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从“问”开始——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能力的培养 庄丽娟

发表时间:2020/3/26   来源:《知识-力量》2020年1月1期   作者:庄丽娟
[导读] 一个会提问且一个会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老师,一定是一个具有教学智慧的老师。学问学问有学自然也要有问,有效的提问是实现师生良好互动,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方式。小学生年龄小,自主学习意识、自主思考意识发展并不完善,缺少自主解决问题的动力,而教师的提问恰巧可以给予学生一个思维的 关键词:小
(江苏省溧阳市中关村实验小学,江苏 溧阳 213300)
摘要:一个会提问且一个会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老师,一定是一个具有教学智慧的老师。学问学问有学自然也要有问,有效的提问是实现师生良好互动,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方式。小学生年龄小,自主学习意识、自主思考意识发展并不完善,缺少自主解决问题的动力,而教师的提问恰巧可以给予学生一个思维的刺激点,对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立足小学数学教学实际,针对如何开展有效提问提出几点浅薄的意见,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问教学;有效教学

 
        为培养学生的提问精神,笔者以身作则,让学生在提问教学中感受提问的魅力,以便令其在教师的引领之下学会提问以及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提问能力。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提问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以问题来刺激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方式。在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挖掘学生解决问题的潜能。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该如何进行提问,让学生敢问,学会提问和善于提问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逻辑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这也是导致学生认为数学问题枯燥、乏味的主要原因。虽然数学知识具有枯燥的特性,但是,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将课本中一些问题进行系统整理,转变成一些符合学生内在需求的问题,从而全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通过这样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如,小学生喜欢挑战,那么教师就可以将课本中一些计算训练进行系统的整理,让学生进行对比,促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能够学会举一反三。比如,教学“分数乘法”一课时,为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书本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整理,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疑问,以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更为强烈地兴趣参与到数学探究活动当中。如“1、有两块布,白布长15米,花布是白布的1/3,花布有多少米??2、有两块布,白布长15米,花布比白布长1/3,花布比白布长多少米? 3、有两块布,白布长15米,花布长1/3米,白布比花布长多少米?”针对这三个问题,笔者提出相应问题:“(1)分别说说题中的分数是哪两个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2)比较3题有何异相点?”这时,学生一定会感到非常奇怪,急于了解其中奥秘,这样也就恰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质疑能力,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针对相应的题型做出回答,在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那么,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二、引导学生质疑,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生只有对知识点产生了疑问,才能最大化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教师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有着积极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新奇而丰富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因趣生疑,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变得活跃起来,带着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到数学活动当中去。并且数学教师还应有针对性、计划性地激发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学生将质疑能力转化成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比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和掌握,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接着,让每个小组的成员分别拿出课前准备各种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以及三角形等等,随后,让每个学生折出图形的1/2来,对折好之后,最后,让学生们比较对折后图形的大小。

当学生比较完图形之后,教师就可以问:“你们有什么疑问吗?”这时,有的学生就会问:“为什么大家折出来的纸张都是1/2,结果大小却不一样呢?”针对这一问题,数学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同样激发全体学生的质疑能力,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集思广益、扬长避短最终得出结论:因为每个人拿到的图形大小不一,所以单位“1”也不相同,因此对折后1/2的图形大小自然也不相同。这样,通过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由质疑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样也能激发学生。
        三、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技巧,优化学生的数学思路
        教育专家顾明远曾经说过:“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问题,只有一个原因可以解释,那就是他们并没有经过严格、系统的思考,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当中。所以,有效提问的主体本应该就是学生,让学生发现问题,掌握提出问题的技巧,也应当是数学教学一个重要内容。
        1.引入生活气息,引导学生提问。
        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却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人人学有价值数学”的教学理念。所以,数学教师必须在数学中增加实践体验活动,多给学生一些机会去接触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发现其中的问题,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发现课本上的数学问题与实际中的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
        如,在教学“确定位置”时,教师就可以将课堂的主动权、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导学生借助生活化的元素,提出一些与方向、位置有关的问题,同时也培养学生爱提问、善提问的习惯。如“学校在市中心位置,小明的家在学校的北偏东方向,据此你能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纷纷探究,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不全,题型无法进行计算解决,学生提出“小明的家在学校的北偏东多少度的方向?”笔者提示到“只确定方向,位置还是不能够确定,你能想出还需要知道什么才能够准确地确定位置吗?”学生经过思考,提出“小明的家在学校北偏东30°方向的几千米处呢?”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学生逐步明确要求得准确地位置,必须得说清楚方向和距离才行。
        2.以旧求新,发现新知识点中的问题
        数学部分知识点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让学生回忆旧知识点,由旧知引发新的问题,也是锻炼学生提问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
        如,在教学“小数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导入阶段,引入就知识点“整数加减法”,学生很快就可以想到整数加、减法需要数位对齐,并且需要从低位算起,在学生并且心中答案之时,笔者引导学生去提出问题,“小数加减法比整数加减法更需要注意什么地方?”简单地一个问题,却反映了学生对整个知识点的思考,是学生思维闪光之处,这也是学生非常可贵之处,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重视。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以便学生能够在数学教学活动当中更好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让学生精彩的数学学习生活可以从“问”开始,令学生逐步喜欢上数学,爱上数学,有利于教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打造高效化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J].刘玉军.学周刊.2018(12)
[2]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王金珠.中国校外教育.2015(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