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商银行北京分行营业部)
摘要: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北京地区的消费信贷产品非常丰富,对于贷款申请人而言,满足自己资金需求的同时,一定要小心消费信贷的陷阱。如果以消费信贷产品为中心,那么考察的维度可以按照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和客户进行划分。本文站在申请人的角度,探索不同金融机构的消费信贷产品,总结出申请人可能面临的无法察觉的五类“陷阱”,并给出合理的建议和防范的措施。
关键词:消费信贷;陷阱;北京地区
改革开放的40年以来,刺激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的消费增长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今,中国经济已经步入中高速的新常态,加快消费结构升级,促进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充分挖掘释放内需潜力,才能在中长期内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1]
让消费信贷助力消费升级,成为国家、金融机构和普通老百姓的共同心声。消费信贷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市场经济越发展,消费需求的导向作用和拉动作用越大,消费信贷的作用也越大。我国当前存在潜在需求大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发展消费信贷是扩大有效需求、活跃市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2]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消费需求旺盛,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和产品都很多。按照金融机构划分,分为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三方公司,按照产品划分,分为信用消费贷款、抵押消费贷款、信用卡分期、互联网消费贷款等。在纷繁复杂的消费信贷市场,如何选择产品或者金融机构,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列出如下五类“陷阱”。
一、消费贷款的提款问题
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对风险管控能力比较严格,利率较合理,成为很多精英白领的首要选择。消费贷款,金额最高一般为30万,这样按照监管要求,可以自主支付而无需受托支付。然而,商业银行为了规范贷款的去向,要求资金流向消费行业或者商家,打入客户储蓄卡的资金只能通过刷卡形式使用,而不能直接提取自主消费。如果部分客户找到商家刷卡取现,那么,不但要承担刷卡的手续费,如果POS机是T+1到账,也会给资金安全贷款隐患。
二、大额信用卡的“黑中介”
部分商业银行对大额信用卡管理非常严格,限制客户的准入条件,例如,法人申请,需要注册资金在5000万以上,这使得能从银行申请下来大额信用卡越来越难。这给“黑中介”带来了可乘之机,他们打着“高额授信”的旗号,利用微信群、网页、短信、小广告等方式散布“代办大额信用卡”信息,伪造收入证明和财产证明。很多人不惜花费巨额中介费,达到办理大额信用卡的目的。为此, 2019年9月23日,北京银保监局提示消费者,警惕办卡“黑中介”理性消费量入为出。
三、信用卡分期的误区
很多客户办理了信用卡,都具有了超前消费的能力,一旦提前消费巨大,短期之内无法偿还,银行的工作人员会建议信用卡分期,并明确费率的4.5%-6%。这个费率不是贷款的利率,贷款如果采用按月等额还款,那么采用的是单利计算方法,即上月已经还过的本金,下个月不算利息。而信用卡分期,如果是按月等额还款,每月产生的利息,是分期的总金额乘以费率,其实是复利计算方法,最终的利率水平可以达到15%。取现的利息一般为按日计息,利率为万分之五,折合年利率为18.25%。此外还有取现手续费,一般为取现金额的1%-3%。
四、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消费无意识
网络购物持续火热多年,阿里巴巴、京东不仅开展了线上的网购平台,还做强做大了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其旗下的花呗分期和京东白条都是倡导“先消费后付费”,增强了消费者的购买力。互联网消费按照刘强东[3]的说法,已经由“物的消费”到“现场消费”,即互联网平台有能力提供给客户物的消费和精神消费需求,更加重视客户的体感化、关联场景的消费,这让客户有了更充足的消费冲动。以京东白条为例,从用户在各平台上提交完成申请开始到放款,差不多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内即可完成,远低于银行的1-15个工作日,而且不需要提供抵押物和担保人。在用户的借款申请成功提交之后,如果资料审核 没有问题,所借资金一般会在30分钟之内到达用户指定的银行账户,中间不需要人工干预。就是这种场景化的、高效化的贷款方式,成为了消费信贷的新引擎,给客户贷款消费便利的同时,也使得“轻轻一按,轻松到账”的消费贷款成为客户无意识的选择,客户对利率情况,自己的偿还能力情况缺少严格冷静的判断。如果过度消费,也会造成过度负债,对贷款申请自身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
五、互联网小额贷款与银行的搏杀
由于消费信贷起点金额低,期限较短,很多互联网公司和三方公司都有实力涉及这类产品。
部分互联网金融的实力大小不一,其风控能力不全面,贷款记录没有在征信体系,导致客户逾期或者刻意不还在征信上无法体现。因此,某些银行认为征信无法全面体现客户负债情况和诚信情况,并由此释放大招,如果有互联网金融的贷款申请记录或者征信查询记录,不管有无逾期,都不能在本银行申请任何贷款。某些银行对申请的客户近3个月贷款申请查询次数有限制要求,如果客户在互联网金融里申请过多的贷款,那么会影响银行的贷款审批结果。
受监管的影响,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和互联网金融不断开始清理乱象。一些高利贷、砍头息、套路贷等受到监管的严打。作为消费者和消费贷的申请人首先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建议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仔细了解贷款全流程
消费信贷在贷款里面属于资料最少、模式最简单的一种贷款类型。但是贷款申请人很少了解全面的贷款流程,一旦贷款资金转入自己的储蓄卡内,而需要刷卡取现,不仅要支付手续费,也给资金安全带来了银行。所以在选择贷款的时候,综合多家银行的贷款政策,很多银行都是打到储蓄卡里自主支付资金的,无需刷卡才能使用。了解贷款的流程,除了拨打银行的客服电话,也可以通过去网点逐一问询去了解。
二、规范办理途径
很多客户为了办理大额信用卡,而通过“黑中介”进行申请,他们的手段很多,例如申请的时候使用他们的手机号,信用卡申请下来,激活卡片的时候,需要他们的手机号,受其控制,申请人需要交高额的中介费。建议申请人去正规渠道办法,远离非法“黑中介”,不要通过网站自动填写申请,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对于想要办理大额信用卡的申请人,可以以小卡换大卡,通过提高消费金额和证明还款能力,可以向银行申请提高卡片额度,可以提供自己的收入和财产水平来获得大额的信用卡,一定要通过正规合法的途径。
三、谨慎“利率幻觉”
中国人民银行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推进“明示年化利率”的工作,要求各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等必须在相关贷款产品中明确展示年化利率,帮助消费者了解真实借款成本。这种现象最突出地是体现在信用卡分期和提现中,申请信用卡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 “日息万五”或“月利率1.5%”的实际年化利率分别是18.25%和18%。信用卡分期的费率实际是复利计息,要清楚了解实际的资金成本。信用卡分期一旦提前还款,也会有剩余本金3%-5%的违约金,这些都属于资金成本,要准确核算承贷能力。
四、量入而出
在互联网购物异常发达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购买自己喜欢的各类商品,不仅满足了物质需要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人们逛淘宝,并不是自己真正需要什么,而是看到了直播漂亮的主播,看到了双十一疯狂地广告宣传,动作已经是常态化的、习惯性的。消费者如果选择了互联网消费贷款,那么日后以后会形成无意识的申请习惯。贷款去消费,消费者并没有真正拿着现金去支付,没有“心疼”的感觉,不会真正计算每月的实际还款金额和还款能力,会造成无节制申请贷款。建议贷款申请人合理消费,评估自己的实际还款能力和水平,不要冲动消费,不要多度消费,合理办卡用卡,避免“拆东墙、补西墙”的增加负债,避免资金链断裂,影响个人征信和正常的生活水平。
五、评估贷款种类
贷款的申请人对自己未来的贷款种类要进行合理且必要的评估,例如,在未来很短的时间内要去银行申请按揭贷款,那么建议不要申请消费贷款,这样很容易被认定负债的同时,认定为首付贷,这样影响贷款的审批结果或者审批金额;在未来很短的时间内要去银行申请消费贷款,那么建议注重申请的银行是否能接受在互联网金融上申请过消费贷或者申请查询记录,毕竟互联网金融申请的额度较低,场景化消费对贷款目的有局限,装修、旅游、教育等为目的的贷款无法申请、无法满足资金需求,那么有去银行申请贷款的打算,那么建议在互联网金融上审慎地申请贷款。
北京地区由于消费贷结构和产品种类多,借款人对资金的需求多样化,场景化要求较高,在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博弈中,又产生了“有我没他”的竞争关系,申请人要综合衡量自己的贷款目的、实际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准确评估自己的承贷能力,量入而出,不做卡奴,不做对家庭有伤害的人。
参考文献
[1]刘玉荣、查婷俊、刘颜、杨柳,“金融市场波动、经济不确定性与城镇居民消费—基于SV模型的实证研究”,经济学(季刊),2019年1月第18卷第2期,551
[2]柳思维、尹向东,《消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3
[3]刘强东,品质经济、未来零售革命下的商业图景,中信出版集团,2017年12月.
作者简介:支云杰(1986.02-),女,吉林省双阳区人,2013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汗青学院,专业是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