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效课堂的构建一直以来都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目标和价值追求,因为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各项活动的基本途径,只有保证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才可以促进教学整体质量的提升,促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的全方面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够构建起初中体育高效课堂便成为广大体育教师必须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从利用音乐教学法、制定适合的目标、建立学习合作小组三个方面出发,系统地分析和研究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策略
受应试教育等传统观念和思想的影响,广大师生对体育往往不够重视,很多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只是一味地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理论知识,组织开展机械性的体育训练,完全忽略了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久而久之便严重削弱了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整个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自然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无法发挥出体育学科的教育功能与积极作用。因此,初中体育教师需要彻底摒弃传统观念和束缚,坚持并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并牢牢把握初中生身体、心理发展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来探索各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以此来促进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打造和创建。
一、利用音乐教学法,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兴趣是个体行为产生的源泉和动机,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是构建高效体育课堂的前提与基础。音乐教学法与体育教学的融合可以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充分地为学生传递快乐,进而达到激发兴趣的最终目的。因此,初中体育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艺术和能力,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设备来为学生播放与体育教学内容相关的歌曲,引入音乐教学,促使学生感受体育的节奏和美感,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影响学生的体育行为,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例如,在教授“健美操”这部分内容时,本节课程的内容注重对运动者的形体、气质进行培养,这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本身便有着极强的吸引力,但是在很多时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的对动作进行指导,而忽视了教学氛围的营造,导致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对此,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笔者利用音乐教学法,通过多媒体为学生们引入音乐,让学生们在音乐氛围中进行锻炼。这样一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笔者通过利用音乐教学法,激发了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二、制定适合的目标,为高效课堂获得动力
目标是行为的导向和指引,只有制定科学、适合的教学目标才能够保证具体教学行为的顺利、高效。
因此,初中体育教师需要以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具体发展情况和认知,以此来制定适合的课堂教学整体目标,保证目标涉及知识、情感与能力三个维度。此外,教师还需要对整个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并根据教学目标来进行课堂教学的预先设计,合理安排各项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动力。
例如,在教授“足球”这部分内容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传接球的方法,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能力,笔者根据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制定了适合的目标。首先,笔者先对一些基本动作进行演示,讲解技术要领,然后,笔者再给予学生们训练的时间,并根据笔者的口令完成一些动作,同时,笔者根据学生们的表现再次对学生们进行指导,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动作技巧。这样一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笔者通过制定适合的目标,为高效课堂提供了动力。
三、建立学习合作小组,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合作小组的构建和实施能够转变和优化学生之间的关系,调整课堂教学的结构和体系,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当转变过去统一性的授课形式,按照科学的标准和原则来将全班学生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并保证组内成员有充足的参与和展现自我的机会;其次,教师需要鼓励、引导学生主动展开小组内的讨论、交流与互动,实现合作学习和互帮互助,最终让学生在合作中更好、更快地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教授“排球”这项运动时,排球本身便是一项团体运动,对此,笔者结合体育运动的特点,为学生们建立了合作学习小组。上课后,笔者先让体委整队,让学生们有序站好,然后,笔者再根据学生们的运动能力,将学生们划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小组成员确定好,笔者再为学生们提供训练时间,让学生们通过小组之间的配合展开训练。这样一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笔者通过建立学习合作小组,提高了学生的训练效率。
总的来说,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个教师一直以来都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性动力。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必须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把握现阶段的教学情况,通过利用音乐教学法、制定适合的目标、建立学习合作小组等途径,来推进体育课堂的创新和转变,最终才能顺利地实现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郑林红.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析[J].体育师友,2018,41(06):1-3.
[2]杨金马.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运动,2017(14):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