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治未病”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各综合医院中陆续开设了治未病中心,社会上的各类养生保健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基于这样的形式,国家卫生管理部门、“治未病”的操作实施者以及人民群众对相关技术操作的规范性和疗效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相关学会的组织下,一些中医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和指南应运而生,但现有的标准远远还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
关键词:针灸;治未病;标准;应用
“治未病”是祖国医学对预防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伴随而来的是不断增大的生活压力和被压缩的休息时间,这就造成了一部分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的下降,《黄帝内经 素问》中提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即疾病发生的根本是正气的不足,而中医“治未病”正是恢复正气,增强人体抵抗力的过程。针灸“治未病”则是中医治未病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药物,不给予外源性的物质,而是以针灸等方法给予刺激,以激发机体产生相应变化,因此具有毒副作用小,疗效独特,应用简单方便的特点。
一、慨述
1、技术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立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中国针灸学会组织,由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的国家标准,常用针灸特色技术的操作规范。该标准的适用人群为进行临床、科研和教学的中医药针灸专业人员。《中医保健技术操作规范》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特色诊疗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发布。该规范分为保健拔罐、保健刮痧、气色形态手诊、手部保健按摩、头部保健按摩、耳部保健按摩、脊背保健按摩、足浴保健、足反射区保健按摩、中药药浴保健、藏药药浴保健十一个部分。
2、诊疗规范指南。《中医基层适宜推广技术》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发布的三批中医临床适宜技术基础上,筛选确定了《基层常见多发病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和《基层常见病针灸推拿刮痧技术目录》。它的适用对象为基层医院的医生,推荐了针对基层常见疾病的中医药、针灸、推拿以及骨科治疗手法。在这些适宜推广技术中,数量最多的是各种针灸方法和技术。
二、针灸“治未病”
1、针灸“治未病”的提出。针灸“治未病”的思想是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提出的。早在《灵枢? 顺逆》中,就有“上工刺其未生者”的理念提出;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到:“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呐,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说明针灸以防止疾病传变的重要性;及至隋唐时期,如隋代巢元方,唐代孙思邈等多位医师均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到了针灸“治未病”的思想及在临床上的应用。宋元明清时期,针灸“治未病”更多的被推广与应用在临床,如杨继洲的《针灸大成》,明代高武的《针灸聚英》,龚廷贤的《寿世保元》,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清代吴亦鼎的《神灸经论》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高武在《针灸聚英》中提出的“逆针灸”。
2、逆针灸。“逆针灸”指在察觉人体气机失常,疾病即将发生之前,预先以针灸激发经络之气,提高机体正气,平衡机体阴阳,防止疾病的发生,是由高武首次在《针灸聚英》里提出的,”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 “逆针灸”在古代应用非常广泛,是当时主要的防病保健方法之一。如《素问·遗篇·刺法论》中记载了为防邪气侵犯脏腑,可预先针刺五脏六腑的原穴,即“是故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养和神也”。预先针刺的目的是“补神固振,神气不散,神守不分”。针灸在治疗保健方面[3] 拥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而“逆针灸”的提出规范了针灸“治未病”这一概念。同时,“逆针灸”在现代医学中同样应用广泛。
3、针灸“治未病”的机理。
针灸“治未病”的思想可以概括为在未发病之时, 就应用针或灸法, 养生防病, 早期发现疾病的先兆, 运用针灸扶助机体正气, 使“正气存内, 那不可干。”( 未病先防);既病之后早期治疗, 针灸发挥鼓舞气机, 增强抗病能力以驱邪外出的作用, 阻断疾病的发展、传变, 防止恶化以使疾病向愈( 既病防变);对病愈后的机体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疾病复发( 病后防复)。因此针灸“治未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5] !
三、针灸“治未病”在现代的发展与应用
1、现代针灸预防中风。中风病是现今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三种疾病之一,其临床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均特别高。病情急骤凶险,病后痊愈者很少,常遗留下严重的语言、智能、运动等功能障碍。[1] 在其研究中认为绝大多数中风病人发病前有长达几个月甚或几年的“非健康状态”。这种状态有两种发展可能,或转为健康,或转为中风病。及时洞察并适时介入,能有效的阻断这种“非健康状态”向中风病转化。因此依据个人体质的不同,将易中风人群分为痰湿质和淤血质,依据“逆针灸”理论,进行针刺干预,达到“未病先防”的作用。此外,针灸还可以有效预防中风复发。研究中选用了顶颞前、后斜线配合百会、风池、华佗夹脊、足三里等穴位达到“病后防复”的作用。
2、“三伏(灸)贴”防治呼吸系统疾病。[2] 观察“三伏(灸)贴”防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结果总158 例,显效73 例,好转52 例,无效33 例,总有效率79%。表明“三伏”穴位贴敷能显著增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免疫功能,缓解病情,减少痛苦,控制复发。
3、关于虚寒型变异性鼻炎。[1] 以古代“督灸”作为理论依据,提出以姜泥作为隔灸材料,以艾绒作为施灸材料,选取督脉为施灸部位,已达到输部阳气至五脏六腑,调理全身脏腑阳气消长,温煦全身,从而起到预防虚寒型变异性鼻炎的发生。督灸与一般灸法相比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温通力、发散力、通窍力更强,更能改善患者鼻塞、流涕等症状,疗效显著。
4、标准的推广应用。目前由国家相关部门组织中华中医药学会等学术团体制定了一系列的中医“治未病”标准,仍存在“重研制,轻推广”的误区,没有建立起推广宣传标准的平台和渠道,导致标准的认知率和使用率不高。目前我国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要管理强制性国家标准(GB)和推荐性国家标准(GB/ T),对于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发布和评估工作仍依赖卫生主管部门发挥相应的主导作用,为医疗决策部门和百姓提供既有效果,又经济方便的适宜技术和规范,确保基层医务人员和保健从业人员能够不断学习到新的标准和规范。各级专业学会及其分会,应当定期召开学术会议和相应的培训课程,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通过网络、媒体等多种途径,宣传已制定发布的标准,促进标准在临床中更加广泛的应用。
标准是衡量学科成熟度的重要标志,是体现学术发展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方面,是推动学术进步的有效方式,也是技术积累、技术创新与技术传播的主要平台。通过“治未病”标准的制定、推广、应用、反馈和修订这一螺旋上升过程,指导“治未病”标准体系研究的方向并促进“治未病”理论体系的完善,进而推动中医“治未病”学科的发展。中医“治未病”标准化工作方兴未艾,前景广阔,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刘英明,王荣.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风湿痹病的临床疗效[J]. 中医临床研究,2016,6( 11) .
[2]艾宙,刘媛媛,奚玉风. 三伏灸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疗效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18,27( 3) : 42 - 44.
[3]谢德娟,张春霞. 痛经三伏贴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29( 7) 5.
[4]曹文忠,张莉,宋书邦. 针灸预防中风后遗症复发的临床研究[J]. 中国针灸, 2017,23(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