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市政道路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徐枫

发表时间:2020/3/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期   作者:徐枫
[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保证城市生态系统如何有效的运转已经成为社会大众最关系的议题。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保证城市生态系统如何有效的运转已经成为社会大众最关系的议题。“海绵城市”的理念,正是基于当今社会的发展现状提出的。实践证明,将“海绵城市”理念与市政道路的设计工作相结合,既可以保证市政道路本身应具备的交通功能,又能提升城市的水资源循环开发利用,因此,围绕其展开探析很有必要。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海绵城市;运用
1“海绵城市”概述
        海绵城市指的是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城市储水、排水的功能,将其与成建设相结合,使城市具备充分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从而达到有效应对自然灾害,雨季收集雨水防止城市内绕,在旱季对雨季存水加以运用的目的。海绵城市理论对市政道路的设计和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道路设计师应通过将设计措施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方式,保证道路系统既能够做到及时排涝,又可以充分利用雨水开展各项工作。由此可见,设计师在对市政道路进行设计时,应做到储水与排水的协调统一。综上,海绵城市理念的出发点是充分利用自然降雨,目的是保证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使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2“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重要性
2.1对城市当中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
        海绵城市的作用在于影响建设进展却不违背城市规划进行较为适宜的条件改善,从改善建设理念开始对城市中的生态维护设计实地探讨,在市政道路的设计上推出海绵城市的应用,通过将设计中的主体建设进行策略应用使生态环境出现改善,快速修复和制定适宜生态的海绵城市设计规划。
2.2对城市水资源进行调控
        市政道路连接了城市主体的排水系统工程,应用海绵城市将其排水功能进行设施和条件上完善,对其蓄水功能进行设施添加或条件改善,使城市内涝和区域旱情等问题能通过设计情况改善,对水资源进行调控中的建设体系优化、道路设计改造,为处理城市中的水资源应用、存储、调配等方面问题奠定基础。
3海绵城市理念设计要点
3.1城市道路建设整体规划
        按照具体的技术要求和标准,结合城市实际情况进行整体规化,对城市周边的河流、绿化等自然资源要充分保留与合理利用,从而降低道路施工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在设计前期,需要充分了解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以及周边的自然环境情况,综合考虑天然绿化带、人行道以及区域内对雨水的收集和处理,在满足城市原有的排水系统的基础上展开设计。
3.2城市路面设计
        在市政道路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城市给排水系统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正常情况下城市排水建设是将车行道进行倾斜,让雨水依靠重力自然进入排水口,这种利用路面高低差异,让积水顺着路面坡度进入低路面是海绵城市常用的手段。绿化带建设中高度需要高于车行道,减少路面积水情况,从而更好地的进行排放。在绿化带的下方做好排水管设计,在雨水天气时,先满足对绿化带中土壤水需求的供给,在满足土壤对水的需求之后,将剩余径流雨水利用排水管进行排放。
3.3城市道路结构层次设计
        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运用的过程中,需要全面掌握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和标准,在当前建设当中城市道路给排水系统中,有两种最为常用的排放形式:①借助路面间隙将路面积水进行渗透和排放;②借助排水盲管,将进入道路基质层的路面积水排出。这两种排水方式都能够较好的完成路面积水的排出,但是没有实现对雨水的渗透、滞留、储存和净化的作用。海绵城市理念中,对道路基层土壤的渗透系数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因此在车流量较大,负载重的道路中无法完成对雨水的渗透。常规人行道路的建设中,一般采用的是预制混凝土和花岗岩等材料。海绵城市道路建设中使用的是新型的透水铺装,有较高的透水性,能够起到良好的生态保护作用。


4“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设计
4.1绿化带设计中的应用
        ①在储存雨水时,绿化带必须正确合理地进行设计,必须要超过道路的高度,且绿化带的总高度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要求,也不能太高。此外,必须合理设计山沟分布以确保山沟的均匀分布,进而使得来自绿化带的雨水的收集率可以得到改善。②相关人员必须从主要解决方案入手,即考虑如何建设绿色城区,并间接逐步实现关于水资源过滤渗透管道的安装和其他方面,综合性地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改进和完善绿色城市区域的过滤功能。这不仅使水资源比以前更快地渗透,而且还提高了水的清洁度。③必须采取正确合理的措施。使自然水体的排放速度减慢,贮存能力放缓。针对这个问题,相关的工作人员需全方位的考虑其所处结构,从当地的地势环境着手进行,制定一个合理的布局。举个例子来说,可以在雨水口处设计明沟,将其进行引流。通过这种方式,在相应的大雨期间,水域就可以充分地被储存在绿色城市区域中,比如,在下雨过后,可以用水管来合理排水,这样不仅避免了雨水的无法还排放,还提高了水的回收利用。④为了使城市排水比以前更快,设计师可以将雨水直接连接到排水沟。
4.2人行道设计
        “海绵城市”的概念也应遵循路缘设计,充分利用人行道的社会和生态效益。对于以前的人行道设计,多雨的人行道非常滑,而且积水往往是一个问题,因为人行道的排水功能没有得到设计师的重视。这会影响人们的正常行为,并会在之后的建设阶段留下一些安全问题。为此,在这种建设理念的实践中,设计师需要重新考虑上述问题,例如,设计具有良好排水性能的管道,以避免出现积水问题,进而提高和改善人行道的安全性。
4.3车行道的设计
        在实施道路设计中的“海绵城市”原则时,设计者不仅要考虑道路的功能要求,还要考虑道路的结构特征。在这方面,可以就道路建设提出以下建议:①必须适当选择合理材料以促进雨水的快速渗透并防止大量的水积聚在路面上。②选择具有良好透水性的施工材料以及高水平的施工技术对于车行道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施工组织设计等因素,单元将按施工图设计和施工。③必须合理控制排水通道的高度和深度,使排水通道附近和周围的水完全流入排水通道。
4.4合理配置植物
        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绿化植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设计需要根据相关的规定去满足相应的条件:①根据道路环境和城市功能,工厂必须安装美学配置。②为了确保植物可以正常有效的生长,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其生长特性。③设计必须仔细考虑储水和排水设施的相关性能的要求,并且必须合理安排植物,因此可以达到储存和排水效果。④设计选择合适的绿色植物有一定的要求,设计必须根据不同的要求去选择不同的植物。
4.5铺装设计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道路建设应用的是透水铺装,起到优化透水效果,改进路面结构层的作用,能够加强路面去除径流物污染物的能力,如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沥青、碎石等等都是常用的透水铺装材料。透水水泥与沥青一般用于人行道或者车流量小的地方。透水沥青混凝土一般用在机动车道的铺装上,能够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透水混凝土是道路施工中较为常用的材料,其具备质量轻、内部多孔等特点,渗透能力强。
结语
        市政道路设计中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不仅需要对路面设计还需要对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等设计工作。将海绵城市设计理念融入到市政道路设计当中,可以更好的缓解环境污染问题,降低洪涝等灾害对城市的影响,改善城市地下水不足等情况。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传统的市政道路设计已经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结合城市实际发展需要和情况,不断的进行创新,为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章芸芸.“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0):158.
[2]刘靓.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市政道路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8):166-167.
[3]姜宁宁,康洪强.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13):11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