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6;2.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2年度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教改A类项目
“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期望调查及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
摘要:本研究采用《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问卷》对广西408名独立学院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独立学院毕业生在工作环境的期望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工资福利、企业文化和发展前途的期望上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在培训机会、发展前景、个人兴趣、专业对口、发挥空间和工作环境的期望上存在显著的专业学习成绩差异;在工作地点的期望上存在显著的生源地差异。独立学院毕业生需提升专业能力,进行适当社会比较,理性调整期望;独立学院应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提高就业指导服务。
关键词:独立学院;就业期望;毕业生
一、问题提出
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日益增多,导致就业人数庞大,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信息,201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800万,达到的820万,2019年则高达860万,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尤其是对于一些民办独立院校而言,其教学条件不够完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等各方面都还处于调整和发展阶段,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大环境下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是雪上加霜。在影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各种因素中,除了学校这一客观因素之外,毕业生的一些主观因素也是影响他们就业的重要原因,如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就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主观因素。正如研究者所提出的,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主要有两种类型即结构性失业和选择性失业,而选择性失业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1]。笔者曾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水平进行调查,发现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存在过高和过低的两极化现象,从而影响了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本文希望通过探讨影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期望的各种因素,为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和学生就业心理调节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西区5所独立院校的471名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测试,回收有效问卷408份,有效率为86.6%。被试基本构成情况见表1。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于德刚编制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问卷》,并对其稍作修订,以便更适合广西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问卷具体内容涉及工资福利、工作地点等12项在就业时大学生可能考虑的因素。将《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问卷》装订,通过班级整体施测和网络个别施测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整理有效问卷后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三、结果
(一)独立学院不同性别毕业生择业时各因素重视程度的差异分析
表2 毕业生择业时各因素重视程度的性别差异检验(M±SD)
通过对影响大学生选择工作的各影响因素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毕业生在工资福利、工作地点、发展前途等方面有较高的期望,并在工作环境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女大学生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显著高于男大学生。
(二)独立学院不同专业毕业生择业时各因素重视程度的差异分析
表3 毕业生择业时各因素重视程度的专业差异检验(M±SD)
注:“1”=“文科”,“2”=“理科”,“3”=“工科”,“4”=“商科”
从表3可以看出,毕业生在工资福利、企业文化和发展前途上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p<0.05)。通过多重比较可以发现工科毕业生在工资福利上的重视程度高于理科毕业生,文科毕业生在企业文化和发展前途上的重视程度均高于工科毕业生。
(三)独立学院不同学习成绩毕业生择业时各因素重视程度的差异分析
注:“1”=“成绩排名前30%”,“2”=“中等”,“3”=“成绩排名后30%”
由表4可知,在培训机会、发展前景、个人兴趣、专业对口、发挥空间和工作环境上存在均极显著的学习成绩差异(p<0.01)。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学习成绩排名中等的毕业生在培训机会上的重视程度高于排名后30%的毕业生;学习成绩专业排名前30%的毕业生在发展前途、发挥空间上的重视程度均比学习成绩中等和排名后30%的高;学习成绩排名前30%和中等的毕业生在个人兴趣、专业对口和工作环境上的重视程度均高于学习成绩排名后30%的毕业生。
(四)独立学院不同家庭地区毕业生择业时各因素重视程度的差异分析
城市(n=158) 县城(n=135) 农村(n=101) F 多重比较
工作地点 4.25±0.88 4.16±0.87 3.68±1.11 11.86** 1>3,2>3
注:“1”=“城市”,“2”=“县城”,“3”=“农村”
通过对毕业生选择工作的各影响因素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只有工作地点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经多重比较后发现家庭地区位于城市和县城的毕业生对工作地点的重视程度均高于家庭位于农村的毕业生。
四、讨论
(一)性别因素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期望有显著影响
研究显示,无论男大学生还是女大学生对工资福利的重视程度都是最高的,男女均达到4.5分以上,并在工资福利、工作地点、单位性质、社会声望、企业规模、企业文化、培训机会、发展前途、个人兴趣、专业对口、发挥空间这11个影响因素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女性无论在职业种类还是在工作内容上都趋于相同,女性也越来越能在工作中体现自身的价值。也因此导致女大学生在追求工资福利、社会声望等方面与男大学生的期望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工作环境上的就业期望则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对工作环境的期望显著高于男性。工作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作业环境和团队环境等。女性相对男性而言,对外在世界的关注更为广泛,她们不仅像男性一样期望在工作中能获得高待遇,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她们同时还希望有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她们比男性的体验性更强,更期望在工作中获得人性的关怀,与团队成员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结。
(二)专业背景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期望有所影响
大学生就业与其专业背景之间关系密切,选择符合自己的专业能力、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已是当代大学毕业生最典型的特征。因此,专业背景一般会对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产生较大的影响。蒋海彬的研究发现,专业素质高、能力强的大学生具有更高的就业期望[2]。本调查显示,专业学习成绩排名不同,会对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产生一定的影响,学习成绩排名前30%的大学生在培训机会、发展前途、个人兴趣、专业对口、发挥空间、工作环境等方面的期望更高。这部分同学对自己今后的就业期望要求比较高,通过进一步地深造提升核心竞争力是达成高就业期望的良好途径。研究还发现工科对工资福利的要求显著高于文科和理科,其原因可能是工科的专业技术性要比文科和理科强,就业相对较容易一些,由此他们的就业期望也会比其他专业类型的学生高一些。而文科生在企业文化和发展前途上的就业期望显著高于工科学生,这与文科生的人格特质偏向有一定的关系,使他们对人文环境的要求更高。
(三)地区经济和家庭所在地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期望有较大影响
表2显示,独立学院毕业生除了对工资福利有较高期望外,对工作地点的期望也较高,这说明毕业生对工作地点有较高的要求,即使压力比较大,经济比较发达、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对毕业生来说仍然更具吸引力。这与其他研究者的研究结果一致,如张继伟对新疆9所高校的调研数据也显示,非常在意和比较在意工作地的繁荣程度的占到了65.4%[3]。本研究还发现家庭所在地位于城市和县城的毕业生对工作地点的重视程度比家庭位于农村的毕业生要更高。而事实上,即便是家庭所在地在农村的大学生也期望在城市谋得一职。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同地区、行业、职业之间收入差距不大,所以对职业的评价标准主要是它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地区、行业和职业三者之间的收入差距慢慢拉大,社会对职业评价的标准逐渐变成了经济收入和社会声望并重。这时一个人收入的高低已经不再是取决于他的工作质量和强度,更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地区、行业和职业的差别。在这样的利益分配格局下,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就必须得考虑这三者之间的收入差别。除此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信息发达、交通便利,处处充满挑战和机遇,而且企业用人制度发展较为成熟,相关法律法规也比较完善,这些对个人才能的施展以及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更加有利。
五、建议和对策
(一)独立学院毕业生需提升专业能力,缩短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距
本研究调查显示,独立学院毕业生在工资待遇、工作地点等就业期望方面要求较高,而独立学院毕业生需要跟众多其他高校毕业生一起竞争,如果自身条件和能力不具竞争力必然在竞争中败下阵来,因此,独立学院大学生从一开始就应该为自己设立目标,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让自己更具就业竞争力。罗杰斯认为自我包括现实自我(对自己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和理想自我(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理想化形象)[4]。当个体达到“理想自我”的状态时,势必能更顺利的实现就业。独立学院大学生一方面需要加强专业理论学习,提升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如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表达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发现问题能力、适应能力和组织能力等,增强自身的软实力,缩短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距,实现自己的就业期望。
(二)独立学院毕业生要进行适当社会比较,理性调整期望
大学生在就业中有一定的期望是正常的,甚至有些期望本身跟性别特征、学科特征、生源地特征都有一定的关系。如本研究发现女性对工作环境有更高的期望,文科生对企业文化、发展前景有更高的期望,身在城镇的大学生对工作地点有更高的期望。但是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独立学院毕业生仍然需要理性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以便顺利实现就业。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了“社会比较过程理论”[4],他认为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会与他人进行比较。在职业选择过程中适当的向上比较可以弄清楚自己在求职群体中的位置,从而做出理性的职业选择,但过多的向上比较则会产生自卑心理。适当运用向下社会比较会增强自信心,但过多使用向下比较就会使人骄傲自负。因此在择业时,独立学院毕业生应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社会比较,尤其是对于期望过高的毕业生应该多采用向下比较的方式,也许可以更顺利地实现就业。比如通过向下比较,女大学生发现其他女大学生择业时工作环境也不理想,这也许会让她对工作环境的要求降低。同样的,通过向下比较,文科生对企业文化等的要求可能也会有所降低,城镇的大学生对工作地点的要求也许也不那么苛刻。
(三)独立学院应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提高就业指导服务
学校应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本研究调查还发现33.9%的学生认为专业素质欠缺是就业难的主要因素,40.7%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经验缺乏是择业中最困扰的因素。这说明独立学院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都比较欠缺。由此,高校要基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灵活地对培养模式进行调整,既要强化理论教学,更要注重社会实践,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专业能力。此外,学校应该开设职业规划
课程、就业指导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求职技巧,创业能力以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创业。特别是对于就业期望值较低的那部分学生,相对来说比较自卑,学校应予以重视,必要时能够给与适当的就业心理辅导。学校还需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和指导,立足学生生涯发展,引导学生科学、理性地规划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之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就业。学校还要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多宣传一些就业政策。与企业、各类人才服务机构合作,开展各类招聘会,多提供实践、实习的机会,增强就业竞争力,从而使毕业生的专业能力与就业期望更好地进行匹配。
参考文献
[1]宋传颖,易佑斌,李爱民.生源地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期望特征分析[J].理论前沿,2014,14:8-12.
[2]蒋海彬.大学生就业期望及影响措施分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7):80-82.
[3]张继伟,苏荟.大学生就业期望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来自于新疆9所高校的调研数据.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9,4(29):5-15.
[4]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 社会心理学[M]. 第四版.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梁红霞(1979.12-),女,广西资源人,研究生,硕士,讲师,应用心理学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
熊慧素(1985.10-),女,广西柳州人,研究生,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职业生涯规划、发展与教育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