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立足电子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从动态地图导入课程,激发学生兴趣;多主题地图展示,培养学生综合思维;互动电子地图应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展开探究。
关键词:电子地图;高中地理;应用
地图是地理学是第二语言,在地理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地图也作为一门工具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逐渐取代纸质地图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相比纸质地图,电子地图具有动态、多尺度、多图层的优势。它不仅能大大缩减教学需要的地图数量,还能有效提高教师展现信息的形象性,对学生的兴趣激发和能力培养也有着一定的作用。故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如何合理利用电子地图成为每位一线地理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动态地图导入课程,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学生兴趣的激发无疑是相当重要的。而在兴趣激发中,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现代,信息技术为课堂导入环节带来的新的教学手段,利用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手段,教师能更加形象地展示需要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地理是一门重视读图的学科,相比其他多媒体引入方式,利用动态的电子地图进行课堂导入,教师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充分提高学生对所讲述知识的认识,还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图这一有效工具,可谓是一举两得。
例如在“常见的天气系统”这一节,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展示“Windy”动态地图,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并进行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气压带与风带的知识,而现在我展示的是未来几个小时内全球风向预报图,你们能用上节课的知识解释这幅地图的大致现象吗?”而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则可以引入新知识:“在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不仅仅是气候,还有短时间内的天气,而这主要是受天气系统控制的,这些都在地图上有所体现……”教师即可以结合动态地图讲解各种天气体统,而通过动态地图,教师也能让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天气系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二、多主题地图展示,培养学生综合思维。
地图是地理课堂上常用的展示工具,无论是理论地理的学习还是区域地理的学习,地图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地图按照包含内容可以划分为综合地图和专题地图,这两种地图各有优点。在过去以纸质地图为主的教学中,地图大多来自于课本,往往只能展示一个方面的地图,学生获取信息不足。
而通过电子地图,教师可以从多个比例尺和多个图层展示同一个区域,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展示学生所需要学习的区域,培养其综合思维。
例如在“华北”这一区域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用不同的电子地图APP展现这一区域的各个要素。而按照地理学习的顺序,教师可以利用百度地图分别向学生展示自然地理方面的卫星地图和人文地理方面的行政交通地图。而在区域上细化,教师可以将比例尺增加,向学生展示北京地图、石家庄地图等,以此让学生学习华北地区的城市。而要细化到各个具体要素,教师则可以利用专门的软件如AQI平台向学生展示环保地图等。这样,教师通过各种不同的地图配合学生学习知识,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读图能力,也让学生全方位地认识了华北区域,培养了学生综合思维。
三、互动电子地图应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电子地图不仅是一种实用的教学工具,在人们的生活和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地理实践活动多在室外进行,利用电子地图的导航功能,学生能更加方便地设计线路,减少准备时间。二、互动性电子地图不仅是一个获取信息的工具,还是一个记录信息的工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记录沿途信息。而利用电子地图尤其是互动性电子地图,教师能大大增强学生信息处理能力,提高其实践能力。
如在“农业区位的选择”这一节,教师就可以开展以“城郊农业类型分布”为主题的地理实践活动。整个实践活动周期为数月,在此期间,学生需要对城市周边区域的农作物进行调查。在活动开始时,学生可以利用电子地图设计出合理的线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考察。而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用奥维互动地图记录一路的所见所闻,每到农作物变化,学生便可以将其记录到当时定位坐标的标注中。在调查完成后,学生可以利用标注过的地图直观地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分析。这样,利用电子地图,教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大大提高了实践活动的效率。
综上所述,电子地图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地理教学中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动态地图激发学生兴趣;展示多主题地图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并利用互动地图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现代,任何学科都需要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而通过对电子地图的有效应用,教师也能充分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不断提高教学效率,推进学生地理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亮,任福.地理空间素养教育理念下的导学电子地图设计[J].测绘通报,2018(11):115-120.
[2]孙汉群.高中地理新课标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教学[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3(01):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