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教育领域,从幼儿园开始,心理健康教育就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作为幼儿教师,要丰富自身的心理健康知识,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本文从提高教师素质、丰富教教育形式、推行家园共育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策略
幼儿园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最初阶段,对于一个人初期心理体系的形成、性格特点的塑造以及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大多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只重视幼儿认知和常识方面的培养,忽视其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幼儿心理健康问题频发。因此,幼儿教师要提高重视,提高自身心理教育水平,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与幼儿教师的综合素养密不可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大多幼儿园并没有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幼儿教师的相关技能培训也不到位,使得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不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得不到重视。因此,为了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教师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很多孩子离开长久生活的家进入幼儿园后,或多或少地都会产生分离焦虑,主要表现为情绪波动、爱哭、发脾气甚至是自闭,如果不及时进行指导和干预,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将产生严重的影响。为了及时对幼儿进行疏导,幼儿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为了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幼儿教师可以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提升幼儿教师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走出去”就是要定期组织幼儿教师参加各种心理学培训,让教师在培训中了解心理学各种理论知识,并掌握如何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幼儿教育过程中。“请进来”就是要定期邀请比较有名望的心理学专家类幼儿园进行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指导幼儿教师如何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
二、以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是要把孩子们组织起来进行口头教育,而是要将其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当中,潜移默化地让幼儿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教师可以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活动课的形式开展,让孩子在享受活动乐趣的同时,获得心理健康教育。
例如,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情绪的种类,并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教师可以开展以“情绪火车”为主题的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认识各种各样的情绪。活动开始时,教师可以让幼儿边鼓掌边开火车入场,激发幼儿的兴趣。火车入场后,教师组织幼儿观察火车,并回答观察到了什么。幼儿分别回答出火车有好几节车厢,每节车厢窗户上都有一张海绵宝宝的大照片,每张照片的表情都不一样等。接着教师与幼儿进行师生互动,说一说各种表情,感知开心、伤心、生气、大哭、大笑等情绪。接着教师拿出提前冲洗好的幼儿在平时活动中不同表情的照片,放进小火车里,让幼儿进小火车将所以的照片根据情绪进行分类,分类完成后让幼儿说说自己照片背后的故事,说说自己这种表情的原因。接着教师鼓励幼儿帮助那些不太开心的同学开心起来,让幼儿学会快乐,保持快乐的心情。这种方式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认识到了各种各样的情绪,让孩子懂得了快乐的重要性,对于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作用。
三、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幼儿园教育只是幼儿教育的一部分,幼儿更多的时间还是在家里,家庭教育环境对其身心成长也至关重要。因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与家长的合作,统一教育理念,共同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例如,有的孩子在幼儿园表现特别好,在家里就爱乱发脾气,蛮不讲理,归根结底就是家长教育的确缺失。因此,幼儿教师可以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向幼儿家长宣传家庭教育多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帮助家长转变溺爱孩子的教育方式,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要方法得当,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除此之外,教师要真诚指导家长以身作则,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或好或坏的榜样作用。因此,家长在孩子面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因为自己的不当言行,给孩子做不好的榜样,影响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另外,为了更好地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教师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亲子教育活动,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参加班级活动,既可以促进亲子关系,还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让家长更加配合幼儿园的工作,从而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幼儿园时期,孩子的身心都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需要身体和心理双重养分的支持,因此幼儿教师要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海燕.浅谈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6(25):271-272.
[2]孔琳琳.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实施[J].中国教师,2015(S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