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是综合医院中的一个重要科室,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还会带来巨大痛苦。感染的发生原因是什么?应该采取哪些护理预防措施?下面对此进行简单论述。
1.妇产护理中常见的感染类型
(1)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多见于手术后或产后的女性,例如:①分娩后女性身体虚弱,免疫功能降低,患者又喜欢关闭窗帘,有利于空气中的细菌繁殖,继而引起感染。②患者在手术时气管插管,会对呼吸道造成损伤,病原菌容易入侵呼吸道。③在恢复期间,经常有探视人员,这些人员身上可能携带病菌,传播到患者身上,发生呼吸道感染。
(2)泌尿系统感染。妇产科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多是导尿、留置尿管引起的。例如:①护理工作不到位,对管道、阴部的消毒处理不当,从而发生感染。②导尿管的留置时间长,会刺激尿道黏膜,继而引起感染。③管道移位、扭曲、堵塞,或者集尿袋没有及时更换,造成逆行性感染。
(3)切口感染。妇产科患者以腹部手术居多,术后切口感染也比较常见,例如:①产妇分娩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不愿洗浴引起感染。②产后女性的身体虚弱,免疫力降低,皮肤清洁护理不到位,或者没有及时更换敷料,也会导致切口感染。③医院消毒灭菌工作质量差,提高了切口感染风险。
2.妇产护理中感染的发生原因
(1)手术因素。妇产科患者在手术时,因手术操作引起的感染是:术前准备工作匆忙,手术室内消毒不达标,或手术器械没有全面无菌处理;手术操作者洗手不规范,个人技能水平低,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的除菌工作不到位等。
(2)年龄因素。一项研究中,选取1160例妇产科患者为对象,感染人数共计51例,其中50岁以上占比43.14%,40-50岁占比31.37%,30-40岁占比17.65%,30岁以下占比7.84%。可见,随着年龄增大,感染发生率也在提高。分析原因在于:患者的年龄越大,器官功能减退、免疫力降低,对手术的耐受性差,麻醉、手术、置管等操作,均会带来感染风险。
(3)患者因素。妇产科感染患者中,大多数是外来病菌入侵引起的,这就和患者自身脱不开干系。例如手术患者吸入麻醉药物、氧气时,会对呼吸道黏膜产生刺激和损伤;手术切口较大的患者,术后室内空气不流通,病菌就会快速滋生;住院和恢复时间延长,也会提高感染发生率。
3.针对妇产感染患者的护理方法
(1)手术护理。
对于手术患者,医护人员要严格无菌操作,采用标准七步法洗手,研究显示感染发生率能降低25%-50%。手术中使用的器械设备,均要进行消毒灭菌,术前调试性能。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积极配合,尽量缩短手术时间,避免脏器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2)感染护理。以切口感染为例,首先密切观察切口及周围皮肤的变化,定时更换敷料,保持清洁干燥。护理人员操作时,遵守无菌操作流程,减少入侵性检查操作。手术时彻底止血,按照解剖关系缝合,避免出现血肿和死腔;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3)老年患者护理。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有一定难度,要求护士保持良好的耐心,使用通俗的语言和患者交流,获得患者的理解和认可。护理期间从细节入手,例如帮助患者进食、如厕;定期协助患者翻身,避免骨突部位受压出现褥疮;通过拍背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呼吸道感染等。
(4)饮食护理。妇产科患者的饮食,应根据疾病和治疗方案确定,例如:急性大出血患者要禁食;少量出血患者选择清淡温凉的流食,出血彻底停止后逐渐转变为半流食和普食。产后患者以高蛋白、高热量、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为主,例如鸡蛋、鱼肉、牛奶等,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5)心理护理。存在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的患者,不利于疾病治疗和恢复。要求护士和患者主动沟通,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满足合理的需求,构建和谐信任的护患关系。必要时,通过听音乐、看电视转移注意力,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临床依从性。
4.妇产护理中感染的预防措施
(1)落实管理制度。护理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落实管理制度才能实现预期效果。以手术患者为例,管理要贯穿在术前、术中、术后全过程,其中术前要从环境、器械两个方面出发,做好消毒灭菌工作,调整手术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既能实现防控感染的效果,又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2)优化护理流程。对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就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护理服务,提高针对性和个性化。例如:患者在术前普遍存在负面心理,此时护士应该帮助患者进行心理建设,介绍手术流程和预期效果,告知患者手术是安全的,促使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3)使用抗生素。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防治感染的有效手段,要求严格把握使用指征,开展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一旦发现感染,留取样本进行检验,根据病原菌类型确定用药方案。
综上所述,妇产科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主要有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切口感染三种类型。文章分析了感染的发生原因,重点阐述了护理方法和预防措施,希望为相关患者提供借鉴参考,促进病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