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中,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音乐中的旋律,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中的情感,促进学生对于音乐审美的认识与理解。本文主要从再现情境、感受节奏、小组讨论等方面探讨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欣赏;教学方法
在小学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中的美感,让学生能够深刻地体会到音乐的魅力,才能使学生逐渐学会对音乐进行审美鉴赏,使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中的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从教学方法上入手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这些变化,促进学生在课堂中欣赏能力的提升。
一、再现情境
在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上,教师在让学生欣赏音乐乐曲时,便可以通过再现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将音乐中的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在此情境中感受到音乐乐曲所描绘的景象,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中的情境。
如,在教授学生《蒲公英》这首音乐歌曲的时候,我便为学生播放了与歌曲内容相符的情境视频。在这一视频中,有一个山坡,山坡上长满了蒲公英,这些蒲公英被微风轻轻地吹着,一些蒲公英被吹落到天空上,漫天飞舞。在山坡的远处,还有两个向海正拿起一把蒲公英鼓起嘴巴正要吹落蒲公英。在学生观看视频过后,我问学生:“你们现在知道这首歌曲描绘的是怎样的状态了吗?”学生回答说:“知道了,歌曲中描绘的是蒲公英被风吹起的状态。”由此可见,学生在观看这一情境视频的过程中,能够从视频中蒲公英被吹起的状态中了解到这首歌曲所描绘的内容,也能够从音乐的旋律中感受到这首音乐歌曲带给大家的舒缓愉悦的感受。所以说,在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中,教师教授小学生音乐欣赏知识的时候,便可以通过为学生再现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从视频情境中能够深刻感受到音乐歌曲中所描绘的内容,也促进学生在音乐欣赏中能力的提升与变化。
二、感受节奏
在音乐欣赏课堂中,教师除了让学生能够理解音乐中的情境之外,还需要让学生能够感受节奏的变化,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欣赏音乐。在让学生感受节奏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根据节奏进行绘画的方式进行教学,也可以通过为学生展示节奏变化情况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便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感受并体会到音乐节奏的变化过程,促进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能力的提升。
如,在教授学生《过新年》这首音乐的时候,我便让学生通过自己跟随歌曲的节奏进行绘画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在绘画的过程中感受这首歌曲的节奏。在课堂上,我为学生播放这首歌曲,并给学生分发一张白纸,让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音乐一边在纸上画出自己感受到的音乐节奏。在这首歌曲播放完成后,便能看到学生们在白纸上画出的一段段高低不同的曲线,有的曲线起伏较大,有的曲线起伏较小。之后,我问学生:“为什么这些曲线有高有矮呢?”学生回答说:“高的部分代表歌曲中的声音比较高,矮的部分代表歌曲中这一段比较平和。高矮之间的曲线起伏不大的,代表节奏比较缓慢,起伏比较大的,代表节奏比较欢快。”可见学生在根据歌曲节奏进行绘画的时候,能够充分感受到歌曲中的节奏变化,能够在此过程中了解歌曲的形式,了解其中音乐节奏感的特点。所以在今后的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上,我们也可以通过让学生感受节奏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了解相应的音乐欣赏知识。
三、小组讨论
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中的情感,教师在让学生对音乐进行欣赏的时候,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小组讨论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认识表述出来,帮助学生逐渐提升音乐欣赏的能力。
如,在教授学生《娃哈哈》一课的时候,我便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表达对这首歌曲的欣赏,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了解这首音乐曲目。学生在听过这首歌曲之后,大家便开始以前后座位为一组进行讨论。有的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表示:“我觉得这首歌曲非常欢快,听了这首歌曲好像我们都在手拉着手一起在跳舞。”另一位学生也表示:“在听这首歌曲的时候,我也充分感受到了歌曲中的愉悦感,这首歌曲也能够给我带来开心的感觉。听完这首歌曲后,我觉得我脑海中还一直在回响其中的声音。”其他同学也都在表达自己对这首歌曲的感受和认识。可见在小学音乐欣赏课程中,教师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便能够促进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与认识,能够使小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对于音乐的感受,并从其他学生的表述中学习音乐鉴赏的方法。
总之,在今后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再现情境的方式使学生了解音乐歌曲中所描绘的音乐内容,可以通过让学生感受节奏的方式使学生了解音乐节奏变化的快慢,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音乐歌曲中所描绘的信息。这样便能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断收获更多的音乐知识,促进学生在课堂中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金娜.分析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J].北方音乐,2018,38(21):152+158.
[2]刘云涯.基于审美能力培养视角下小学美术欣赏课开展策略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