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接头温度检测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发表时间:2020/3/24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1期   作者:刘国忠
[导读]
中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电力分公司  山东  东营  257094
       
       
为做好所辖电力设备维护管理工作,东区供电公司创新模式、完善流程,以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为目标,构建并实施电力设备接头温度检测管理模式,为油田生产与居民的安全可靠用电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切实推进了分公司“打造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和谐美好家园”的目标实现进程。
       
        一、电力设备接头温度检测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的产生背景
        在传统的测温模式下开展电力设备接头测温工作,所得数据的及时性、连续性、可靠性的不足,往往发现的时候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发热缺陷,不得不被动调整运行方式将设备转为检修状态进行处理,甚至个别情况下设备接头发热缺陷成为了造成大范围停电故障的直接原因。
        近年来,在分公司范围内发生了多起因接头温度过高造成的主干输电线路及枢纽变电站所带设备被迫停电、临时调整运行方式、处理接头发热的事件。能够影响接头发热的因素有很多,然而从一般缺陷发展成为紧急缺陷总会有一个过程。这些事件的发生充分反映出了过分依赖所谓的“经验判断”和“感性认知”,缺乏重视、疏于管理,不科学合理地安排线路接头测温所产生的弊端。
       
        二、电力设备接头温度检测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的主要做法
        1、合理安排主干输电线路测温工作
        根据不同电压等级主干输电线路的固有巡视周期,结合线路巡视的“运筹巡控法”,将每条主干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结合地形地貌、外界环境等客观因素进行评价、分类,合理调度、统筹兼顾,在保证主干输电线路正常巡视的基础上,穿插进行测温工作。此外,受红外测温设备台数有限、车辆台班有限、以及被测接头在地理位置上分散性的限制,若线路巡视与接头测温同时进行,既导致测温效率低下,还会影响线路的正常巡视。为此,以“专车、专人、专门测温”为工作思路安排测温工作,除了接头测温以外不安排额外的巡视工作,极大提升了测温效率的同时,将测温数据的采集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降低了气温、天气、线路负荷对数据的影响,使得测温数据更具参考价值。
        2、集控管理无人值守变电站测温工作
        为积极应对变化,东区供电公司持续探讨集控站管理的新办法、新措施,将变电站设备的传统测温模式向集控管理的模式转变。通过红外测温设备的统一保管与集中使用,提高了红外测温设备的利用率,解决了长年以来困扰运行人员的测温设备数量有限、测温效率低的问题;结合无人值守变电站现场设备的“每周两巡”,实现变电站设备接头测温的“两周一测”。
        三、完善测温制度,规范测温方式
        1、明确测温周期,开展常规检测
        在对以往的测温周期、测温经验及收到的成效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查阅其他电力行业关于接头测温的标准与管理规定作为参考,完善、细化了东区供电公司的电力设备接头测温制度,明确规定了线路管理、变电运行、用电管理三个主要专业的日常测温周期,为接头测温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可靠依据。具体规定如下。
        (1)线路管理专业:三条220kV线路每年夏季的七月份、八月份,以及冬季的十二月份、一月份,每个月进行全线接头测温2次;其它输电线路每年入夏和入冬带重负荷之前,各进行1次全线接头测温;带有居民、供暖等重要负荷的配电线路,通常会在春秋两季集中检修之前,对即将检修的线路各进行1次全线测温。


        (2)变电运行专业:有人值守变电站每半个月进行1次全站接头测温;无人值守变电站结合集控站的规定巡视周期,每四个巡视周期进行1次全站接头测温。
        (3)用电管理专业:检测周期为每半个月1次、结合巡视开展检测。
        2、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特殊检测
        针对一些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特殊情况,需要在周期性的常规检测以外,安排一些额外的接头测温工作,以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对于改造后新投运的电力设备,由于现在的施工质量特别是螺栓的松紧、压接工艺的质量、刀闸口的接触缝隙等无法通过肉眼进行落实,为及时发现隐蔽缺陷,在改造后设备通过验收并送电投运后,我们会将新投运设备的接头测温作为后续验收工作的一部分及时跟进,发现异常及时将情况反馈到到相关施工单位要求返工;对已经发现过热缺陷的设备接头,会根据发热情况适当加大测温频率,跟踪发热接头的温度变化并随时上报;此外,还有电网运行方式调整、负荷过高或显著增加、保供电需要等其它特殊情况,由生产调度根据实际生产需要通知设备运行管理单位,并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接头测温工作。
       
        四、健全专项台帐,开展数据分析
        1、完善测温台账,掌握薄弱环节
        输电线路接头测温台账需要记录每一基承力杆塔的电源侧及负荷侧A、B、C三相返引线接头的温度,每一基记录6处测温数据;配、用电设备接头测温台账由于其“扫描式”的测温方式,若最高温度无异常,仅需要记录成像界面内每一基杆、每台设备的最高温度,若同一基杆、同一台设备存在一处或多处接头温度异常,则每一处接头的具体部位和温度都需要分别记录;变电站设备接头测温台账与配、用电设备接头测温台账格式相同,但每一处接头的温度不论是否异常,均需要如实记录。两个格式的台账除了测量部位的记录有所不同外,其它共性的记录还有设备名称、编号、测量时间、测量人、测量期间的气温以及设备负荷情况。
        对于已经出现过热缺陷、需要安排跟踪监测的个别设备接头,我们会为存在过热缺陷的每一基杆基、每一台设备单独建立专项台账,在缺陷消除之前记录每一次的温度数据,以及每次测温不同的时间、气温、测量人及线路负荷情况,并用红外热像仪的拍照功能拍摄每一次测量的热像图片并存档,将每一处过热接头在多次测量中的温度变化情况直观地展示出来,全面掌握电力设备接头发热的薄弱环节。
        2、分析测温数据,指导下步工作
        测温数据能否真实地反映接头的发热情况和潜在的发展趋势,仅凭一处接头的一次测温是无法判断的。不但在分析每一处接头、每一次测温的绝对温度时,要结合气温、设备负荷等情况,综合判断在气温更高、负荷更大的条件下接头发热情况是否会进一步恶化,还需要对测温数据进行更精确的定量分析。红外热像仪拍摄的成像照片里包含大量数据和信息,可以通过配套软件的数据处理,对相对温差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发热相所在三相之间的温度比较,同相、同部件、不同位置之间的温度比较等多种分析方法,对接头的发热情况和潜在的发展趋势判断更加准确,为下一步的接头测温、设备巡视、检修消缺工作提供重要的指导。
       
        五、组织专项培训,提升技能水平
        东区供电公司一直非常重视接头测温的技术培训工作,每年都会在不同专业的各基层班站,针对红外热像仪的使用和操作、测量数据的规范记录、现场测温的注意事项等组织多次理论培训与实操培训,并相互探讨在测温时遇到的问题,让员工温故知新,巩固所学到的技术和本领。在今年完善了测温制度后,在培训中加强了制度的宣贯,明确规定了测温周期与接头发热的判断依据;进一步规范了使用红外热像仪时辐射率、大气温度、相对湿度、测量距离等补偿参数的正确设定;选取多个接头发热案例,应用配套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讨论;联系红外热像仪厂家人员,安装外置高倍镜头进行现场试用。在今年的培训中,员工在测温方面的技能水平,尤其是红外热像仪的操作水平和接头发热的诊断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