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自由化读写下对中职生语文素养的培育

发表时间:2020/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2期   作者:李秀华
[导读] 语文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属性,语文教育的目的则对应为对学生语言素养与人文的培育,也即对其语文素养的培育
        摘要:语文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属性,语文教育的目的则对应为对学生语言素养与人文的培育,也即对其语文素养的培育,以使其具有高尚的精神和心灵。但中职学生多以职业专业作为主攻而将语文视为“咬文嚼字”的无用学科,这便造成了中职语文教育的窘境。基于此矛盾,本文便突破惯有的课内读写解析局限,从课外学生的自由化读写思路入,就“课外自由化读写下对中职生语文素养的培育”话题做出了包括阅读与写作此两大方面在内的阐述。
        关键词:中职语文 课外自由读写 语文素养
        在中文语言环境下设立的语文学科本即被贴有“无用”、“简单”、“主观”等的标签,这代表大多学生关于语文学科的错误和对学科学习的态度,对于以职业专业为主攻且学习兴趣与钻研力并不高的中职学生而言则更为如此。所以,教师应改变传统囿于课内文本精细化解析、命题式的写作教学思路,而契合学生特征扭转为在课外语境下的自由化读写,以在达到增强其阅读与写作兴趣的同时,使其在读写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语文素养。而以下则便是对按此思路的读写指导方式的论述。
        一.自由化阅读以输入
        1.阅读内容的自由化与形式的多样化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只是个例子”,即课内文本只作为浩瀚书籍篇章中的一部分经典性代表存在,阅读能力及语文素养的提升还需得依托对此书海尽可能全面的覆盖。因此,在突破教材局限的自由化阅读理念下,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目标下,在契合中职学生对自由化、灵活化学习的渴望下,教师则当引导其自由地遨游于书海,或者在开放化地开展诸多形式的阅读、朗读活动,以增深学生阅读兴趣、扩展其心胸与视野,而在此中促进其包括语言和人文思想和情感素养在内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升。
        例如:我在日常教学中,会适时向同学们推荐趣味与质量兼备的适读书籍,如,并为增其阅读兴趣,我还会在课堂上预先向其述说对应书籍或文章的某些最吸引人的要素。如在推荐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一书时,我则这样引述道:“20世纪20到40年代,正处中国的动乱时期,在各国大门相继开放与救亡图存的时代环境下,一批有着先进思想、接触了西方文化的中国知识分子成为此时代的标志之一。他们穿梭于世界而中国各地,而为中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在这光辉的外衣之下,他们有着怎样的同样无奈的生活和情感、有着怎样不为人所知的黑暗的人性,有着怎样的颓靡与绝望,这本书则是对此的展现。”如此,同学们的阅读好奇心和求知欲便会被激发起来,阅读行为也便接踵而至。除此,我还会经常举办读书交流会与“朗读者”等诸多活动,以在督促同学们阅读的同时,促其在阅读中感悟书中所展现的世事人生,而潜移默化地生成为自己的语文素养。


        2.基于自我感知的精细化阅读
        除却在阅读内容与形式的层面所做的自由化、多样化的革新之外,在培育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之下,还应注重阅读的“精细性”,即伴随着视觉活动,在阅读中还当具有针对内容或者语言的品味、反思、质疑、联想等的此深度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如对一句具有深度人文意义的语句的思索,对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方法的鉴赏等,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阅读对于主体语文素养培育的作用。且此并不由教师的讲解而皆由学生个性化的自我感知决定,因而亦能够使其感到无穷的乐趣。
        例如:为驱动同学们深度、精细研读的自觉力,我则会借助多媒体工具,播放相关的影视视频,以引其基于真实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形象进行对文本内容的深度自觉感知。如让其阅读《徐志摩诗集》与《你是人间四月天》的过程中,我则给其播放了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的相关片段,以让其通过此走进徐志摩、林徽因的真实人生故事,从而生成自己的关于道德、爱情、人生等的感悟,而在此之后的文本阅读中,其则能够对诗歌内容有深度的理解,有理解,才会有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才会有对诗歌语言的感动。除却此,我还会让其以文本创作者的视角,如假设自己作为一名诗人,去观察“同行”徐志摩与林徽因的诗歌写作方法与遣词造句等。如此,其语文素养的提升也便为水到渠成。
        二.自由化写作以输出
        如若阅读是一个输入的过程,而写作则便是一个输出的过程,此经过大脑意识处理的表达性输出活动需要学生的思考、对以往或由阅读而来的、或由生活而来的认知经验的调动、及对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的锻炼,而此带来的则便是学生包括语言和人文素养在内的语文素养潜移默化的提升,但达此目标的前提还在于对此写作行为的持续,在持续目的下,则当复归写作之自由化的属性,而让学生进行不限内容与形式的书写。
        例如:我会建议同学们进行对文本或书籍读后感的书写,因为这样的一个书写过程完全可以依凭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从而让同学们产生写作的兴趣,且此过程亦是对阅读感悟的通过语言落实的梳理和深化,因而能够同步促进同学们语文素养的提升。除却此,我还让其去自由地尝试不同文体的写作,如小说、诗歌、剧本、散文等,且去自由地撷取生活中的素材、自由地使用纸笔书写或者利用诸如“简书”等的网络创作平台的写作形式,在此由写作的全面自由化驱动而形成的写作兴趣的作用下生成的持续写作行为对于其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升而言无疑是潜移默化而有效的。
        总之,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是语文教育的初衷和目的,而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则当以此为原则,而契合中职学生的特征,以课外自由化读写的思路切入,以在革新传统陈旧教学模式的同时,有效实现对其语文素养的培育。
        参考文献:
        【1】周静艳.探讨中职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34-35.
        【2】兰孝丰.中职语文教学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9):227+2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