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改教学改革的出现,不仅在小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方面,引起了广大教师的注意,就连在小学学习生活德育方面,也引起了广大教师的注意。实际上,随着时代的变迁,小学教师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了。在此背景下,我们下面就从“用行动教学”“用“人本”教学”和“用制度教学”三个方面,对新课改下提高小学德育有效教学,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背景;小学教学;德育工作;核心素养教学理论
我国一直是以道德教育为标榜的泱泱大国。我们知道早在先秦时期,各位诸子就已经对人们的道德修养极为重视。在各种国学书籍中,可见一斑。其影响力直到今天仍旧存在。但是最近几年为什么国家又开始大力提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工作呢?这是因为随着各国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随着而来的就是各国的,主要是西方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渗透到了我国的方方面面,从而影响了我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导致我国国民的道德素养出现了暂时的下降。就此特做下番论述,以期为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德育参考价值。
一、用行动教学
教师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在小学生的心目中,除了他们自己的家长外,就属小学教师的地位高了。对于这种心理地位,广大教学教师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只有广大教师有了清晰的认识后,教师才能有有效的开展德育工作。正是基于此点认识,广大教师才需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小学生树立榜样、以身作则。
具体来说,小学教师需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例如,我们可以将教师按照性格分成两部分,即男教师和女教师。对于男教师来说,有抽烟习惯的教师,要避免在学校抽烟,一方面能够防止学生看到后,自主对其进行模仿。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防止他们吸入二手烟。对于女学生来说,则要在平时注重自己的仪表和着装,不要穿着过于暴露的衣物,不要着画过于艳丽的妆容。教师们,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要注重自己的授课方式,不要过于说教,也不要过于强硬,要知道师风对小学生仍旧有一定的影响,就如同自己的原生家庭对他们的影响一样。
二、用“人本”教学
在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教师无法忽略的一个内容就是人本原则。对于这个原则,教师们的认知,一直停留在进行课堂教授课程模式上所采取的大原则上,实际上,在德育教育中,这也是需要教师们认真考虑的。毕竟,有多少个家庭,就有多少不同类型的小学生。
对于这些不同的小学生,教师如果不采取人本教育,那么就无法顺利完成对小学生的德育工作。
具体来说,人本教育理念,其实就是孔老先生曾经说过的“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即对待不同的学生,就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而随着时代的改变,此教育理念变成了“人本”教理念。在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中,采取“人本”理念至关重要,是确保成功完成德育教育的根基。例如,在班级中有一个学生,经常性的学习不好,经常性的不完成作业。这种情况下,按照以往的教育模式,教师们可能就会约见他的家长,或是在作业上面对他加大惩罚。但是如此有教育效果吗?教师应该约见这名学生,和其进行沟通,让他感受到亲切和蔼,因为我们都知道,班级中的学生,从个体智商角度考虑,是没有任何太大的差异的,故这名学生如此的表现,教师们就不能够同等对待,而是应该单独对待,这也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
三、用制度教学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还体现在学生的责任意识上面。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生的责任主要体现在自己能够顺利完成属于自己的家庭作业,学生能够完成属于自己的值日卫生上面等等,而基于小学生的责任意识淡薄,故需要一定的制度来培养他们的习惯和约束他们的行为。
具体来说,德育教育不是靠说教就能够解决的。这门知识,无法在课堂中完成教学,最好的教授平台是平时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平时每一次上课的时候,能够不说话,不打闹,不扰乱课堂纪律,能够跟着教师的教学节奏,这就是具备了基本的学生道德规范,当然平时还不能够随便扔垃圾,随便爆粗口,还有认真的完成教师预留的家庭作业,认真完成自己的值日工作区域。这都是一种拥有良好道德素养的表现。但基于学生的年龄尚小,故他们需要一定规章制度的约束,这也是为什么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工作,需要借助规章制度来辅助。
综上所述,道德教育工作需要教师从小就对学生进行教育,而且教师还要明白此课非彼课,是无法借助课堂平台去完成教育的,具体来说,德育工作需要教师和教师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教师需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其次,教师需要在班级学习生活德育教学中,采用人本教育,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最后,教师还要完善、革新班级的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为德育教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小学 班主任 绿色 德育工作 的实施策略 [J] . 叶丽霞 . 教书育人 . 2018 (07) .
[2] 小学 班主任 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J] . 赵国霞 . 甘肃教育 . 2018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