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我国教育教学不断改革,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学科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情感感知能力,从而促进小学生能够更好的成长,实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本文主要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入手,具体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实施方法
作为基础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通过有效教学措施,可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情感感知能力。在新课标中也强调了,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以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年来大多语文教学活动中对情感教育部分给予足够重视,但实际教学中仍存在较多问题,很多语文教师不知道如何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渗透情感教育,为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兴趣是其行动的源动力,而这也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学会抓住学生情感变化,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在渗透情感教育的同时,要注意启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小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但是由于小学生天性,很难做到整堂课都注意力集中,而且只对于自身感兴趣学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善于从情感入手,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情感,引导学生从主观意识上意识到需要主动学习语文知识,能够产生主动想要学习语文课文的意愿,从而为后续语文学习做好铺垫[1]。
比如,讲到《再见了,亲人》一课时,课外主要讲述的是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课文抒情性的表达,将课文内容真挚的情感传达给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抗美援朝真实的纪录片,通过直观的画面,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激发学生从真实的历史画面中感受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从而有效激发学生愿意主动了解历史的意愿,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参与到教师教学活动中。
二、立足于教材,培养学生感受文章的情感内涵
在新课标中,强调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情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素养,并不是要在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多少语文知识。而语文教学是以教材作为依据,所以,语文教师需要立足于教材,挖掘课文中的情感内涵,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感受能力,从而全面提升教学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需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例如,讲到《秋游》这部分时,语文教师从热爱大自然的角度入手,在分析课文后逐步引导学生感受到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而提高学生对大自然的感知能力。与此同时,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在情感的引导下,可以带领学生主动学习,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有效的情感渗透,帮助学生更容易学习,有效提升了学生理解能力[2]。
三、将语文知识生活化,启发学生的情感感知
知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在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情感感知能力,教师需要学会调动学生情感。而将语文知识融入生活,利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渗选情感教育,从而让情感教育更加自然,也极大的帮助了学生感知生活。
以《珍珠鸟》一课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在讲解课文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生活当中关于信任的事,通过这种话题的引入,充分促使学生从课文延伸到课外,也帮助了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历中进一步进行情感的深化,去思考、探讨,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了语文教师教学互动,营造了一种很好的教学氛围,有效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情感感知能力。使得语文教学活动能够与学生生活相互链接,促使情感教育的作用得到了很好的拓展[3]。
四、展现人文色彩,进一步升华学生的情感
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不仅仅体现在学生获得的学习能力上,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将学生情感进行深化、升华,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因此,语文教师应当透过知识,将语文课堂的人文色彩展现给学生,促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情感,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价值观以及道德品质。
例如,在进行《云雀的心愿》教学时,通过课文展现的童话故事,教师可以激发学生想象力,让学生充分想象云雀是自己的朋友,而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让其生活在森林中,希望身边的环境是怎样的?此时,教师可以引入环保知识,使得学生形成保护自然的主观情感,有效提升了学生人文精神。
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有必要将情感教育渗透其中,培养学生感知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从而更好的实现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旭.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2):149-150.
[2]舍小明.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与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34(12):209-210.
[3]火元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问题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4(36):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