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心理健康有效教学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0/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2期   作者:刘聪 陈涛
[导读] 心理健康课程在高中阶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处理个人心理问题能力、引导学生性格、人格发展方向方面
        摘要:心理健康课程在高中阶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处理个人心理问题能力、引导学生性格、人格发展方向方面,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教好心理健康课程,并引导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便由此体现。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却苦于缺乏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而导致教学工作不能够有效的深入开展。那么,教师应当采用怎样的教学策略改变这一现状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根据个人加血经验以及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转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心理健康;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教育工作的本身提出了新的诉求,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在接受高中阶段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文化知识与实用技能,更要求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掌握较为完善的心理健康知识与相应的心理健康技能。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使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个人教学经验,教师需要以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为根本、以拉近师生距离为策略、以营造心理教育环境为手段,构建有效的心理健康课堂。
        一、以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为根本
        高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已经开始以自我为中心,对周遭事物展开思考,而且迫切的需求教师与家长,以及身边的同学、朋友给予肯定与鼓励,并从教师与家长的约束当中“解脱”出来。若学生的诉求不能够及时的实现,则非常容易产生偏执、与他人之间产生敌对关系、心理预期得不到满足、不能适应周围环境的不良心理问题。除此之外,高中是学生生涯当中压力相对较大的一个阶段,学生的学习时间紧、学习任务繁重,更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焦虑、紧张等等消极的心理因素。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开展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工作,必须要以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为根本,进而帮助学生正确的面对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即是的释放压力、缓解内心的烦恼。
        例如,部分学生在校园生活当中,由于心理预期诉求不满,遇到某一件事,在处理过后,没有得到想象中的结果,导致学生产生了消极的心理情绪,对处理结果的不满可能会通过愤怒、悲伤等等不同的情绪进行表现,导致学生不能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与热情。为了消除学生的类似心理消极因素,教师在执教《积极面对心理落差》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即可通过适当的语言,让学生认识到心理落差产生的根源,并结合学生自身经历,寻找出现心理落差的原因,进而使学生的心理问题迎刃而解。这样一来,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会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随之发展。


        二、以拉近师生之间距离为策略
        心理健康的教学工作,讲究“以人为本”,试想,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采用单调的教学方法,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向学生进行单向的知识灌输。加之高中阶段学生较为严重的叛逆心理,非常容易使学生产生更加抵触课堂、抵触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剧教学有效性的下降,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主动的拉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进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身体、心理发展迅速,认知能力的发展速度处在巅峰阶段,学生已经能够独立的思考世界,并形成独立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且能够独立的解决一些问题。因此,学生产生了“自己已经是大人”的心理暗示,不再寻求他人的帮助,但遇到某些较为棘手的事件时,又不得不寻求他人的帮助,而教师是可以提供有效解决方案的最佳人选,但学生寻求帮助的首选却不是教师,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在心理上的距离与学生过远,只有教师有效的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改善师生关系,才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以营造心理教育环境为手段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广大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环境能够对学生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因此,教师想要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学有效性,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并以此为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手段。
        例如,教师在执教《拒绝校园欺凌和暴力》一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同时,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说一说身边的那些行为能够划分到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的范畴当中,进而使学生能够在这个情境当中进行思考。在此之后,教师要向学生校园欺凌与暴力事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对学生产生警示作用,时刻提醒学生要远离校园欺凌与暴力行为,并向学生提供正确面对校园欺凌与暴力行为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做到不施暴,不怕暴。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开展更加有效的心理健康教学工作,首先,要正确的认识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并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解决方案,并以此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其次,教师要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策略,引导学生信任教师、尊重教师;最后,教师要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情境当中进行思考,并以此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手段。
        参考文献:
        [1]朱晓玲.明明白白我的心——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J].江苏教育,2018(08):72-74.
        [2]王溢涵.管理时间  管理人生——高中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J].江苏教育,2017(72):27-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