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基本接近成熟,这时应该注重学生积极并且健康的心理品质,这也是高中教学的基本任务。在高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并且还应该具备健康的心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身心健康,从而帮助他们更加全面的发展。所以在日常教学当中应该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特点和心理健康的教材结合学生的日常情况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让学生可以拥有积极并且健康的心理。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策略
在高中阶段给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育理念的指导和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以这种科学并且合理的教学模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将这门学科的作用发挥出来,引导学生有一个积极并且健康的心理。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积极心理学来当做具体依据,不仅要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推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心理还需要让学生意识到出现心理问题的危险性和怎样去预防。在利用积极心理学教学生心理健康的时候,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在高中时期有一个良好并且健康的心理教育,从而自身形成健康的心理。
一、积极心理学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
积极心理学就是研究人们正面的心理,强调的是在生活中要有积极的态度并且会有幸福的感觉。在高中时期,通过积极心理学理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学生有一个乐观的态度和健康的心理,从正面去面对高中生涯中的困难。高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不完善,这期间学生的三观还没有完全的形成,缺乏社会经验,因学习压力和社会因素很容易让学生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尤其是现在的网络上有很多暴力和色情的信息和视频,这些都会对高中生产生影响[1]。在这个时期如果没有一个正确并且积极的能量带领他们走出不健康的“地区”,可能会让他们的心理受到伤害,从而需要教师在积极心理学的基础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可以让高中生在现有心理基础上形成更加健康的心理,帮助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现阶段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或者并没有开展这个课程
对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校来说需要将这个课程重视起来,我国每年都有高中生因学习、家庭、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困扰而产生自我伤害的行为。对于高中生来说,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这就让学校担任着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这些事件的出现很明显是因为学生没有发现学生的心理不健康情况或者是没有进行疏导,所以才促成了这种悲剧发生。因此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步时,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还有一些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后并不重视,一开始会在课上讲一些心理健康的内容但是会因为高中学习的紧迫从而进行忽略,让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最终发生逆转的事情。
(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比较单一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只是开设课程是不够的,教师往往只是在课堂中讲述一些书本上的内容和生活中的实例,难以做到完全观察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或是让学生都说出其心中的困扰。此外,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需要和家长、同学多沟通,事实上很多学生不愿意和教师去说心中的想法但是会和同学之间说,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开展朋辈辅导培训,让学生多观察同学之间的心理,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告诉教师,教师教学生如何进行疏导,这样既不会让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尴尬,也解决心理的问题。
三、积极心理学导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策略
(一)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积极参与
高中生的生活几乎都是两点一线,学校学习和回家复习,面对高考的压力再加上这种枯燥无味的学习生活,让他们很少和同学以及家长交流沟通,也正因为这样有可能会让学生出现心理问题。高中知识比较难理解,教师所讲内容也是结合高考大纲来讲述,很多解题办法和思路学生听不懂,会在焦急的状态下变得更加烦躁,并且教学模式还是传统的灌输式,学生的压力和枯燥的学习氛围结合只会加重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几率。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添加积极心理学的积极观点和幸福观点,可以让教师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健康的心理为中心点,在能够帮助学生将心理素质增强并且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的前提下还可以缓解他们对于高考和学习的压力,从而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健康心理程度提升,为之后的学习和教学打下基础。
(二)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不同的积极情绪
在积极心理学当中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可以引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得到良好的发展,这也就是说在积极情绪的帮助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更加健康的心理。教师根据这一个观点,引导学生多去体验更多积极的情绪,并且掌握自我调节情绪的手段,让学生可以在遇到问题时利用自我调节的方式帮助自己调整心理,让内心不受影响,促进形成他们的积极健康的心理。
例如在《换个角度 释放心情》这节课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匿名把自己心中的不满和压力写出来,之后教师随意抽取纸条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告诉他怎样去换个角度让自己的心情更加愉悦。如遇到“我最近学习压力很大,感觉自己不太想学习”这种话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在积极心理学的主观思想幸福感的方面让这个学生换个角度看问题,鼓励其进行运动、绘画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多方式正面调节,追求更多的快感从而忘记痛苦,让自己保持一个积极并且乐观的态度看待问题。这种过程可以让学生缓解自身的压力,利用积极心理学的幸福感观点将心情变得更好,从而减少心理不健康的形成。
(三)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1】。在高中时期最大的心理问题之一可能就是高考带来的压力,教师和家长会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没有正面地去面对他们心中的想法。通过积极的心理品质可以让学生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在教师积极的引导下让学生减少负面心理的产生[3]。教师要告知学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有一个积极面对的态度并不是想着怎样去逃避。这就需要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时让学生相信自己,积极面对自己会遇到的事情。
例如在教学《建立真正的自信》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形成小组,说一说自身不自信的地方,有的可能是长相、性格,有的可能是学习或者是人际交往。对于那些状态不佳对自己没有自信的学生,同学和家长都需要对他们给予鼓励。比如学生对自己的长相很没有自信,教师就可以在积极心理学的希望和乐观这个角度上告诉学生“你看你的眼睛多好看,都说是心灵的窗口,那你的心灵一定也很美”,让学生可以对自己更加有自信并且乐观,不至于因为自己的外貌出现消极的心理,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让学生建立自信也是帮助自己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和形成健康心理的方式。
结束语
总而言之,积极的心理对学生发展尤其重要,在积极心理学导向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负面情绪,这样就可以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态度和健康的心理促进他们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戟, 张永德, 袁景颖. “积极心理学”引领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 辽宁教育, 2018(4):163-163.
[2]王鹏.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J]. 情感读本, 2018(36):165-166.
[3]刘巧. 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探讨[J]. 新校园(上旬), 2018(12):6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