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Acute appendicitis,AA)是儿科诊疗中的常见急性病变,同时也是小儿外科最为常见的腹部手术类型,本病患儿主要以恶心、呕吐、体温升高、腹泻、血尿等为常见表现,AA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阑尾腔梗阻是本病发生最为常见的致病因素,如粪石、增生淋巴组织等导致的梗阻,一般在3岁以上的儿童中多见。与此同时,AA的发生还与病原菌感染相关,常见致病菌有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会直接导致消化道内正确菌群失调,病原菌定植,诱发阑尾急性炎性病变。胃肠功能紊乱也是AA发生的常见原因。小儿因处于生长发育期,阑尾的生理解剖结构较之成人有较大的差异,继发穿孔性阑尾炎(Perforated appendicitis,PA)的风险较高,PA的发生会增加各类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常见有腹腔脓肿、腹膜炎、中毒性休克等,将会直接增加疾病风险,严重时会导致患儿死亡,故而临床诊疗中重视度极高,现结合近年来相关研究报道与笔者临床工作经验,就PA发生的常见影响因素进行介绍分析。
1 起病至确诊时间
AA多突发起病,最初多为单纯性急性阑尾炎,逐步转变为化脓性阑尾炎,若未给予有效干预,则会发展为PA,因而PA也是阑尾炎的终末阶段,因而起病至确诊的时间越长,发生PA的风险越高,但现阶段PA的发生风险与发病时间之间的时间界限尚未有明确共识,一般认为AA发病超过24~48h左右,是PA发生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但PA的发生还与发病原因相关,如患儿年龄较小时,因表述不清,家属发现并就医的时间不一,会在一定程度延误治疗时机。部分AA患儿在确诊前,即会开展抗感染干预,这会有效降低继发穿孔的风险。故而AA患者,需要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以降低PA发生风险。
2 粪石
AA的发生主要病因是阑尾腔梗阻,其中粪石梗阻是最为常见的因素,梗阻的发生会造成持续性分泌的黏液扩张阑尾腔,且扩张严重程度与发病时间直接相关,这会直接造成阑尾的静脉回流与淋巴回流受阻,影响阑尾的血供,增加阑尾穿孔风险,故而粪石也是PA发生的常见因素,同时淋巴组织增生、寄生虫梗阻、恶性肿瘤梗阻导致的AA发生PA的风险也较高。
3 腹腔积液、盆腔积液
超声检查是目前临床诊疗中应用于AA诊断的常用方式,超声观察的主要目标有阑尾的具体部位、外形、结构、毗邻结构、腹腔积液、盆腔积液、结肠、肠系膜淋巴结等,超声检查能够明确阑尾病变情况,具有安全性高、可复性高等优势,但超声检测与超声设备、检查医师专业素养等相关,存在一定的漏诊、误诊风险。而超声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腹腔积液、盆腔积液。阑尾周围网膜回声增强等情况,即表明存在阑尾穿孔。
4 患儿年龄
AA的发生与年龄呈一定相关性,儿科诊疗中以6~12岁患儿多见,年龄越大,发病风险越高,但PA的发生却与患儿年龄呈负相关,即患儿年龄越小,发生PA的风险越高。有部分研究表明,1岁以下的AA患儿,发生PA的风险可达100%,1~2岁患儿PA的发生风险在82~92%左右。而PA发生风险与患儿年龄呈负相关的主要原因与表述不清,延误病机相关,AA发病早期,患儿以拒食、呕吐、腹泻等为常见表现,缺乏典型性,加之年龄越小的患儿,查体难度越高,易被误诊为胃肠道、呼吸道感染性病变,从而因发病至确诊时间的延长,增加了穿孔风险。与此同时,AA患儿年龄越小,其阑尾壁越薄,易受炎性病变、梗阻等因素的影响,发生穿孔。
5 峰值体温
体温升高是AA患儿最为常见的表现,而体温也是反应患儿机体炎性状况的客观指标之一,体温越高则炎性状况越严重,但AA患儿发生阑尾穿孔与体温的相关性尚缺乏统一的定论,有研究认为体温超38.5℃即可作为PA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部分研究认为超38℃即可作为独立危险因素。这之间的偏差与体温的测量方式相关,同时有部分患儿无法有效获取发病后的峰值体温,在入院就诊后峰值体温不能代表发病后的峰值体温。部分AA患儿入院就诊前,因发热、腹泻等诊断为呼吸道感染、肠胃炎等病变,已接受物理降温、抗感染等治疗,发热情况得到一定的控制,故而峰值体温难以获取。但在现阶段临床诊疗中,一般体温超38℃的AA患儿,即会警惕继发PA的风险,须予以高度关注。
6 机体炎性状况
AA患儿合并不同程度的感染情况,故而诊疗中未明确患儿机体感染的严重程度,需要进行血细胞分析、炎性因子检查等,常见指标有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水平、C反应蛋白等,机体发生炎性反应时,C反应蛋白的水平会显著升高,且发生阑尾穿孔的AA患者与未发生穿孔的AA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呈现显著差异,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故而C反应蛋白水平也作为P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中性粒细胞水平、白细胞计数在机体发生感染性病变时,会显著升高,故而在AA患儿的诊断与检测中,中性粒细胞水平、白细胞计数的检测在评估阑尾穿孔方面的应用较多,但需要结合患儿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如严重感染者,白细胞计数会呈现异常降低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