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的行为规范及养成 曾丹

发表时间:2020/3/26   来源:《知识-力量》2020年1月1期   作者:曾丹
[导读] 小学作为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开始阶段,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将基础的知识进行传授,还需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伴随学生一生,因此老师要发挥出引导者的作用,不断的
(茶山镇中心学校,湖南 醴陵市 412200)
摘要:小学作为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开始阶段,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将基础的知识进行传授,还需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伴随学生一生,因此老师要发挥出引导者的作用,不断的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和能力。本文主要对如何更好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希望有助于提升教学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行为;措施

 
        为了更好的提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质量,老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激发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要充分的考虑该阶段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能力,更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一、如何更好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进行行为的养成
        (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课堂听讲习惯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有很多学生个性比较活泼好动,他们对于外界很多的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理。可是,数学中有很多的内容都比较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数学的自信和兴趣。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有一些同学在课堂中经常会做一些小动作。这些行为是不可取的,这对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基于这种教学状况,老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出学生的错误,并且通过正确的指点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举个例子来看,在学习关于一年级人教版《认识钟表》相关内容的时候,老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单调,学生很难积极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听讲的好习惯,老师可以在教学的时候构建一个趣味情境。“同学们早上都习惯几时起床?”“到达学校又是几时?”借助这样更加贴切生活的问题进行构建,学生可以更好的将自己的精力放入到知识的学习中,老师这个时候将本节课需要讲授的钟表的内容进行引入,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
        (二)引导学生养成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数学的学习需要调动学生的思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为了更好的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分清主次,积极的引导学生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的带领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和分析。从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来看,由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经历,他们的思维模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处理相同的问题的时候,不同的同学往往具有不同的解题思路 。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老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养成思考问题的好习惯,通过多样化的解题途径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举个例子来看,在学习关于《8、9的分与合》相关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几个小的问题“我们可以将8或者9分解成哪两个数字的和?”“哪两个数字加起来可以等于8?”然后安排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也能够进一步的提升教学的质量。

因此,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数学的教学不应该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要带领学生养成思考的好习惯,通过个人的努力去找到正确的答案和思路,进而不断的提升个人的探究能力[1]。
        (三)大力支持学生发言说出自己的意见
        在实际一年级的教学进程中,学生一般都会有提问的瞬间,但是也存在一些同学比较内向,不能够积极的进行发言和提问。我们常说的发言主要指的是让学生借助精简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更好的将学习的知识内容通过个人的理解传递出来,这样也便于老师进一步的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更好的优化和调整教学的措施。学生在发言的过程中,要确保语言的精炼和清晰,说出的话要保证同学和老师都可以理解,这样不仅仅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述水平,而且对于思维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和提升。举个例子来看,在学习关于《图形的拼组》相关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我们将两个长方形拼组一起可以得到一个新的什么图形?”可能有一些同学思维活跃不够快,不能够及时的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时候老师要多用语言去鼓励学生,通过老师的鼓励,学生也更容易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即便是学生回答不够合理,老师也要积极的鼓励,这样学生才能够慢慢的敢于发言。
        (四)引导学生养成动手实践的好习惯
        动手操作也是小学生感受新鲜事物的重要途径,在不断的操作和实践进程中可以收获很多的经验,而且在实践的过程中,也为学生提供了和其他同学一起协同交流的机会,更好的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而且很多的任务都要求小组之间合作,这样也可以很好的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小学生往往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才会更加深入的学习和研究,而且一年级的小学生有很强的探究意识和欲望,动手实践类课程也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于进一步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成效也产生了积极的现实价值。除此之外,教材中也有很多的模块都涉及到了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内容,比如,有分一分、画一画、摆一摆等,通过这些实践操作性很强的活动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巩固学习的知识,不断的提升操作的能力,最终提升学习的质量。举个例子来看,在学会关于《认识物体和图形》相关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先引领学生观察下生活中常见的图形物体,比如可以是篮球、黑板、桌子等,然后指着这些物体向学生提问,这些物体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学生在激烈的小组讨论过程中也会慢慢的总结出不同的形状具有哪些个性化的特征[2]。随后,老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用纸折叠出或者是绘制出这些图形,通过这样的学习模式不仅仅有效的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而且也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的学习和日常的生活之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这对于学生的人生发展也有着更加积极的现实价值。
        总结:
        根据上文所说,我们可以知道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之下,小学阶段的学习变得更加的重要,特别是一年级,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开始,老师一定要做好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升教学的质量,而且也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为以后的个人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蓓.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的行为规范及养成[J].课程教育研究,2014(36):172-173.
[2]刘新杰.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师生互动[J].新课程(中),2011(6):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