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进“现代学徒制”的核心是教师能力的组建和教学与实践的互动,也是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显著区别。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特色班 校本教材 双师型
【正文】
“现代学徒制”是新时代中国对当前中国职业教育提出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方式,整个人才培养过程贯穿于学生在学校学习、企业实习、就业工作的全过程,符合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现代学徒制”培养方案是以学校和企业两个模块组合而成的,比以前的任何一个方案都有更广阔的前景、适合的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
一、改革制度,建立特色班
2014年学校在机电和数控两个专业进行了先期改革,实行“特色班”制度,即学校招生、企业招工,共计两个班106人,两年以来学校借鉴了德国的“双元制”、浙江的“双招制”,实现了立足学校实际现状为基础,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全力创新、奋力开展“特色班”试点,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16年“特色班”学生上岗实习以来,企业评价优秀,家长认可度高,在每年学校开展的校园专业特色开放日活动中,备受关注,家长咨询乐意不觉,因此,2016年10月,学校正式制定了“特色班”方案,为特色班的组建、教学、实习、就业正式有了明确规定。2017年在全省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进会上,结合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市场变化,结合学校自身特点与省教育强校的参观考察,学校于2018年在“特色班”方案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改革,推进“现代学徒制”,为社会、企业培养能工巧匠。
学校在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工作中,首先制定了方案,提出来1+0.5+1+0.5的模式,即入学前两个学期在学校学习理论基础课程,第三个学期请企业技术人员来学校做为特聘教师为学生指导专业实践操作,第四、五个学期,学生做为实习生进驻企业,上岗实训。在实训期间提出来“1411”模式,即企业技术人员用1天时间布置讲解未来4天上岗实习岗位分配、实习工作内容和技术要求,明确工作岗位要求和技术参数。4天的上岗实习每天8小时,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强化专业技能操作,然后用1天时间总结4天实习遇到的问题,技术人员和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学生填写实习报告,最后1天休息。第六个学期,学生以准工人身份进驻工厂,开始正式工作。
二、提升教师能力,教学与实践互动
推进“现代学徒制”的核心是教师能力的组建和教学与实践的互动,也是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显著区别。教师的能力可以通过双师型培训和下企业实践锻炼或者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以特聘教师进驻学校,学校明确学生受教育的目的,充分发挥教师和师傅培养学生的作用,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克服以往传统模式的教育,让学生受到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
学生在学校接受系统的培训,掌握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理论,企业技术人员根据当前生产实际培训学生岗位实践技能。
河南省教育厅自2014年开始提出“双师型”教师口号后,我校积极响应教育厅要求,2015年第一批申报“双师型”教师就开始当年申报,当年培训,当年培训后深入一线教学。从2015到2018年全校已经有173名教师参加了“双师型”培训,其中53人为优秀学员。在近几年的国赛背景下,通过派遣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参观、尤其是国家级比赛项目之间的交流友谊赛下,提高了教师的眼界,提升了教师和学生的自强、自豪感。
三、注重德育与职业素养培训
培养高质量的技能人才,离不开个人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的养成。在日常的学校管理中,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但是学生在实习期间或者工作之后由于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的缺失,学生们会出现不能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不能严格遵守操作流程、不爱惜公司财务,他人劳动成果等情况。这些情况直接或间接的导致学生在实习或工作中不会得到企业的认可,丧失了大好的前程。
学生的职业素养是长期的、反复的、艰巨的工作,需要家庭、社会、学校、企业共同经营。中职学生是处于“金字塔”下的人才,但是一个企业的长盛不衰又离不开成千上万名普通职业技能人才的付出,因此我们培养出一批批具有精湛技能和优秀品德的毕业生,才是真正落实“工匠”精神的举措。
四、开发教材满足因材施教
当学校专业发展到达一定层次时,根据学校特色和“现代学徒制”推进工作要求,开发一批学校的校本教材,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企业生产要求。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学校在培养学生时也会不知觉的将学校文化传播到学生的性格中。而国家对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建议中提到,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做到因材施教。因此校本教材的开发是以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为出发点的。为了学生的自我发展,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色,精选学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为学生发展提供空间。
校本教材的开发也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与意识,教师原来是教学的执行者,无法参与到课程的决策层。校本教材的开发可以让教师根据课堂一线教学,选择学习主题,设计符合本校专业教学内容。在开发校本教材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研究自己的课程结构、学生情况、设立三维教学目标、教学情境等内容。教师之间需要集体协作,改变过去的单打独斗,要求教师之间要互相学习经验与技术。提升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学习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与完善。
五年以来,我校在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工作中发现教师或师傅可以适当的将在学校课堂教学、企业工作过程中的言传与业余时间的身教相结合,以身作则,形成良好示范。“言传+身教”更能体现职业精神的价值。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培育、传承职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8年05期 杨文
2.《卷宗》2018年36期 《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应用》
本文为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规划课题(课题编号:ZJB19051)《“现代学徒制”在中职学校实践教学中的创新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