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麻醉复苏期间血气分析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77例麻醉复苏期间待行血气分析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9)、对照组(n=38),分别予以疼痛护理、常规护理,观察其对疼痛影响。结果:两组患者血气分析疼痛程度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麻醉复苏期间行血气分析患者,予以疼痛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穿刺疼痛感,提升患者舒适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麻醉复苏期;血气分析;疼痛
全麻患者麻醉苏醒期间行动脉血气分析为其重要检查项目,其能较好反映患者麻醉苏醒期间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情况,有利于医师及时发现异常,予以有效纠正[1]。行麻醉手术后,患者体内液体容量、组成成分、分布均有一定变化,因此,对患者进行血气分析,能较好的将患者机体内实际气体交换情况与体液平衡情况反映出,便于医师观察患者内环境稳态状况,为判断患者全麻术后苏醒的重要参考依据。临床上针对行动脉血气分析患者,通常是在其股动脉、腋动脉、双侧桡动脉等部位采集血液,但由于上述部位覆盖的神经末梢较为丰富,在采集血液时,患者的疼痛感较为强烈,患者易出现躁动等情况,增大穿刺失败等情况发生,不仅不利于检查结果准确性,还会加重患者痛苦[2]。因此,于患者行血气分析中,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干预,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意义重大。本次研究,选取我院77例麻醉复苏期间血气分析患者,予以其相应的护理措施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77例麻醉复苏期间待行血气分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9)、对照组(n=38),选取时间2016年9月-2018年10月。实验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22~68岁,平均(39.06±5.41)岁;对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21~69岁,平均(39.23±5.62)岁。两组一般资料分布均衡(P>0.05)。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1)入选标准:①均处于麻醉苏醒期。②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签署书面同意书。
(2)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病患者。②凝血功能异常患者。③依从性差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内容为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皮肤情况,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为患者大致讲解血气分析注意事项,相关操作等。
实验组实施疼痛护理。主要措施如下①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为给予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医院应加强对护理人员培训,提升其实践操作技能,如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力保为患者穿刺时,能达到快准狠的效果。②预防性护理。麻醉苏醒期患者,其可能出现低体温状况,增大末梢循环不良事件发生,因此,提示护理人员对患者行血气采集前,在其采集位置应用电热水包加温5min左右,使患者血管处于充盈状态,为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因差错穿刺给患者带去的痛苦,护理人员可在患者穿刺位置(一般为桡动脉处)涂抹3ml 0.1%的丁卡因,最大限度降低患者不适感。③心理护理。多数患者行穿刺时,心理易出现恐惧、躁动不安等不良情绪,不利于穿刺工作顺利进行,增加患者痛苦。因此,护理人员为患者穿刺时,可告知患者行穿刺采取血液进行血气分析的必要性,使其能较好配合护理人员,或通过与患者交流其喜爱的事物,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减轻患者痛苦。④穿刺护理。护理人员应在麻醉药物起效后,对患者进行穿刺操作,如采取划皮法测试丁卡因效果,选择棉签尾端,在涂抹丁卡因的位置轻柔划过,若患者无较大感觉,则表明其已见效,选择最佳进针角度,一般为15~35°,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动作尽量轻柔,快速拔针,按压其穿刺点快速止血,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患者疼痛感。
1.4 疗效判定/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疼痛情况。应用NRS数字疼痛分级法,总共由0~10个数字组成,数字大小与患者疼痛情况成正比。
1.5 统计学分析
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t检验、对比,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
2.1两组疼痛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疼痛程度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临床上对麻醉复苏期患者行血气分析,为判断患者肺通气、换气、酸碱性是否失衡、水电解质是否失衡等常见监测手段。但值得注意的为,患者行血气分析时,是采集患者动脉血液进行分析,其周围覆盖诸多神经末梢,导致患者对疼痛较为敏感,患者易受疼痛影响,出现回缩,或中断穿刺,不配合等现象,致使穿刺失败[3]再行二次穿刺时,增加患者痛苦。因此,对麻醉复苏期间行血气分析患者,在其穿刺过程中,予以适当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意义重大。
本次研究,对我院实验组患者应用到疼痛护理。为保障提供给患者最优质的护理服务,我院首先对护理人员加强培训,使其较好掌握穿刺要点,树立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穿刺疼痛意识。其次,麻醉苏醒期患者,其苏醒后最常见的为低体温状况,易发生末梢循环不良事件,因此,护理人员通过对其进行预防性护理,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低体温症状,降低末梢循环不良几率发生,提升患者生命质量。疼痛护理与传统的护理模式最大区别在于,其不仅对患者生理进行护理,还从患者心理入手,通过心理干预,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患者疼痛的同时,提高患者配合度,最后通过穿刺护理,保障穿刺成功,降低二次穿刺给患者带去的痛苦。
观察本次研究中,两组疼痛情况,两组患者血气分析疼痛程度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疼痛护理模式护理效果更为显著。
综上,对麻醉复苏期间行血气分析患者,予以疼痛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穿刺疼痛感,提升舒适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丁佐梅. 麻醉恢复室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对策[J].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8(1):126-128.
[2]刘守萍, 王学军, 柴兆颖综合护理措施在预防全麻患者苏醒期寒战中的效果评价[J].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19(3):165-167.
[3]敬世霞. 浅谈护理干预对麻醉复苏期间血气分析患者疼痛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26):5131-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