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们国家正朝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道路迅速发展,各界劳动力变为了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出于学生家长工作的因素,致使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现如今,若要实现国家更好地发展,务必要做好对于留守儿童成长及家庭教育的工作。本文通过走访多个学校,结合自身经验,深入分析家庭环境给留守儿童教育带来的影响,望有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环境;教育
不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出于节俭的目的,把自己的孩子托付与自己的老人或者是别的亲戚看管。介于这种情况,就演变为了留守儿童。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留守儿童将会成为社会发展中难以避免,并且愈发严重的现象,这是城市化所带来的弊端。父母忙于工作因而造成家庭亲情的缺失,父母不能直接参与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因此,需要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处理好孩子学习及成长的问题,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这样才能使儿童更好地成长,从而带动社会的发展。
一、家庭教育为留守儿童教育带来的影响
1.身心成长方面
家庭环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成长,家庭可以说是成长教育的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为孩子开启教育的第一步,这是因为家人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完整的家庭还有良好的家庭文化会在相当大程度上作用到孩子的发展上。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最希望的是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拥有良好的亲情,但是这些都只停留在了想象当中【1】。
2.行为方面
由于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在生活上需要由家中老人照看,这样很容易会引发娇惯溺爱问题,其生活习惯以及行为举止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因而会出现各种问题。与此同时,因为过于渴望得到应有的亲情,留守儿童则会引发自卑的心理,甚至更可怕的是封闭自我。另外,留守儿童或许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3.学习能力方面
留守儿童的学习需要依靠年长者进行监管,年长者对于孩子学习的引导能力有限,父母只是可以提供物质上的帮助,不能直接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当中,不能及时和孩子的老师进行交流。另外,年长者在精力,责任与能力各方面是无法和父母相比的,再加上年长者对于孩子普遍娇惯,没有足够的教育手段,这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2】。
二、改变家庭环境为留守儿童带来影响的措施
1.政府方面
相关政府部门需要依据该地区留守儿童的状况,给予必要的支持与帮助。加强对于留守儿童的重视力度,通过引导和宣传,增加教育投入的力度,保障义务教育可以顺利地开展,确保每一个留守儿童不会出现资金上的困难,维护留守儿童应有的利益,改变家庭不重视教育的现象,落实相关政策。
比如,政府可以加大对于学校的帮助力度,为学校提供一定的资金,帮助其完善图书馆,住宿楼等,提升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鼓励更多有爱心,有能力的教师参与到留守儿童的教育之中;组织专业人士,定期为学校进行知识讲座,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些必要的理论知识【3】。
2.教师方面
介于留守儿童处于缺乏足够家庭教育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做出以下改变:(1)更新教育的理念,针对留守儿童不能简单地对其灌输知识,应该设法提升留守儿童自身的综合能力,以培养综合素质为主,并且加强和留守儿童之间的互动性;(2)做好针对性的教育工作,首先需要对班里的留守儿童进行一个针对性的调查,了解留守儿童自身的状况,给予应有的关爱和教育,通过各种方式,保证和留守儿童家长有效的交流;(3)做好跟踪档案,及时清楚留守儿童心理,学习及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发现问题需要及时提供帮助,以防问题扩大。
3.家庭方面
家庭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在教育工作中,不能忽略家庭的因素。因此,父母需要重视和留守儿童之间的沟通。在外工作的父母,不能单靠解决孩子对物质上的需要,而忽略重要的因素,需要及时关心孩子的成长,不可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他人。即便不能保证时刻陪伴在孩子的身边,也要定期通过电话和孩子保持联系,多鼓励孩子,确保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及时为孩子疏导心理上的问题【4】。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才能时刻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教育的作用。
三、结束语
家庭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方法,培养学习能力,需要的是学生家长与孩子相互之间的互动性,是一个感性需求的交流,并不是单靠金钱可以弥补的。因此,相关责任人首先需要重新审视一下家庭教育,明白家庭环境给留守儿童带来的影响,认识到家庭环境对于留守儿童的重要性,然后找出最佳的教育方案。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家庭,学校三方需要一起努力,争取早日解决相应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牟紫絮. 家庭环境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影响[J]. 林区教学, 2016(10):116-117.
【2】张孝义, 闵思宇, 杨琪. 关爱对留守儿童家庭环境的影响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
【3】赵可云, 黄雪娇, 杨鑫, et al. 家庭环境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社会化的影响:学习适应性的中介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3):65-71.
【4】高小爱, 陈巧弟, 宋永红. 家庭环境对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J]. 中国家庭教育(1):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