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周明

发表时间:2020/3/26   来源:《知识-力量》2020年1月1期   作者:周明
[导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
(张家港市徐市小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这也对每一位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实施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可见,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教育技术于课堂教学实践中已成为教师实施新课程的重要素养之一。而从实践来看,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表现为:
        一、追求形式化,使用有“偏泛”趋势
        运用多媒体,就是希望通过课件中出现的动画、声音等来营造一种赏心悦目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合理使用电脑多媒体,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用多媒体充分展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为突破难点创造出良好的情境。但电脑多媒体也不是“万能教学技术”,它的功能的发挥是有赖于一定条件的,并不是说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就一定能改善教学,更不是说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例如:能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到直观的实物,让学生来真实感受;能利用简单的器具达到实验的效果;可以用小黑板、挂图、录音机、投影仪等达到与多媒体教学相同效果的,就无需把更多的时间来用在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上,不仅耽误时间,更重要的是它不能在教学中起到更好的效果,还不如用直接、简单、直观的传统教学媒体来达到传递知识的目的。
        二、呈现随意,使用有“偏题”趋势
        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能够把被感知的对象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通过音响、色彩、动画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更为集中、稳定、持久,思维更为活跃,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但在许多课堂教学实践中,有些课件却或多或少地偏离了教学目标。例如:《周长》这一课,一教师为了在一堂公开课上让情景导入更生动些,不惜花费大量金钱,特地请专门的电台摄影师,借助直升飞机,从高空俯拍一条长河,情景共播放了2分多钟,最后定格在拍摄到全部小河的那一刻,加粗长河的边线,表示出这条长河的周长。学生只顾欣赏自然风光,对周长的概念却是云里雾里的。再如有些课件在介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时,大量调用音像图片资料,某些历史题材的影片剪辑、人物讲话录音、图片文字材料等。适当地引用是必要的,但如果引用过多就会冲淡教学主题。在不失时机发挥媒体作用的同时,还需考虑展示媒体的最佳时机,以最佳的方式呈现,从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切不可随意呈现,喧宾夺主。
        三、过于迷信,使用有“偏位”趋势
        有些课堂上,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已经逐渐演变成了“以课件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课堂上,课件按顺序播放,教师则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课件的既定流程上来。教师的教学思路被课件所左右,自然无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课堂上如果过度地使用多媒体课件,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包围学生,其琳琅满目的程度令人头昏目眩,课后,回忆教学内容,除了多彩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外,实质性的课程内容所剩无几,更谈不上主动学习。

还有些教师在一些课上从头至尾都用计算机教学,忽视了其它传统教学媒体的作用。事实上,任何教学媒体都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尽管计算机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它传统教学媒体的一些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有的甚至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由此可见,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切的教学用具都是为教学服务的,在课堂教学中只能起到介体的作用,即只能是一种知识的载体、或是转化工具。所以只有合理地将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使用,取长补短,才能真正提高整体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充分运用好信息教育技术,恰当地应用好多媒体于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媒体的功能,合理地拓展教学实践空间呢?
        第一,营造趣味空间,拓宽学生多角度思维。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事物的好奇心较大。在好奇心理的驱动下,容易引发学习兴趣。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创设教学情景,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生动、逼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如在数学课《角的认识》中,在教学角的大小与什么相关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让角的一边转动,再与原来的角比较大小,然后把角的两条边延长,观察角的大小有没有变化。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很容易理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此外,在德育活动中,班主任也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演示颂扬爱国主义精神等方面的多媒体教育软件,使学生于生动活泼、寓教于乐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这样品德教育就从原先枯燥的说教变成了学生的自主自觉,同样可以促进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第二,构建交互平台,创设师生多情境探究。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改变了教师原来扮演的角色,变灌为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所以在教师的备课中,可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制作教学幻灯片和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课件的制作过程中,也可查阅有关方面的资料的补充教学内容;在学生的自学中,学生可自定学习进度,自选学习路径,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得到反馈、完善,从而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创造能力。另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师生及学生之间的交互协作学习方面也作出了巨大贡献:信息交流具有多向性,一改传统的知识单方向传递,师生、人机、学生之间实现全面的多向对话。信息资源具有广泛性,极大地拓展了信息与学习资源的渠道,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自然的和现代网络的多媒体资源。信息编辑具有非线性,它一反常规的线性编辑方式,所有信息点都可以实现超文本链接和任意跳转,为教与学都提供了操作与自我实现的便利。
        第三,转化知识层面,实现学生多感官认知。在各学科的教学中,都有重点、难点,此时单凭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与学生的回答,或者是教师简单的语言叙述,往往是达不到理想效果的。这时如果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逼真、色彩缤纷和动静结合的图景,促使学生多感官接受刺激,引导学生进行感知,形成表象和发展想象,培养和发展形象思维,常会使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迎刃而解。
        应该说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所占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要明确其在教学中的作用,不能为了运用而运用,即在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转化;微观与宏观的转化;历史背景的转化;现实与想象的转化;抽象与直观形象的转化;时间与空间的转化等等方面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解决,如果仅仅是为了达到应用信息教育技术于课堂的目的,那还不如使用传统的教学媒体更为直观,更有利于师生的双向交流,建立师生交互的平台。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时所应该记取的。

作者简介:周明(1981.12-),男,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人,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中小学一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