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质处理技术的农村饮水安全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3/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期   作者:王庆军
[导读] 在农村经济显著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地区饮用水受到了农药、化肥以及工业废水等方面的污染
        摘要:在农村经济显著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地区饮用水受到了农药、化肥以及工业废水等方面的污染,加剧了饮用水安全问题。为保障农村地区饮用水的安全,需要加强对水质处理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农村饮用水的质量,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关键词:水质处理技术;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饮用水的处理工艺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各种常见的水质处理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水处理的过程中,这不仅提升了农村饮用水处理技术,确保了水质安全,还在很大程度上对农村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1我国农村饮水安全中存在的问题
        1.1水体污染严重
        当前我国工业和化工业的飞速发展,为空气和水资源都带去了一定的污染源,尤其是当许多工厂都建设在远离城市,更接近郊区农村的偏远地带,许多废水、污水没有经过相应的处理便直接排到了水中,加上农村工厂和水质监管的欠缺,加剧了对农村饮水安全的威胁;此外,农村日常生活中污水的排放以及农业化肥的过量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引起水体污染,导致农村饮用水质量得不到保障,严重威胁了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对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都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1.2部分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不合理
        相关设施的建设也不规范,造成了已经建设的工程并不能对水质起到有效的保障。比如在农村供水工程中比较常见的絮凝池形状,设计小,而且大部分都是长方形的并没有圆弧倒角,造成了出水浊度不达标和絮凝效果差等现象。
        1.3水质处理技术落后
        在当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质处理环节中,普遍缺乏先进的设备、技术和工艺,也缺乏处理含砷、含氟等元素的特殊水质处理技术,影响了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使用水水质的达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饮水安全。缺乏相应处理措施和安全保障的水资源,严重威胁了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中的生命安全。
        2水处理技术在农村饮水安全中的科学应用
        2.1活性炭吸附技术的应用
        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功能,可以吸附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并且可以去除水体中的异味,进而改善水质,保障饮用水的安全。具体的应用措施为应用5%~12%的粉状炭,将其投入水体之中,利用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来消除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在此过程中,应注重把控粉状炭与水体的接触时间,通常情况下,应将接触时间控制在15~25min。如果应用该技术处理污染比较严重的水源时,为了确保处理效果,可以应用粒状炭来代替粉状炭。应用活性炭吸附分离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水质处理的成本,并且应用该技术所取得的效果十分显著,尤其针对COD以及BOD的消除作用十分明显。除此之外,活性炭吸附分离技术还能消除水体中的重金属,而且应用该技术的占地范围较小,十分方便。以上这些优势使得活性炭吸附分离技术在农村水质处理过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未来,随着活性炭吸附分离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在改善水质方面必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其应用效果也会更加显著。
        2.2生物慢滤技术
        使用水库中的水或者是冲沟水,用粒子直径为1mm左右的滤料去进行过滤,用滤料把水中存在的各种矿物质、光合有机物去进行表面截留和吸附,用这样的方式提供营养质来为水中微生物的正常成长提供保障,这样的过程就是生物慢滤技术最基本的原理。微生物在慢滤池表面利用太阳光在不断的生长和繁殖,同时藻类和微生物粘膜也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慢滤池中的水主要都是从溪沟或者是水库中引入的,为了可以达到最好的处理效果在引入完水体之后,进行初步的过滤和沉淀。在这样的过程中需要十分注意的是水源的浑浊度必须小于20度,而且慢滤池的过滤速度也需要保持在一定的数值之内,优先的去使用石英砂滤料层,在其厚度上也不能超过10cm,这样可以让上层细料进入到下层粗料这个过程中导致的流失去有效的防止。保证有充足的阳光可以直射到慢滤池的表面,而且不能加盖,还可以有效的培养慢滤池表面的生物膜。
        2.3膜处理技术
        膜处理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水处理技术,以压力为推动力、利用不同孔径的膜进行水与水中颗粒物质如离子、分子、病毒、细菌、黏土、沙粒等筛除分离的技术。常用的膜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与传统的水处理工艺相比,膜处理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节能、环保、对原水水质变化适应性强、分离范围广以及分离效果高等优点。针对农村不同的水源水质,选用不同的膜技术进行分离、截滤、去除水中的有害污染物。针对农村微污染地表水源水中浊度高、氨氮质量浓度高、微生物污染严重等特点,采用一体化膜处理设备处理某农村地表微污染水,出水浊度达0.3NTU、氨氮质量浓度达0.28mg/L、细菌总数为0CFU/ml,各项指标均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2006)。
        3加强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管护的具体措施
        3.1加强农村水资源安全保护
        第一,合理选择水源地。相关水利工作者应当将不易受到污染的水域作为水源保护区,以此保障水质安全,确保水资源水质符合国家现行相关规章制度;第二,严格把控饮水安全工程流程。在工程开工前检验水源地水质,确保水质达标,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全封闭水源流程,避免二次污染水源;第三,加强卫生防护。在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源附近设置卫生防护区,并放置明显的范围标志和相关事项的警示牌。加强对于水源周边排污口的管理,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第四,加强巡护管理。在农村居民饮用水源卫生防护区,应当设置专门的管理员对水源进行定期巡护,遇到特殊时期还应当适当加强巡护频率,在巡护期间,若发现水中有杂物、淤泥等污染物应当及时清除,发现任何异常现象应当立即处理或汇报给相关单位。
        3.2饮水工程方式要科学选取
        饮水安全工程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集中饮水安全模式,一种是分散饮水安全模式。两种模式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饮水安全工程模式。就规模而言,集中饮水安全工程模式下的供水规模较大,分散饮水安全模式下供水规模较低。就其投入成本而言,集中饮水安全工程比分散饮水安全工程成本小,但集中饮水安全工程前期投入较大,因为建设用户输水管网需耗费成本、人力、物力等。就水质的稳定性而言,集中饮水安全有更高级的净化装置,因此,不但有充裕的水量,水质也有保证。在突发的旱季,经常会出现断水的情况。实现饮水安全工程,需合理搭配供水模式,规划管理水工程。比如:在适当因素条件下,充足的水域,善于管理,地形较好等,可优先选择适度规模的联片集中饮水安全工程。分散式单村饮水安全工程更适用于水域不足,条件较差的情况下。距离城镇饮水安全管网较近的地区,可将管网延伸工程进行优先选取。
        结语
        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饮水安全问题比较突出。随着水质处理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在改善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饮水的安全性,应加强对水质处理技术的应用,不断改善饮水质量,确保农村地区饮水安全,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陈德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40(11).
        [2]谭远春.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模式探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6(1):63-65.
        [3]刘海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及可持续性评估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