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21201)
摘要:常言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科技影响了人类生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们最关心的便是民生问题。现阶段,随着互联网、存储技术、算术、数据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更是发展迅猛,这带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当前社会关注的重要内容集中在人工智能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人工智能;中国制造业;就业结构;影响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兴起了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发展模式,推动了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全球兴起了新一轮技术革命热潮,这便是第四次产业革命的主要理念,引发了全球劳动人民的恐慌,太多的人害怕自己失业,被机器人代替。换句话来说,技术不断进步是大势所趋,我们需要把现实和历史结合起来,仔细分析现实的实际情况,结合宏观和长远的实际情况,努力抑制各种消极影响,强化自身劳动素养,努力促进业态和新兴行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就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努力完善技术产业升级,促进经济、人力、技术之间的共同发展。
1.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随着我国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其主要发展方向便是人工智能技术,广东省和江苏省都是人工智能大省,在人工智能方面有着不错的成绩。
我国在人工智能、企业融资、企业影响力位第三、第四和第五名的便是江苏省。自2018年后,整个省人工智能行业个人业务收入约为480亿元,相比于过去,实际增长了105﹪,赛迪顾问曾经对我国各个智能城市做过各种调查,共选出了15个城市,其中,位居第八位和第十位的分别是苏州、南京,其中,占据第一板块的便是部分单位板块。
要说到智能大省,那就不得不提到广东省,其中,占据全国首位的便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广东省在2017年便实现了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市值263亿元,共有三百余家生产人工智能设备的企业,一度越居世界第二。2018年人工智能数量达到了7200套。整个国家80%的市场资源便是民用无人机,全球超过60%的份额便是智能手机。
调查了这一系列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降低了实际成本,提高了具体生产率。以前,一条生产线差不多需要几十个的人力资源,现在几条生产线需要一个人完成,既保证了产品的具体质量,减少了各种样品的损坏率。在以后的形势发展过程中,为了减少经济运行资源,可以提高实际生产效率,部分人的劳动可以用相关技术代替,继而减少各种人工操作的可能,这是以后未来发展的走向,反应了人类发展的某项技能,这是人类技术进步的典型标志,这种追求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2.人工智能对劳动就业结构的影响
2.1积极影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会被运用到多个行业,提高了实际生产效率,节省了用工时间,增加了人们的闲暇时间。总的来说,对我省就业影响较少,就目前来说,使用机器人的范围和数量较少,在各种就业总人数中,挤出就业人数和替代人数数量较少,制造业虽然暂时出现了短暂缺工的情况,即便有些岗位可能被替代,也应该及时补偿各种空缺的岗位,将智能化及时运用在新兴岗位。部分企业已经开始运作智能化服务,市面上超过83%的企业,均出现了普通技术工人、生产管理者和管理人员短缺人员的问题。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已经逐步从人口背景数量逐步过渡到人工智能,逐步减少了我国各种劳动力,从某种角度来说,机器红利会代替劳动力红利。在往后的一段时间,随着人口老年化问题的加重,年轻人的负担越来越重,我国劳动力更是逐渐降低,直接加速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智能化发展,努力缓解了由于人口老龄问题产生的劳动供给压力。总的来说,岗位总数有所减少,实际减员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直接影响到制造业的发展,转变了实际岗位结构。目前的人工智能属于弱人工智能,只能完成简单机械的操作,给人们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2.2消极影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传统岗位依次减少,加速了劳动力回流速速,有效降低了就业压力,增加了劳动力输出技能。分析各个行业,其主要内容集中在制造业的就业问题,人们也在积极关注服务业,结合企业的实际规模,大中型企业人工智能传播速度更快,规模不断增加。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各项技术,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挺多工作都可以采用人机协作的方法,需要提高劳动者协作性、专业性,需要强化劳动者的自身技能。分析各种数据我们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在人工智能岗位的缺口达到了五百万,其中百分之二十的便是技术工种,百分之七的比例是高技能人才。随着中低端岗位越来越少,提高了大量低技术劳动者的转岗就业难度。
3.总结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人工智能方向是大势所趋,我们应该正确分析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实际影响,合理规避不良影响,结合当今市场的发展形势,及时调整就业结构,准确预防技术性失业,不断扩大教育供给,充分尊重各类人才。努力完善相关机遇,健全人工智能方面的法律法规,强化隐私法规,完善各种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阮小雪.智能制造对中国制造业劳动力就业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
[2]尹振宇,吴传琦.人工智能的就业效应及其中国启示[J].改革与战略,2019,35(02):90-97.
[3]李颖.人工智能时代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研究述评[J].党政研究,2019(04):120-128.
[4]邓洲,黄娅娜.人工智能发展的就业影响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9(07):99-106+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