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构主义于儿童教学的意义

发表时间:2020/3/18   来源:《文化时代》2019年18期   作者:万星
[导读] 走进课堂的孩子,“总是依据原有的概念、知识、技能、信仰和习惯进行学习,而这些显然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记忆、推理、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的具体方式,影响着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内化。
四川省泸州市新马路幼儿园  四川省  泸州市  646000
        摘要:走进课堂的孩子,“总是依据原有的概念、知识、技能、信仰和习惯进行学习,而这些显然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记忆、推理、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的具体方式,影响着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内化。
        关键词:建构主义;维果茨基;让·皮亚杰;儿童;认知体系
       
       
一、泛谈建构主义
        “建构”一词于世界之形成便已然毫不陌生,鸟之筑巢、蚁之成穴以及人之建屋,类此种种,皆曰“建构”,这些是具体形式的建构,是把零散,初始功能、特性各异的材料经过整合形成了具有统一功用的体系。而“建构”之于文明,从本质上也是通过对单一事物的认识及判断,经过糅合、抽象,形成的认知体系或曰世界观,无数不完全相同的认知体系或世界观便最终构成了百花齐放之文明。而成邑之土,或许应该从人之鸿蒙谈起,从人之本性谈起。
        传统的儒家思想强调人性本善,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告子篇》中也有“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至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的论述。尤其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成于宋代《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更是脍炙人口。与之相反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既有性恶性善论,自然还有兼蓄两者之论,王充在《论衡》中记载:“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汉代董仲舒亦曰:“身之有性情也,若天只有阴晴也。”
        谈“建构主义”,之所以从人的本性谈起,是因为性之善、恶是文化建构的最基础形式的认知之一,而何为“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源远流长,我国道家学派的始祖老子,有言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便是“建构主义”在我国古代的萌芽,老子认为,所谓美丑,不过是执政者个人(群体)认知的外化推广(建构),世间本无美丑、难易、长短、高下之分。但是他没有解答执政者认知判断(体系)的源头。
        老子从政治理论的探究引出了朴素的“建构主义”,如今经过中外学者的不断发展“建构主义”在很多领域,诸如国际关系、控制论、科学哲学、心理学、生物学等都创建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二、建构主义在儿童认知培养方面提出的理论及认识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阐述的是以认知结构体系建构为基础的“建构主义”,在此基础上针对儿童的认知体系形成做一定的探讨。这可能是完整理论体系的基础,但若深入研究的话又可单独作为一个体系研究对象。
        说到这里,有两位与之相关的人不得不提,即维果茨基和让·皮亚杰。
        维果茨基是前苏联建国时期的卓越的心理学家,他主要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和语言、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关系问题。由于他在心理学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而被誉为"心理学中的莫扎特",他所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不仅对前苏联,而且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从人的心理发展来说提出了两条规律,第一条客观规律: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他们只能产生于人类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中;与此相关的第二条客观规律:人所特有的并且不断发展的高级心理结构与机能最初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随后才有可能转移至内部,成为人的内部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结构。而这和马克思所言“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又在某些侧面有了重合之处。


        而作为“建构主义”另一位重要的人物——让·皮亚杰,瑞士人,是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成为了这个学科的典范。他以科学和实验的手段对幼儿和成人的认知机构进行了研究和对比,得出了格式塔转化(图式更新)的见解,完成了对格式塔学派的超越,并将心理学方法论中静态的结构主义发展为动态的建构主义。[1]
        此两者作为“建构主义”的奠基人,都认为所谓“文化”或者“文明”的建构都是通过外部活动和实际存在的影响而后形成的。这就回答了我们最初的疑惑:人之初,性本善或恶?
        “善、恶”之定义是相对而言,而其定性的评价亦会因为处于不同的外界文化环境的不同而可能有迥异的结果。因此,人性之初善、恶与否并不在幼儿之内在,其认知体系还处在一片混沌时,其善恶之分不过是外界价值体系的判断,是成年人的认知结构对某个具体行为的判断,而非其本身的判断。
        因此,人性之初无善恶之分,因为善恶是价值判断体系形成之后,价值体系属于成套的或者无数单个判断的不断整合。幼儿在诞生时并不具备任何判断的经历及外在经历内化的内涵条件,所以人性之初不过是产生认知体系的物质条件,而并无任何内涵实质。
        三、“建构主义”理论在儿童教育方面的指导及启发
        当我们对认知心理学的“建构主义”有了大略的了解后,我们自然而然的对想到针对认知建构的实际教育问题。我们对于入学的幼儿,惯常地将他们认为是一张白纸,因为他们没有受过任何教育或者说体系的教育,我们只要遵循既定的教育理念,灌输现有的知识体系便能达到预估的成效。但现实往往并非如此,我们自然能轻易想到儿童认知结构与成人的差别,但是往往忽略了他们已有的认知结构。其实,走进课堂的孩子,“总是依据原有的概念、知识、技能、信仰和习惯进行学习,而这些显然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记忆、推理、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的具体方式,影响着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内化。[2]
        该如何引导、利用“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进行教学呢?维果茨基提到了三种有效的办法:1、脚手架教学(分为引入(recruitment)、示范(demonstration)、简化作业(simplifying the tasks)、维持参与(maintaining participation)、给与回馈(feedback)、及控制挫折感(controlling frustration));2、交互式教学;3、应用儿童私人语言。
        此外,让·皮亚杰对认知发展的四阶段划分也给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提供了具体的理论指导依据:
        1、Sensorimotorstage: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两岁左右)。小孩通过移动和感觉来了解事物。
        2、Preoperationalstage:前运算阶段(两岁左右到六七岁左右)。这一阶段又称前逻辑阶段,这时儿童开始以符号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表现在儿童的延缓模仿、想象或游戏之中。
        3、Concreteoperationalstage:具体运算阶段(从六七岁左右到十一二岁左右)。在这个阶段,儿童已有了一般的逻辑结构。
        4、Formaloperationalstage: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岁左右到十四五岁左右)。此时儿童的智慧发展趋于成熟,思维能力已超出事物的具体内容或感知的事物,思维具有更大灵活性。
        以上的方法及理论依据只是给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提供了参考和工具,然而最为重要的是在与不同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中有意识、有方法地对每个孩子现有的认知体系或构架的把握。只有认真了解了现有认知体系的差异和产生的根源,才能因材施教,设计出贴切的教学方案,以便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理论和具体实践的创新。
        参考文献:
        [1]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17
        [2]桑新民.建构主义的历史、哲学、文化与教育解读[J].全球教育展望.2005(4):50-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