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际关系理论的农村中学优秀教师高流动率的研究 张校瑜

发表时间:2020/3/26   来源:《知识-力量》2020年1月1期   作者:张校瑜
[导读] 近年来,城乡差异在经济文化上的一个很明显的体现就是在教育的软硬件设施上。随着国家和政府对教育兴国人才强国的重视和落实,农村中学在校园硬件设施以及办学条件、生源思想素质等方面都与城市中学有一定的差距,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项硬件配套也在逐日改善,然而,在农村中学的师资力量方面却始终是学校管理层的一大难题,追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优秀教师的高流动率。基
(山西财经大学,030000)
摘要:近年来,城乡差异在经济文化上的一个很明显的体现就是在教育的软硬件设施上。随着国家和政府对教育兴国人才强国的重视和落实,农村中学在校园硬件设施以及办学条件、生源思想素质等方面都与城市中学有一定的差距,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项硬件配套也在逐日改善,然而,在农村中学的师资力量方面却始终是学校管理层的一大难题,追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优秀教师的高流动率。基于人际关系理论来分析农村中学优秀教师的高流动率现象,并切实提出解决措施,以完善农村中学的稳定教学和素质教育的顺畅开展,也为其他教育教学在人力稳定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人际关系理论;优秀教师高流动率

 
        一、人际关系理论的相关研究支持――霍桑研究
        人际关系学说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产生并盛行,高度的劳动分工、机械化大规模生产模式、刻板规范化、灵活度小的生产流程等等一切以效率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导致了许多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忽略劳动者的个人需求和幸福感,导致了工作上的倦怠和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变缓甚至速度下降;与此同时,来自于过大的压力而导致了自杀率的上升等等。随着时代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的生产积极性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逐渐得到管理者的重视。人际关系理论的研究重点在于怎样调动劳动者自身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升生产效率的目的。
        著名人际关系理论创始人梅奥在第一阶段进行照明实验时发现的一个现象是,在影响产量的各个变量中,照明不是一个关键的影响变量,而真正起作用的劳动者的心理状态。在第二阶段的直接访谈计划和间接访谈计划中,在对在职人员进行直接询问的方式收效甚微,几乎得不到有价值的信息。而在梅奥进行第二阶段的间接访谈中,以谈话形式为主,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营造出一种轻松、真诚的倾听环境,使员工感到被关心的新型雇主与被雇佣的关系,工人可以言论自由各抒己见。事实证明,这种以人为本关心员工本身的彼此信任的和谐新型关系,使员工在生产上大大提高了工作热情,产量也随之增加。在第三阶段的绕线室实验中,研究者发现非正式组织对员工的心理影响和行为影响有很大的控制力。
        二、中学优秀教师高流动率的要素分析
        第一,教师不仅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经济人“视经济利益为唯一的工作动力,而教师有着这个职业本身的社会价值和属性,报酬只能作为众多激励因素之一,而不是全部原因。一些优秀的农村中学教师离职,除了因为在农村中学工资待遇与城市中学工资待遇方面有差异而择优高就外,还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自身的教师职业价值和属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教书育人的使命感使得教师在传道授业中有了一定的特殊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不仅仅是劳动报酬可以满足的,不是生产和产出的直接利益关系可以解释的,这也是一种非逻辑行为。
        第二,员工士气决定了工作效率。在梅奥的观点中,工作条件和工作报酬不是影响工作的首要因素,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员工的士气。

农村中学是一种正式组织,而在这个正式组织中也有许多非正式组织,员工中会存在以感情非逻辑为基础的非正式组织,如私交甚好的一些教师会形成自己的团体圈子,而梅奥认为,团体是对员工的活动和情绪进行控制的一种工具,也就是说非正式组织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也很大,良好健康的的工作氛围会带给整个教师团队正能量。农村中学中普遍存在的不健康工作氛围,如缺乏团队协作和友好竞争的环境;在考核中不以教学效果作为评价的主体依据,而是论人缘和各自所在的非正式组织的力量,考核评价产生不公而导致优秀教师的斗志被消磨;各科老师不能默契合作共同提高学生各门功课的成绩,而是各科老师孤军奋战,产生偏科的现象,等等。
        第三,管理者的领导能力起不可小觑的作用。在学校组织的管理活动中,领导除了要具备处理技术的能力,更要有处理人事的能力,包括帮助下属之间互相了解并建立友好坦率的工作关系,领导与下属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及时沟通互动,使学校成为一个有机的有效合作团体。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重视教师的个人情感,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肯定教师的付出等等。梅奥认为,新的领导能力,是能通过员工对社会团结需求的认识而有效恢复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协作的机会,充分利用协同效应。
        三、基于人际关系对教育管理影响所提出的措施
        第一,在教育管理的体系中教师的主体地位逐渐加强,教师逐渐作为一个学校决策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中,发现须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学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该重视的问题。因此,学校管理者应该对教师传达更多的人文关怀与精神嘉奖鼓励,并实施定期的间接访谈等活动,采取隐私的匿名的意见征集,并认真倾听积极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让教师感到被支持从而产生归属感。在做决策的过程中,充分尊重教师的意见,让教师有足够的存在感和主人翁意识,这样做出的决策也才能更切合教学实际。
        第二,学领导要重视并充分利用学校中的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强行打压制止。学校中存在不同的非正式组织是必然的,学校管理者应利用非正式组织对个体成员的心理态度的影响,树立中学校园的良性竞争公平评价的氛围,引导教师向团结高效的工作方面正向发展。定期组织教师精神文明团建活动,从改善人际关系入手,让教师之间彼此了解,彼此沟通,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并彼此出谋划策。提高教师的士气,重视教师在校的社会心理满足,而不片面地只强调教学成绩,也不单一追求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本的使用效率。
        第三,强调教师个体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自我激励和自我学习完善的能力,让教师学会自我管理。同时,农村中学应该为教师提供更广阔的发展上升空间,让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所期待。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外出学习进修的机会,完善教师培养制度,在教师遇到教学问题时学校为教师个体提供切实有力的帮助,不做“井底之蛙”。
        第四,学校管理者本身素质的研究领域,如学校领导研究,校长和教师胜任模型的研究。高效的领导不仅仅是专注于教学成果,而是在过程中真正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给人切实的帮助和精神支持鼓励,从而有效地激励教师主动完成甚至超额完成教学任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