40岁以上的男性、有长期熬夜或服药史、长期饮酒史、有病毒性肝炎病史、肝癌家族病史人群,每年至少进行1次肝脏专科筛查。切勿等到有肝腹水、黄疸、消化道出血症状时再到医院就诊,一般那时候病情已较为严重了。此外,病毒性肝炎患者需每隔3个月进行1次肝功能、甲胎蛋白检查,每隔6个月进行肝脏彩超、CT检查,每隔3~6个月进行病毒定量定性检测,密切监测肝病进展情况,防治肝炎发展到肝硬化、肝癌。
(2)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切勿熬夜:成年人的睡眠时间一般要有6~8个小时,静卧时可使进入肝脏的血流量至少增多40%,为肝脏营养提供更多的血液、氧气,促使肝细胞再生、修复能力升高。
(3)注意饮食均衡:少吃高油、高糖食物,控制脂肪及酒精摄入,最好是能够戒烟。同时,还可以多摄入绿色蔬菜、水果、谷物、豆类、猪肝、鱼、乳制品等食物,其均有助于增强肝脏的修复、解毒能力。此外,对于肝炎、肝硬化患者要适当摄入一定量的蛋白吃,如鱼汤、豆浆等,但在肝炎急性发作期,禁止摄入过量蛋白质,以免增加肝脏负担,加重病情。
(4)运动锻炼:加强运动锻炼,如散步、快走、打太极等,以促进脂肪的代谢,预防糖尿病、脂肪肝等肝癌危险因素出现。
(5)学会调整心情:调节自身情绪,尽量不要过喜或过悲,保持积极乐观、平和的心态,这有助于调节机体气血通畅,提高肝脏新陈代谢能力,减少肝病发生。
(6)穴位按摩:按摩肝区,刺激穴位,对促进肝脏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具有一定的益处。例如:按摩“章门穴”(在侧腹部,十一肋下缘)、“期门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 能够调畅肝气;按摩“太冲穴”(在足背第一、二跖骨之间的凹陷处),能够疏肝解郁、调畅气机,活血散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