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语文教学提高读写结合的教学效率迫在眉睫,教师讲课的基础和根本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更高水平的教育,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学习新课程。学生在此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基本语言技能。我认为语文授课教师可以结合阅读和写作的学习方法从而帮助学生进行高层次的读写结合的写作方法,通过模仿等教学方法一步步提高他们的阅读和阅读技能。通过长时间对于教育事业的一线教育经验及见解整理此文,希望可以为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读写结合 部编版教材
一、目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1.1老师对教材的讲解不详细
在现如今的中学语文教师中,依旧存在有部分老师没有正确理解读写结合的概念或者不同程度上的对读写结合不够重视的情况的产生,导致很多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只是读懂了表面意思,学生对于作者想要表达的具体内容、真情实感、故事背景、文章的写作手法等依旧是“一无所知”。更是在很多时候,由于中学教师的教学压力大,所以便会产生追赶教学进度的行为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对文章的讲解变得“粗糙”起来,对于考不涉及的内容,老师几乎很少讲到,就大大减弱了学生课外知识的扩展能力和基础的读写能力。
1.2学生阅读量少
众所周知,初中生的学习时间虽然长,但是由于所学科目众多的原因,他们可以分担到具体的每一科的“独占”时间就“不足为提”,在这种情况下,初中生们面临的学业压力大,作业多得仿佛“无穷无尽”,于是,初中生的课外阅读量就根本无法保证,从而造成他们在如此长时间恶性循环之后的语文读写能力的严重下降。在“奋笔疾书”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的阅读素材主要局限在课本,除了课本,他们很少有时间去阅读其他的课外素材,但是那“薄薄”的一本语文书不可能完全满足一个初中生的正常的最低语言阅读量,这就造成了初中生们对于语言的运用不熟练,关于语文的积累知识画狭窄,甚至造成“动笔难”的困顿局面产生,影响初中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兴趣程度,造成语文成绩下降或偏科的不良现象。
1.3课堂教学读写分离
现在很多学校在倡导读写结合,但是实际教学中,老师还是读写分离。阅读是阅读,写作是写作,两者被弄得分化甚大,仿佛像极了一个学科中的两条“分支”。更是有许多的教师在进行语文专业的授课时,局限于传统的授课方式方法,平淡无奇的“硬性”教法更是让刚刚步入初中的中学生们在心底直呼“受不了”,同时授课教师又把阅读课和写作课自动分化开来,造成“读是读、写是写”的教育实况,造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读”与“写”并不能均衡分配的现象产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氛围之下,学生在长期的受教育过程中必然会造成读写能力的难以结合、提升的困顿局面。
二、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改进策略
2.1创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
在现如今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课留给学生的印象往往是呆板、无趣,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给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更加全面、具体的要求,面对这种语文教育现状情况,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哪里开始进行改革呢?
在笔者看来,语文课程的改革应该首先从创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出发。教师在对课文进行重点句讲解时,应该让学生首先体会到作者在文章中所想要表达出来的情感,其次才是写作技巧或写作手法方面的相关研习及运用。
教师要让学生在字、词、句的分析中逐渐体会作者的感情,用情感“呼唤”学生写作情感的“复苏”,可以说是一种努力培养学生产生“语言共鸣性”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首先立足于教材,让学生自己先找“准”阅读的“点”,在课文讲解的基础之上有效的实施读写课程教育的结合性教学,长时间、具有连续性地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创作动力,最后达到学生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双重突破”。
2.2培养随笔习惯,鼓励个性化写作
不同的作家必然有不同的写作方式,正所谓“一千个人笔下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每一个不同的学生笔下对于同一个事物必然也会有不同的描写方法和思考角度,在拓宽初中生知识面的同时,授课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比较推荐的一个做法就是,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阅读制定详细的做法,最好可以列一个计划清单表,让学生们根据计划表中的内容进行日常文学积累,将积累下来的内容以摘抄本的形式定期由语文授课教师检查,通过“硬性要求”以达到学生逐渐养成不需要别人“催促”就可以自主阅读课外书籍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在学生进行写作过程时,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思维发散”方面的指导,例如以“勇敢”为题材时,这个主题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宽泛的,因此教师应该先对学生进行随笔方面的辅导。勇敢可以怎么体现?什么是勇敢?人们在学习、生活中怎么做可以被称为是勇敢的行为?授课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将文章中可以体现出来的“闪光点”或“中心点”让学生对其产生思考,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等多种方法边“玩”边写,使学生的能力可以得到多方面的均衡发展,提升学生们的写作能力。
2.3结合社会热点,重视积累性读写训练
在当今语文教学实践中,据笔者的统计了解,学生积累的文学相关知识、写作方面的能力、和对于文本的理解都是来源于大量的课内和课外阅读,所以积累在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如果一昧只是语文授课教师不断地向学生们下达各种“积累任务”,那么长久地“课业负担”加上青春期的“学生叛逆心理”,难免不会形成“适得其反”的效果,激起学生与授课教师之间的矛盾,导致学生产生对于语文科目学习甚至全部科目学习的“厌弃”心理。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恶性情况的产生呢?笔者认为,可以从教师的授课内容出发,结合学生之间的“热点话题”,例如“王者荣耀”,“吃鸡”等等的很多方面内容,这些内容往往不仅仅拘泥于课堂之中,而是在所有人的生活之中。或许会有授课教师产生疑问,我们不是教书者吗?为什么要关注这些“有害”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容?不妨让我们换一个方面想一想这个问题,如果你都不了解你自己的学生平日里交流的是什么内容,和你的学生没有任何一个方面的“共同话题”,那么你如何做到“亦师亦友”的教学要求?所以,社会“热点”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授课老师们应该做好与热点的教学融合,让学生在兴趣中发展语文科目的读写综合能力。
三、总结
笔者在本文中详细阐述了以七年级上册为例的部编版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并将研究内容分成了具体的两个部分。在第一个部分目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课堂存在的问题中,从老师对教材的讲解不详细、学生阅读量少和课堂教学读写分离三个方面详细的分析了现实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大面积“普遍性极强问题”,随后,笔者又从创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培养随笔习惯,鼓励个性化写作和结合社会热点,重视积累性读写训练这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改进策略,并在文章的最后进行策略总结及对未来发展提出新的展望。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语文教学提高读写结合的教学效率迫在眉睫,我认为语文授课教师可以结合阅读和写作的学习方法,从而帮助学生进行高层次的读写结合的写作方法,通过模仿等教学方法一步步提高他们的阅读和阅读技能,希望可以为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王俊芳.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2]杨继平.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有效结合研究[J].学周刊,2019(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