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和灌输。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美术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在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内容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品质教育,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教材德育内容,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如何加强小学美术学科的德育渗透,是个老问题,也是当前教改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美术;德育;策略
一、什么是德育渗透
中国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德育,“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说明了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德育主要表现为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两个方面。从学科教学角度来讲,显性德育指为实现社会所要求的德育目标,德育工作者采用外显的、明确的、直接的方式开展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或课程。虽然显性德育具有直观交流性,但是它“填鸭式”思想灌输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时,与之相对的隐性德育就派上了用场。隐性德育具有“润物细无声”式的潜移默化作用,相比“外显的、明确的、直接的”显性德育更加容易使小学生乐于接受并内化德育思想实践,继而外化为德育行为。可以说,隐性德育是显性德育的有力补充。本文所述德育渗透是隐性德育教育的重要形式,是指教育者通过各学科的正常教学,强化德育与相关领域的联系,运用各种措施与手段,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受教育者得到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品质提升的教育。
二、小学美术教学对德育渗透的独特优势
(一)美术教学的综合性
德育本身关乎社会的方方面面,它与社会的很多层次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美术教学中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美术教学关注社会的方方面面能够为德育渗透提供更多的途径和方式。
(二)美术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会让人产生惰性、产生疲劳,长期下来,会对课堂产生排斥感。而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可以分为绘画技能课、写生课、欣赏课、造型设计课等等,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提升了学生对美术课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德育渗透工作的有效性。
(三)美术教学方式的趣味性
德育需要自愿将人的内在调动起来,需要学生们愿意去接受这些信息,而美术课中的趣味性符合少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易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游戏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们受到思想道德教育。
(四)美术教学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对于德育来讲,如果对学生进行重结果、轻过程,重智育、轻德育的片面评价方式,会给学生优良习惯的养成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而美术教学的评价是人文学科里面中较有艺术性的一种评价方式,它的方法有很多种,教师会根据实际情况,在活动开展中的各个环节采用不同指向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它具有开放性、自评性、丰富性、多样性以及适切性等特点。
三、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
(一)抓住题目内容渗透
题目是课文的眼睛。解题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知识,同时也是德育渗透的突破手段。 二年级下册《我爱我家》一课,抓住家与自己的关系这个重点进行引导,教育学生关心爸爸妈妈和爱护自己的家,这样就能很好地渗透了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一年级的《鸟语花香》和《瓜果飘香》两课,通过解题,使学生知道大自然的五彩缤纷和现实生活的美好,既能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也能增强学生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的情感体验。解题得法,德育自然渗透其中。
(二)抓住教材情景渗透
湘版美术新教材,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使人赏心悦目,有许多课题都创设了连环画故事的情景。如《小鸟找家》就创设了一个小鸟在黑夜不识回家之路的连环画故事情景,可以引导学生依主观意识进行判断和推理,使学生学会去关爱他人,学会去正确地面对迷路的困难,从小培养自我保护能力,树立安全意识。《小动物盖房子》则以讲故事的形式营造一个极具有情意性的氛围,能让学生懂得关心他人和主动帮助他人,很好地完成了德育渗透目标。《乌龟滚下坡》一课以乌龟学习刺猬下坡的连环画故事为题材,引导学生思维、想象,渗透道德意识和环保意识,培养学生互助互爱、关心他人的精神。
(三)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渗透
如学习《童话屋》、《会飞的娃娃》、《飞旋的纸条》、《小树快快长》等课时,由于这些课用的材料比较特别,都是废物利用,在分析课文时,特地引导学生思考对生活中废弃的物品进行利用来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的方法,渗透德育教育。这样,学生十分自然地受到环保等方面的教育。
(四)在角色表演中渗透
美术课堂教学,变封闭为开放,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让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充盈课堂:讨论、游戏、表演、创作、展示、欣赏、评价??,使实践活动贯穿于美术学习的全过程。促使每个学生真正的动脑、动口、动手,参加到学习探究、创意构思广自由创作中去。通过亲身感知、直接体验、主动观察、动手动口等方式,重新认识外部世界,重新认识自我,在“有意无意之间”潜移默化中实现认识、技能、情感、态度、道德的变化和发现。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得开展游戏活动,让学生角色表演,让其如身处其地,进行心理体验。《办家家》、《纸拖鞋》、《小小食品店》等课,开展办家家、纸拖鞋店和食品店等游戏活动,让学生扮演角色,设身做“我”,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了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生活能力。
(五)在小结时渗透
课堂小结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重视罗森塔尔效应,对各组同学的创作作品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肯定学生的创造性劳动,让同学们多一点成就感,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们好好学习的愿望,使学生就会对教师的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因而,小结阶段的德育渗透相对其他时候的渗透更加完整有力。《穿花衣的热带鱼》、《猜猜我是谁》、《飞旋的纸条》、《踢踢腿弯弯腰》等课在小结的时候渗透环保方面的教育,学生才会更为深刻地理解爱卫生的重要性从而受到教育。
(六)在学生作业过程中渗透
学生作业时才是学生之间交往最频繁的时候,他们在作业时会出现互相帮助,例如借美术工具材料,那老师要抓住这个机会,对同学进行教育,让学生懂得互相帮助是一种美德。 应该说,美术课的德育渗透是全方位、多层面的有机体,是一系列工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四、结论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思想、动机、兴趣发展的关键阶段,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德育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和灵魂,渗透式的德育在德育教学中非常重要。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特殊性,深入挖掘美术教学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采用既有效又有趣的方法,把这些情感充分地展现给学生,对学生进行一种引导,让学生更多的体会到生活中的情感和乐趣。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德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只要“处处留一个心眼”,我们还能发现其他德育渗透突破点。如果我们能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有目的地抓住教材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密切的、不间断的德育教育,我们的德育工作一定会跃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张桂木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学科德育的探索与实践》何晓文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