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直以来,高效教学都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奋斗的目标和教学追求,因为只有实现高效教学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才能够保证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全方面发展。高中生物是我国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应当遵循基本的教育规律和原则,重点促进高效教学的构建和实现。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重视学生主体探究、适当组织小组合作和融入现实生活元素三方面出发,系统地分析实现高中生物高效教学的具体策略和科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高效教学;策略;方法
受应试教育等传统观念和思想的影响,部分高中生物教师将教学核心和焦点放在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推升上,一味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却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最终导致学生失去了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整个高中生物教学也因此而呈现出了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状态,难以发挥出其积极功能和作用。因此,广大的高中生物教师应当彻底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顺应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积极地转换教育思想和观念,把握学生的基本认知结构来探索各种创新的方法与策略,最终顺利实现高中生物的高效教学。
一、重视学生主体探究,实现学生深度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体探究才能充分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从浅层次的学习真正深入到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去。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当将课堂提问作为学生主体探究的起点。首先,教师需要在教材课本重难点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认知结构来设计问题,保证问题的启发性和探究性;其次,教师则需要把握适当的时机来向学生进行提问,以触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的主体探究,实现学生的深度、高效学习。
例如,在教授《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理解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为了实现学生们的深度学习,笔者结合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学生们设置了提问环节。问题如下:为什么细胞能表现出生命的特征呢?细胞中哪些元素含量较多?其中最多的元素是哪种化学元素?提出问题后,学生们立即围绕问题展开讨论,经过学生们的讨论与分析,学生们最终得出答案。这样一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笔者通过重视学生主体探究,实现了学生的深度学习。
二、适当组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小组合作教学不仅能够实现学生间关系的转变和优化,更能有效转变课堂教学的结构和体系,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流通,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该转变过去统一的授课形式,将学生从原本分离的关系中解放出来,按照科学的标准与原则来将全班学生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并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展现自我的机会;其次,教师需要鼓励、引导学生主动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互动与交流,实现思维互补、资源共享与互帮互助,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收获理想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总结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为了促进学生们的共同发展,笔者为学生们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首先,笔者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小组成员确定好后,笔者再为学生们布置探究任务,然后,笔者再给予学生们充足的探究时间,让学生们通过讨论分析的方式对本节课程的学习内容进行探索,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会给予学生们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知识。这样一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笔者通过适当组织小组合作,促进了学生的共同发展。
三、融入现实生活元素,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生活是生物知识产生的源泉和最终运用的归宿,将生活元素融入到生物教学中不仅符合其本质特征,还能促使学生认识生物和生活之间的关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该积极拓展教学的思路和范围,将现实生活作为出发点,注意观察、挖掘并搜集各种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元素并巧妙地融入到具体教学过程中去,以还原现实生活情境,拉近生物和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生物的意义和价值,不断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
例如,在教授《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为了点燃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笔者为学生们融入了生活元素,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展开教学。当学生们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并结合生活经验展开探索。这样一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笔者通过融入现实生活元素,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总而言之,高效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也应该成为广大教师的基本性任务。所以,高中生物教师需要认清自身的职责与使命,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思想,通过重视学生主体探究、适当组织小组合作和融入现实生活元素等策略,来推进生物教学的改革、创新和优化,最终顺利实现高中生物的高效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葛良善.浅谈高中生物高效教学方法[J].当代教研论丛,2018(10):84.
[2]王乐文.高中生物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28):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