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汉语国际教育,150080)
摘要:东北方言中的动物词语是东北方言极具特色的一个部分。东北方言以通俗易懂、表意清楚为特点,其中有大量使用动物词语作隐喻的功劳。通过以驴、熊、牛、虎、狗为例,探讨东北方言中常用于口语的动物词语在单独作谓语时的使用情况,了解其在隐喻机制作用下,用动物词语单独作谓语来形容人或事物时动物词语的词性由N.转化为A.,这种词性的演变现象是由语言的经济原则支配的,同时动物词语单独作谓语用以形容人时所反映出的褒贬现象与人们对动物的刻板印象有关。
关键词:东北方言;动物;隐喻
一、从词汇角度分析东北方言中动物词语
不同的语言中都含有很多动物词语,有些动物词语除了表达本身的意义之外,常被赋予新的含义。这种新的含义是由特定的社会文化所决定的,在使其成为动物文化词语的同时,也使其具有了不同的褒贬色彩。东北方言深受东北文化的影响,是东北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东北方言中便存在着一些不同于普通意义且可单独做谓语的动物名词,这些名词多用于口语中。下面将以驴、熊、牛、虎、狗为例来进行探讨。
在语言的内部,一种语言单位在原义的基础上产生出新的意义,常具有明显的理据性。也就是说,人们在为其命名时,往往会考虑到它的内部理据性,在一种事物原义的基础上衍生出其它词义,多是利用了词义与客观事物某一方面的联系或相似。王远新(2009)认为“通过采用语言中已有的符号来表达新义,这不仅有效克服了语言符号有限、客观事物无穷的矛盾,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交际需要。”在东北方言的动物词语中,不同种类的动物性格、特点、外貌、用途等都是不同的,从生理角度来分析,人也是动物的一种,所以这两者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人类通过利用与动物某些特点的相似,借以动物词语来形容人或事物。因而,用动物词语来形容的人或事物,具有与动物相似的特征。如:
(一)驴
驴是东北农村很熟悉的动物,性格固执、倔强、脾气暴躁,较为莽撞。在东北方言的动物词语中,不乏借“驴”来形容人。如:
1.她说:“你做得太驴了,太明显了,我恨不得咬碎你们两个……那样默默相对,生死相许的样子!我恨透了……”(琼瑶《聚散两依依》)
2.“为什么?”“你真驴!”我笑道,“你对老古董这么有研究,台大考古系要聘你去做研究员了----以后我们就叫你‘王考古’吧!”(白先勇《孽子》)
3.就他那脾气都是你惯的,太驴性了。(百度语料)
(二)熊
熊在外形上看起来健壮魁梧,但是反应较为迟钝,行动迟缓,举止笨重。所以在东北方言的动物词语中,也借“熊”来形容人。如:
1.好容易上访者走了,胡焕召腾地站起来:“老吴!你真熊!再不成你也是区政府的一个主任,为什么白白让人骂?”(1996年人民日报3月份)
2.高城:老A这么差劲?你转了一圈就找着一脸空洞?许三多:他们不差……是我太熊。(兰晓龙《士兵突击》)
其中“熊”也有N.用作V.作谓语的,如
3.今天让人熊了。(百度语料)
4.就你这伶牙俐齿,还能让他熊住?(百度语料)
(三)虎
虎因其强大、伤人的性格使人产生畏惧心理,所以虎被赋予凶猛、残暴的负面特性。而在东北方言中,用“虎”来形容人时,还被赋予莽撞、冒失、傻气的特点,如:
1.你真是太虎了!(百度语料)
2.动物园里的都是假虎,你真虎啊!(百度语料)
(四)牛
“牛”在中国文化中是吃苦耐劳、勤劳忠厚、乐于奉献的象征,与牛相关的大部分为褒义的词,如用“老黄牛”来比喻那些勤恳工作、乐于奉献的人。后引申为有本事真了不起,也含夸赞之意,如:
1.重型化运动“中国真牛”——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店员标语2003年的中国民营企业出现了一场如火如荼的“重型化运动”。(吴晓波 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史1978―2008)
2..哇!这条腰带真牛!这是谁的?马大哈,是你的吗?来来来,让老子看看。(莫言《红树林》)
但是其中也不乏有贬义之意,如:
1.近年,运动员在社会上打人或被打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是太牛,少了起码的道德品质,当然也有无辜的。(新华社2001年8月份新闻报道)
2.你别看他一天牛哄的,啥真本事都没有。(百度语料)
(五)狗
在普通话中,狗常被赋予低贱、势力、没有骨气、欺软怕硬等性格特征,在东北方言中也也用“狗”来形容人或事的词语,如:
1.这个人真狗。(微博语料)
2.他这事办的真是太狗了!(微博语料)
二、东北方言中动物词语词性演变的机制
在人与自然的相互斗争中,动物和人类的关系逐渐变得密不可分。经过长期的相处,人们发现动物的性格、行为等与人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人们便开始借用一些动物词语来更生动形象的表达人的特点,语言中便开始出现了动物词语。
东北方言的特点是通俗易懂、表意清楚,这里面有大量使用动物词语作隐喻的功劳。束定芳(2000)认为“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
”隐喻具有两个域,较为具体的概念域称为源域,较为抽象的概念域称为目的域。在东北方言的动物词语中,源域多为动物范畴,其中包括动物的性格特点、动作外貌等较为生动形象的特征;目的域多为人或事物范畴,如通过“虎”的鲁莽来与人的性格进行类比,赋予人与“虎”相似的性格特点。东北方言的特点是表述形象、表义直接、语言幽默,这就决定了东北方言中的一些动物词语拥有着其他方言里不存在的词汇意义,其中多为熊、虎等东北特有的动物,这说明东北方言中隐喻方式下所选择的动物是在生活熟悉程度基础上的所建立的,主要表现为东北方言中的动物隐喻机制较为集中。如“虎”,说一个人“虎”在东北方言中表达的是某人很傻的意思,贬义,在其他的方言中这个意义并没有出现过,现在“虎”这个词已经成为了东北方言中标志性的词语之一。正是东北爽朗直接的文化氛围对语言影响,所以出现了这样的表义方式。
东北方言常将驴的性情与人的性格相关联,用“驴”来形容一个人固执、鲁莽,暴躁,像毛驴的脾气一样,借此来比喻人蛮不讲理、脾气暴躁,也有不明事理,不知好歹之意。
熊因其举止笨重、反应迟缓,给人以容易受人欺负的特点,所以在东北方言中便引申出软弱、无能之义。
用“虎”来形容一个人莽撞冒失,这样的性格特点与虎的特点是有着一定联系的。虎被称为“百兽之王”,所以作为食物链顶端的动物,其在生存过程中猎食是毫无顾忌的,往往不用多加思考,人类通过与虎的生存较量,发现了其莽撞冒失的特点,于是将具有相似性格特点的人与“虎”进行了联系。在东北方言中,形容一个人傻气可以说“傻了吧唧”,也可以说“虎了吧唧”,其中“了吧唧”作为语用词缀在此所起到的作用是加强了贬义色彩,带有主观评价意味。
“牛”行动缓慢,其行走的姿势往往让人觉得傲慢,所以便将此与人的性格联系起来,用以形容高傲神气的样子,傲慢无礼、看不起人等,借此来表现对人的负面评价。
说一个人“狗”,多是指这个人不靠谱,如某个人做了违背道义的事情,便会被人说“太狗了、真狗”,使用时多是贬义的,形容人不讲究、很差劲、很离谱的意思。近年来在网络上较为流行,随着逐渐发展,也可用于熟人之间的相互调侃。那么为什么用“狗”来形容呢?在此我们认为与狗先天的习性相关。在狗吃骨头时,如果你想动他的骨头。他便会发出警告的呼声,处于十分警觉的状态;再者狗相比与其它动物更会讨好人、巴结人。谁养它它便更亲近谁,而不管这个人是善是恶。
三、东北方言中动物词语词性演变的动因
在东北方言中,驴、熊、牛、虎、狗都是很明显的动物类名词,但是这些动物词语在单独作谓语用以形容人或事物时,词性发生了转变,由N.转变为A.。关于东北方言动物词语词性的演变,在这里我们认为是由语言的经济原则支配的。
陈淑美(2008)认为“经济原则支配着人们的言语活动,人们倾向使用最省力的方式完成最完整的表达。具体来说是在表达效果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数量;在数量给定的情况下,尽可能扩大表达的效果;或者是数量减少而效果扩大。但凡符合上述三种情况要求之一的,我们都认为是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正是由于动物词语对人们所要表达的意思具有高度概括性,所以东北方言的动物词语具有语言经济性的特点。在东北方言中想要表达一个人太懦弱、太无能,如:是我太熊了。其中“熊”的词性由N.转变为A.,意为懦弱、软弱,即是我太懦弱了,直接用一个“熊”字就可以高度概括,更加生动、形象、直观,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类似还有真虎/太虎了、真牛/太牛了、真驴/太驴了、真狗/太狗了等。另外,在使用动物词语作谓语时,所输出的句子多用于口语中,说话者的主观情感色彩强烈,如形容一个人太阴险了/太不仗义了时,用“太狗了”来表述更加形象生动,凸显情感。
四、东北方言中动物词语褒贬文化内涵及贬义的心理成因
戴昭铭(1996)认为“语言中的文化心理指的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作用下群体或个人从事语言价值判断和语言选择时的心理机制。”不同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使得表同一意义的动物词在不同语言里具有不同的文化含义。人们对于动物的态度,常会因为某方面的因素而发生单一的刻板印象。东北方言中的动物词语除了本身的中性色彩外,其中多数都具有鲜明的贬义色彩。通过描写动物的属性、性格、行为等特点来表现人消极的特征。如通过描写虎的莽撞、冒失;驴的固执、倔强;熊的软弱、无能;牛的傲慢、神气;狗的低贱、势力等性格特征来喻指人的消极性格。
一般来看,像“熊、狗、驴、虎”等动物组成词语时,常具有贬义色彩,所以在用以单独形容人时,也是贬义的。比如说:“狗”,狗在指人时常用来形容“卑鄙、卑微的小人”,如“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狗咬吕洞宾”等,但凡与狗沾边的词,几乎没有一个是褒义的,所以在其单独作谓语使用时,也是贬义的。再如,“熊”在使用时也常含贬义,常用来形容无能之辈,如:“熊包、熊瞎子掰苞米——掰一穗扔一穗”等,熊自此便成为了愚笨、无能的代名词,显然人们只看到了熊的外在形象,所以在“熊‘单独作谓语使用时,也是贬义的。
而以“牛”等动物组成词语时,多含褒义。中国自古以来以牛耕田,世代对牛都有深厚的感情,它是吃苦耐劳、勤劳忠厚的象征,以牛组成的词语如“力大如牛、俯首甘为孺子牛”等,在其单独作谓语使用时,便是褒义的。
人们根据动物的特征,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借用动物词语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同时也按照自己的标准把自身的是非善恶投射到动物的身上,赋予其褒贬不一的感情色彩。这种动物词语的褒贬色彩也是东北文化下东北方言中极具特色的部分。
结论
通过对东北方言中多用于口语中的动物词语在单独用作谓语时的使用情况进行举例与分析,了解了在隐喻机制作用下动物名词词性由N.转化为A.的演变动因,这种词性的演变是由语言的经济原则所支配的。在使用时这些动物词语多用于贬义的文化内涵是由特定的社会文化心理决定的,其中动物词语的褒贬色彩多于人们对动物的刻板印象有关。东北方言中的动物词语,作为东北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充分展示出东北文化的深厚底蕴,更是东北文化的载体,将东北方言通俗易懂、表意清楚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东北方言中的动物词语是东北方言极具特色的部分。
参考文献
[1]陈淑美.语言的经济型原则在汉语中的体现[J].韶关学院学报,2008(10).
[2]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3]黄红娟.汉语词汇负面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0.
[4]盛超.汉语动物词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