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育始终被放在了教育的第一位,德育工作也是学校教育和语文阅读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基础性作用的教育。但因为小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老师要注重对学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德育的教育,从而提升学生思想品德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身心的健康发展。显而易见,小学生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来实现德育渗透的渗透,其中阅读教学课程中有许多关于德育教育的材料,通过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对他们进行教育培养。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德育;渗透
对小学生来说,语文阅读课程是他们的一门必修课,语文阅读课程是他们学习思想道德教育一项重要的途径,在新课程目标中也非常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目标。德育教育发挥着重要的育德功能,为课堂德育教学拓展了发展空间,其中语文阅读教材中具备很多具有德育价值的文章,在语文阅读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渗透,不仅可以活跃语文课堂气氛,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可以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还可以有效的完成德育教育工作,提升学生思想品德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德育渗透的意义
德育教育是指学生通过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加强自身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学习过程。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改革,一定要充分重视有效性阅读教学的实施。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个性培养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不但陶冶了情操,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阅读教学,为了能达到教育改革的要求和目的,需要教师能打破传统的束缚。在小学阅读教学阶段,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可以更好的开拓学生思维,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意识,全面的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才能有效的实现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将德育教育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有效的渗透发展,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升语文成绩,还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不断提生学生们的综合素养,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1]。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德育教育价值缺乏深刻认知
德育教育的内容并不是单独进行的,在进行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载体来对其进行思想上的表达和叙述。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来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判断能力,从而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德育教育的融入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如果过多的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恐怕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德育的传播效果大大降低。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语文教师赞同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但是,由于他们对德育教育的方式以及内涵缺乏深刻的认知,有的教师认为在语文课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就需要在课堂上重点讲述德育内容。这样的课堂融入方式,不仅会以耽误正常的语文阅读授课,还会引发学生心理上的极度不满,从而降低了对语文课程学习的积极性[2]。
(二)缺乏对学生阅读发现德育素材的实际指导
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没有做到足够的引导作用,同时,小学生没有做到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缺乏个性化阅读教育,由于语文教师没有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性,在加上学生对个性化阅读认识的理解不到位,造成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大大的降低,最终导致了阅读课程教学在学生的教育中起不到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阅读方面的教学安排也比较独立与单一,没有很好的把阅读里面的德育知识渗透在教学中,学生只是为了读而读,为了写而写,他们的阅读兴趣被渐渐的扼杀了,他们的潜能也被无形的抹去了,同时也没有发展课程中的德育知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认为提升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因此,忽视了对德育工作的进行和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途径
(一)提升语文教师对德育价值的正确认知
由于语文教师对德育价值缺乏正确的认知,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会缺乏正确的教学流程,从而导致德育思想传播不到位[3]。针对此类问题,学校要加强对语文教师教学方法的培训,让教师掌握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方法,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想要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德育教育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语文教育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效的渗透融合,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加强对语文知识和德育知识的学习、吸收。例如,在讲课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为了调动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了解学生的性格与喜好,根据不同的个体进行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如在教学《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时,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小彼得给妈妈的账单和妈妈给小彼得的账单,感受妈妈对彼得的爱及小彼得的心路转换历程。使学生回顾父母对自己的默默付出,思考十年来父母对自己的关心爱护,对父母产生感恩之情[4]。
(三)将德育与阅读课堂相结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工作,可以营造出优良的班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小学生意义重大。小学生的习惯养成涉及多个方面,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一些特定场景导学,可以让学生产生条件反射,使学生通过场景的学习产生特定的兴奋点,这个时候找到学生的兴奋点,并对其反复锻炼,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此之外,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读一些带有良好习惯的儿歌,以此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目的。这样可以让学生轻松明白班级良好规范,并逐渐养成学生规范的行为习惯[5]。与此同时,学生不自觉就将不良的学习习惯改正了,那这样德育工作就取得了不俗的成效。例如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当时国家所处的被列强侵占的社会背景及艰苦工作环境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在如此艰苦环境下詹天佑的坚强毅力与坚定决心,体会詹天佑伟大的爱国情怀及高尚的人格,从而受到品德感染与熏陶。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课程是教育中体系中的重要学科,也是基础学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有着良好的自身优势,受传统教学评价模式的影响,家长和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思想品德以及个人素养的教育,只重成绩轻教育会影响语文教学的全面性和自主性,还会影响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入程度。只有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可以改善课堂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让德育教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得到有效的融合和发展,促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内在涵养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帅春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途径探索[J].语文课内外,2019,(29):223.
[2]吴艳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策略研究[J].魅力中国,2019,(52):360.
[3]张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德育渗透[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6):88.
[4]耿娟.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23):17.
[5]邓延红.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J].新课程·小学,2019,(8):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