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 传承经典——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0/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16期   作者:夏蝶
[导读] 文章主要对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展开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初中历史课堂上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了研究,
        摘要:文章主要对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展开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初中历史课堂上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策略,希望可以为初中历史教学事业的研究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开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一线历史教师应该紧跟改革导向,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初中阶段历史核心素养离不开史实记忆、学生情感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历史人物评价等要素。历史教师要清楚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总结教学问题,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案,才能更好地去提升初中生的历史素养。
        一、初中历史课堂上存在的教学问题
        (一)忽视情感教育,与学生能力培养
        在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目的大多是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而教学手段大多以要求学生做笔记和背诵为主。在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缺失,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难以得到培养。反映到学生解题、考试的时候就会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对某一特定历史事件已经背到滚瓜烂熟,上能说的清历史背景、事件原因,下能答得处历史意义与影响,但是只要稍作迁移,换个历史人物或者换个历史节点,学生的答题效率与卷面得分就会大打折扣。这就是忽视学生学科能力建设的弊端,学生学到的知识某一历史事件,而不是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师教学手段单一
        学生在步入初中阶段后,刚刚开始接受系统的历史知识教育,面对理论性较强的历史学科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对于历史事件中的重要时间节点、相关人物、事件的成因、发展、结果和影响等知识点很难做到牢固记忆。而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又加强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即便有一些教师在利用ppt课件,但是效果却很一般。多媒体课件的引入是为了减少课堂上教师的板书时间,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时间,同时将课堂内容以更加生动地形式展现出来,为学生提供更加深刻的记忆。但是教师往往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也没有进行精心的备课,只是相当于将枯燥的课本搬到了投影仪上。
        二、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利用情境教学法,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刚刚接触历史知识时,往往难以形成一套自己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方法。在一节完整的历史课程中,会涉及到较多的历史人物、小的知识点,教师如果不能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降低学生学习历史理论知识的难度,只是单纯地通过口头表达和板书演示,那么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历史实际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生动的课堂氛围中产生情感共鸣,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历史事件的背后成因。
        比如,在进行《秦末农民大起义》这一课的教学活动时,在课堂正式授课开始前,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做好本节课的课前引导。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提问:“假设你在家中每天种地、吃饭、睡觉、侍奉父母,日子也还过得去,可是有一天朝廷突然派人来抓你说要去修阿房宫、骊山陵,如果你不愿意就拿你的亲人威胁你,你去不去?”学生想了想说:“没有办法,得去”。我再进一步继续引导学生:“后来听说去修建的人大都有去无回,极少生还,还去不去?”,学生回答:“为了亲人,还是去吧。”“后来你们在道路上遇见了好大的雨,结果本来应该15天走完的路花了20天才走完,但是朝廷跟说你来晚了,你和你的家人都得砍头,这种情况你会不会想推翻他们?”通过这样的提问,一步步引导学生,可以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下产生情感共鸣,理解秦末农民起义的背景和原因,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想要达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最为有效地方式之一就是通过对历史理论知识的直观展现,再现历史场景,使学生通过直观的历史场景去掌握历史知识。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工具,可以真实地再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使学生在直观的视觉和听觉环绕下受到心灵洗礼,从而形成知善恶、明得失的正确历史观念。
        比如,教师在进行《百家争鸣局面》这一课的教学活动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儒家、墨家、法家、兵家、阴阳家等学派的代表人物以及其相关思想,在课前我私下了解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课本的内容,我截取了学生们喜爱的动漫《秦时明月》中的相关内容,并在课上结合这些视频片段为学生解释汉朝董仲舒之前的儒家思想和汉朝以后的儒家思想有什么区别;法家的代表其实应该是李悝而不是商鞅;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名家的“白马非马”之说以及其中存在的漏洞。果不其然,通过直观的视觉效果,结合学生喜欢的韩非、张良等有关动画人物激发学生情感,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充满乐趣的学习环境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掌握,从而提升了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利用课堂活动,提升学生思辨能力
        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课堂活动的作用。高效的课堂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历史文化素养。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开展科学合理的课堂活动作为教学补充,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历史思辨能力。
        比如,教师在进行《明朝的灭亡》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使学生更加详细地理解明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以及明朝衰落的多方面原因,我在课堂上开展了《明朝知识知多少》的相关课堂活动。在活动开始前我将全班学生分为五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在进行分组前我对每个学生的能力进行了综合考量,尽量保持各小组之间的实力平衡。分组完成后我为学生出事了事先准备好的是三个纸盒子,每个纸盒子里有30道关于明朝历史的相关题目。三个纸盒子分别代表了简单、一般、困难三个等级,然后让每个小组轮流选择题目,教师负责为学生抽签并阅读题目,在活动中实行积分制度,活动完成后积分最高的小组即可胜出,并设置一定的奖品。通过这种手段,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情感,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抓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这既关乎学生成绩的提升,又关乎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师要紧教育改革方向,转变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与学生多交流、多互动,了解学生的需求与知识水平,并据此制定教学计划,开展课堂教学,为学生在学习的路上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尹小平.对初中历史课堂如何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94-195.
        【2】余秋萍,杜玲.基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20):49-52.
        【3】陈梅霞.历史课堂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以初中历史(部编版)教学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09):168-170.
        【4】吕小萍.核心素养引导课堂教学——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4):95-96.
        【5】胡振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教学为例[J].文教资料.2019,(13):198-199.
        【6】朱刚武.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J].亚太教育.2019,(07):134-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