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境创设与传统阅读教学方法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工具或道具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以此来营造良好氛围,增添阅读乐趣,强化阅读体验,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聚焦阅读课堂,分析了情境创设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情境创设有效实施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情境创设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传统阅读课堂中,教师以教授阅读知识,提高学生成绩为目的,课堂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忽视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情境创设则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通过不同的方式点燃阅读热情,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中,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一、丰富阅读形式,营造阅读氛围
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学生往往能表现出良好的阅读状态,说明阅读氛围十分重要。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侧重知识教学,忽视了能力、情感的培养。情境创设强调教学的灵活性,需要教师根据文章内容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式,还能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例如笔者在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时,会组织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分享阅读内容,如单独朗诵、集体朗诵等。朗诵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挑选背景音乐,提高朗诵质量。同时,朗诵评价环节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以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出优胜者。这样的阅读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阅读重视程度,还能促使其提升朗诵能力。此外,笔者还注重阅读教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例如在阅读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绘画创作。古代诗歌,追求诗情画意,笔者组织以写景为主体的古诗阅读活动,学生根据古诗的内容创作衣服风景画,并书写古诗。以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富有创新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学生思维,使其主动探索文章,从而创作出更贴合古诗主题的绘画作品。不同的阅读形式营造了富有创意、趣味的阅读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品读作品,从而更好地体会作品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二、借助信息技术,增添阅读乐趣
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大程度的改善了教学环境,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情境创设提供了便利,声音、图片、视频等均能体现在情境中,帮助学生全方面、深层次的阅读文本,有效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例如《中国的石拱桥》这一课的阅读教学中,笔者运用多媒体播放有关石拱桥的图片以及音频解说,使学生在正式阅读前对石拱桥形成初步认知,而后再进行文本阅读。
通过音频与图片的铺垫,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根据文字描写进行较为准确的想象,体会文中描绘的石拱桥的样子,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初中生生活经验有限,对世间万物的认知仍有不足,多媒体通过创设直观的情境能够形象、具体的展示事物本身,使学生产生深刻印象。相比于单纯依靠文字进行想象,图片以及视频等方式更加易于个体接受。此外,初中教材中阅读内容大多为文学作品,文学语言往往较为难懂,再加上“灌输式教学方式,只会增加阅读枯燥感。信息技术的融入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使学生沉浸在美妙的声音中以及引人入胜画面中,实现在情境中阅读,在阅读中感悟。因此,语文教师应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发挥其优势创设情境,从而更好地辅助阅读教学。
三、组织情境表演,构建体验环境
初中生渴望展现自我的机会,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认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一心理需求组织阅读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体验,完成阅读教学目标。构建体验环境是情境创设的一种方式,教师根据需求设定教学空间,搭建情景剧表演舞台,组织学生进行表演。例如学习《愚公移山》这一课时,文言文对于初中生而言比较晦涩、难懂,但是愚公移山的故事学生们都听过。因此,笔者在课前布置了剧本表演任务,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编写愚公移山的剧本,并在课上进行表演。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展示作品,笔者根据每个小组提交的剧本制作了幻灯片,进行简要介绍。同时,调整了班级座位,留出较大空间让学生进行表演,使其能够更好发挥,展现出自身特色。有的小组准备充分,不仅台词说的流利,还细心地准备了音乐,观看者也获得了良好的体验。剧本的编写以及人物的表演,不仅需要深入阅读文章内容,还需融入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因此情境表演能够促进个体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使其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由此可见,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教师应适当组织实践活动,丰富个体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使其在亲身参与中进行深度思考,从而有效提升语文素养,获得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断丰富。情境创设在阅读教学中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获得了广大教师的认可。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情境创设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应积极展开实践研究,不断优化情境创设的方法,更好地发挥其对阅读教学的辅助作用,构建有效阅读课堂,提高阅读质量。
参开文献:
[1]刘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2017(33):137-138.
[2]黄晓波. 浅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阅读情境的策略[J]. 当代教研论丛, 2018(3):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