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复合麻醉用于胃大部切除术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20/3/17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2期   作者:马彬彬
[导读] 探讨针药复合麻醉用于胃大部切除术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针药复合麻醉用于胃大部切除术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2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全身麻醉组46例采取全身麻醉,针药复合全身麻醉组46例采取针药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全身麻醉组、针药复合全身麻醉组麻醉效果分别为76.1%和93.5%(P<0.05)。针药复合全身麻醉组麻醉后较全身麻醉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恢复定向力以及拔管的时间缩短,患者的术中各项生命体征更为平稳(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术患者采取针药复合全身麻醉具有临床有效性,可提高麻醉效果,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术后麻醉恢复的时间,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针药复合麻醉;胃大部切除术;临床效果   
       
        对于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而言,传统的麻醉药物可能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生理功能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1],本研究分析针药复合麻醉用于胃大部切除术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92例均为胃大部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各46例。全身麻醉组:男31例,女15例;年龄31-68岁,平均(53.45±7.51)岁;体质量是44-80kg,平均是(57.21±7.21)kg。而身高是150-176cm.平均(162.41±7.21)cm.
        针药复合全身麻醉组:男30例,女16例;年龄31-69岁,平均(53.12±7.21)岁;体质量是44-81kg,平均是(57.56±7.45)kg。而身高是150-176cm.平均(162.21±7.25)cm.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全身麻醉组给予全身麻醉。麻醉前半小时给予0.5mg阿托品以及0.1g的苯巴比妥钠肌内注射,入室后检测脉搏、心电和血氧饱和度等,给予静脉开放。面罩给氧后给予4μg/kg芬太尼、2.5mg/kg丙泊酚和0.12mg/kg维库溴铵静注。全麻诱导插管连接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设置潮气量在8-10m/kg,呼吸12次/min。吸入1%-2.5%的异氟醚,并给予4mg/kg的丙泊酚静脉泵入,并泵入2μg/kg.h芬太尼以及0.1mg/kg.h维库溴铵。
        针药复合全身麻醉组给予针药联合全身麻醉。给予双侧上巨虚穴和足三里穴针刺,针刺取得针感之后,连接电麻仪导线到毫针,频率每分钟80-90次,刺激的强度逐渐增加,进针后刺激15-20分钟,诱导期进行全麻诱导,全麻方法同上。
        1.3观察指标
        ⑴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效果[2],显效:术中生命体征稳定,无麻醉不良反应;有效:生命体征轻微波动;无效:达不到以上情况。麻醉效果=(显效+有效)/总数×100%。比较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恢复定向力以及拔管的时间缩短,患者的术中各项生命体征。
        1.4统计学方法
        软件包SPSS 21.0处理,P<0.05为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的对比
        全身麻醉组麻醉效果为76.1%,针药复合全身麻醉组麻醉效果为93.5%(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的对比(n)

        2.2两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恢复定向力以及拔管的时间的对比
        针药复合全身麻醉组麻醉后较全身麻醉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恢复定向力以及拔管的时间缩短(P<0.05)。见表2。
表2    两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恢复定向力以及拔管的时间的对比


3讨论
        对于胃大部切除手术的患者而言,采取单纯的药物麻醉存在一定的缺陷,通过针药复合麻醉,可提高镇痛效果和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维持生理指标稳定,且针刺可调整器官整体功能,保护呼吸、免疫和循环系统等,对炎症反应进行抑制,调整体液和改善循环,提高麻醉安全性[3]。
        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全身麻醉组、针药复合全身麻醉组麻醉效果分别为76.1%和93.5%(P<0.05)。针药复合全身麻醉组麻醉后较全身麻醉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恢复定向力以及拔管的时间缩短,患者的术中各项生命体征更为平稳(P<0.05)。
        综上所述,胃大部切除术患者采取针药复合全身麻醉具有临床有效性,可提高麻醉效果,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术后麻醉恢复的时间,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开斌.腔镜微创术治疗甲状腺肿瘤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4):18+20.
[2]黄岩.评价腔镜微创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3):101.
[3]杨晗光.评价腔镜微创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1):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