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乐作为一门利用音符声响来唤起人们的情感、释放人们压力的艺术,对人们的生活起着不可或缺的调节作用,在学校生活中,对于学生而言,音乐艺术不仅丰富了学习体验,更是具有重要的美育功能。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提升音乐教学质量,就成了美育教育的重要阵地。
关键词:高效;初中音乐;课堂效率;
纵观当今的初中音乐课堂,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还普遍存在着这种情况:教师处于教学主体地位,日复一日地根据既定的教学任务,向学生传授知识,讲授每一首歌曲的演唱方法,学生跟着学习,辅以音频视频资料以欣赏。生活教育、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与音乐教育脱节。导致学生只会唱几首歌曲,无法真正打开音乐艺术殿堂的大门,领略音乐艺术的真善美,亦无法在音乐的渲染下提高自身的道德和艺术情操。有鉴于此,作为初中音乐教师,我们要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融入日常的音乐教学活动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健全的人格。
一、正确对待音乐教学,重视学生美的享受
“主科”与“副科”之分,一直是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在校园生活中,音乐确实从哪个角度看,都排不上“主科”的位置,它虽然不在正规考试选择的行列,但是也并不代表它没有用处。新课程改革一直在提倡实施素质教育,音乐课堂的作用和地位也越来越受重视。虽说在初中阶段,对于非艺术生而言,教师要求关注音乐元素本体,教授乐理知识和提升音乐技能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苦差事,但是音乐作为听觉艺术,其中包含的音乐元素与情感体验、审美习惯、艺术品味乃至于净化身心的联系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说到重视,教师怎样将这种观念传递给学生呢?作为音乐教师,首先自身不能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如果教师本身在课堂上无形中传递着学不学无所谓、反正不考试的思想,学生会精确地感受到这一点,会更加对音乐课堂不感兴趣,感觉是浪费学习时间。其次,需要学校、家长以及其他任课教师的配合,为学生营造一个崇尚高雅艺术、尊重音乐课堂的氛围,不要有意限制学生学习音乐,不能理所当然地占用音乐课。虽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但我们音乐老师应该有所坚持:坚定地按课表上课,高质量地进行课堂教学。当所有人都逐渐意识到音乐的美育教育作用时,情况肯定会有很大的改观。我们的音乐课本,内容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作品,背后除了有多元化的文化感知,还有古今中外伟大的、天才级的音乐家们可歌可泣的艺术故事,如贝多芬的坚强刚毅、莫扎特的乐观聪慧、海顿的典雅从容、聂耳的爱国热情等等。笔者相信这些对学生个人品质的塑造、艺术品位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吸引学生注意
情境教学的历史由来已久,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教学体系,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可以为教学工作带来很多便利。音乐教师采用情境教学,能够突破教学限制,改善教学现状,通过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贴近音乐的情感,感知音乐的意境,并能在融入自己的理解后,成功表现出来,打动人心。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教学情境的创设若运用得当,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显著提高音乐课堂教学实效。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学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先播放了一部动画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片段。通过动画,让学生了解了梁祝的爱情悲剧,并意识到封建礼教的残酷,在情感上与乐曲主题有了共振。然后,教师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让学生聆听并且想象其中的“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的故事情节和场景。最后,引导学生联系音乐元素(音色、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乐表情、旋律走向等),探究作曲者如何利用音乐元素,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情感?学生聆听投入、积极思考、争相回答、滔滔不绝、十分踊跃、意犹未尽。这样,笔者通过情景创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听能力、启发了他们的同理心,使学生与故事中的人物命运相连、情感相通,让学生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同时体验理解了音乐的艺术表现手法。
三、会话模式引导,加强流行音乐渗透
笔者认为,会话模式引导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中最简单的方式。在会话模式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氛围的创设,自然而然的进行对话,在对话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或给予学生一些学习音乐的启发,这种引导方式,更易于学生接受,使学生深入理解音乐的内涵。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我和你》这歌曲时,笔者就通过会话模式引导学生对这首歌曲进行自主探索。笔者先问了学生一个问题:“大家有没有在电视上看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学生回应后,笔者接着问:“那么,其中经典的主题歌曲你们有没有记住?”此时,有学生能说大概的曲调,笔者就让这位学生为大家哼唱了一段。接着,笔者说:“这首歌曲的名字是《我和你》(You and Me),在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时候,这首歌曲可是火遍了全世界呢,中国的大街小巷更是传唱声不绝于耳,下面让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下这首歌曲。”歌曲播放完之后,笔者问学生:“大家对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有什么样的感受?”这时大部分学生都能感受到歌曲的情绪特征,诸如:“歌曲温馨宁静、舒缓抒情、娓娓道来、感人至深,听了之后让我们觉得很温馨、很想传唱的感觉。”“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共同学唱这首歌。”之后,笔者弹奏优美的钢琴伴奏,引导学生用抒情优美的声音学唱这首歌曲。如此教学,就能带领学生进入到对歌曲情绪和内容的思考之中,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并让学生体验到良好的音乐氛围,从而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加深对于音乐的理解与认识。
总之,为了高效提升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教师要利用好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在音乐课上、以及课下的表现,想方设法利用创新的教学手段来培养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达成音乐美育目标。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