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综合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来我院自愿接受治疗的1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患者为临床研究资料,针对150例患者建立分组对照,其中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占75例,针对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措施,针对观察组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继而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是一种典型的脏器炎性疾病,患者自身免疫组织异常明显,近年来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其病情反复,不易治愈,容易合并多种类型的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一种有效的护理措施尤为关键。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150例患者,建立临床分组对照,以常规护理措施为参照,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应用前景,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来我院自愿接受治疗的1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患者为临床研究资料,针对150例患者建立分组对照,其中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占75例,针对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措施,其中男性38例,女性37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37.2±4.8)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8±1.5)年;针对观察组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其中男性39例,女性36例,年龄19~63岁,平均年龄(38.5±4.9)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2±1.5)年;两组患者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肾脏损伤、全身或局部发热症状,患者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记录。
(1)针对所有患者开展系统性健康宣教,讲解系统性红斑狼疮与肾炎的病症机理,同时告知其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的合并机制,告知患者该症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促使其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列举成功康复病例提升患者自信心。同时需积极主动与其进行沟通,协助患者构建战胜病魔的自信,通过温柔的语言引导患者,详细介绍相关药物的有效性,列举激素类药物的治疗反应,同时告知其不良反应风险,告知患者不可私自停药,需在医嘱下严格用药[1]。(2)为患者构建良好的护理环境,持续进行激素治疗,若见感染,需第一时间处理,保持环境整洁,加强各项指标监测,准确记录患者血压变化,做好口腔护理,强化疼痛护理,若见严重情况,需适当给予止痛药物,若见患者水肿,需限制其日常护理,提倡卧床休息,停止一切室外活动。(3)观察患者肾功能恢复效果,控制水及钠元素的摄入量,留意其低蛋白血症风险,日常饮食需维持蛋白含量,多摄入维生素B及维生素C,避免摄入生冷、高油脂、生冷食物,从而有效降低肾脏负担,饮食选择多以蔬菜、水果为主,治疗期间需协助患者戒除不良习惯,如吸烟、酗酒等,若持续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可给予低盐饮食,待其水肿等不良反应消失,即可转换为普通饮食。
1.3效果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其中包括水肿、高血压肾病、腹痛。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其中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综合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00%。
1.4统计学方式
本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21.0统计软件中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以x2作为检查标准,P<0.05进行数据分析,证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中,共有非常满意38例,基本满意35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97.33%;对照组患者中,共有非常满意35例,基本满意30例,不满意10例,护理满意度为86.67%;组间对比,(x2=7.965,P=0.003),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中,共有水肿1例、高血压肾病1例、腹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患者中,共有水肿3例、高血压肾病2例、腹痛3例;不良反应率为10.67%;组间对比,(x2=12.647,P=0.001),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高发性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多见于青年群体,系统性的红斑狼疮肾炎是其中较为典型的肾病综合症,临床研究报告指出,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与肾病综合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即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2]。该症的临床表现类型复杂,多见于体重下降、乏力、蛋白尿等,皮肤变化多表现为蝶形红斑、红斑样丘疹、盘状红斑及腹部红斑等,同时也可表现为过敏性皮炎、荨麻疹、大疱性皮损等症状;随着疾病进展,将造成不同程度的口腔溃疡损伤、骨关节病变、血压系统改变、肌肉改变、消化系统病变、心血管病变及神经系统损伤,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3]。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根据病理改变可分为六种类型,轻度症状多见于血尿和蛋白尿;发展至晚期可导致膜性肾病,最终可造成肾小球硬化,出现尿毒症风险。
本次研究发现,在临床用药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梳理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向,从生理与心理两个层面入手,首先提升其疾病认知能力,提升患者依从性;随后做好环境干预,做好口腔护理,加强并发症监控,同时辅以科学的生活指导,促使其戒除不良习惯,降低肾功能负累,养成规律的生活方式,从而有效避免多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奇萍, 陈妮婧, 王雅静.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综合护理应用效果分析[J]. 当代医学, 2017,23(12):38-42.
[2] 陈欣.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炎的护理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6(30):249-250.
[3]朱樱. 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肺动脉高压重度贫血肾炎的护理[J]. 全科护理, 2018, 16(28):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