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发表时间:2020/4/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2期   作者:李同男
[导读] 目前小学的数学教学中仍然普遍采用的是教师单方面灌输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这是不利于有效的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也无法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形成有效的数学思维。小学教育数学的教学中需要进行引导我们学生的自主学习, 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

李同男    湖南省娄底市娄底吉星小学  湖南  娄底  417000
【摘要】目前小学的数学教学中仍然普遍采用的是教师单方面灌输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这是不利于有效的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也无法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形成有效的数学思维。小学教育数学的教学中需要进行引导我们学生的自主学习, 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引导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3-199-01

        引言:
         数学理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记忆和机械训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经济交流是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的重要发展方式。为弘扬新课程,以促进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自我学习的目的。因此, 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时时思考的问题。下面, 谈一谈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利用数学游戏进行导入,吸引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课堂教育教学中的导入是整个社会课堂的开始,但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时间临界点“的兴趣,导入环节是否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整个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关键,也是能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的关键。 因此,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需要分析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特征,积累丰富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设计适合教学导入的活动,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1]的愿望。
 例如在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中,有一个知识的概念:通分。教师可以采取游戏的方法进行课堂导入,使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探究中获得“通分”的规律。。教师将全班的学生分为五个小组,向学生出示几组分数3/8和5/8,4/7和5/7,5/7和5/8,4/7和5/8,3/4和5/7等,每一组的难度不断递加,让学生在尽可能迅速的准确判断每一组分数的大小情况,最快并且准确完成的小组有一定的奖励。在不同分母的情况下如何判断分数的大小,学生就会产生疑问,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就会越大,还是会越来越小。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疑问引出关于通分的概念,引导学生在概念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关于通分的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可以推动发展学生的自主进行学习和自主探究欲望,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二、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
        小学数学大多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而生活化的场景使学生更加有亲切感也更加有兴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去探索人生的数学知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关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教学情境的生活,使学生在更加形象具体的场景中自主的探究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促进发展学生学习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培养,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发现数学, 探索数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2]。
         例如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回家观察一下食品包装袋或者饮料瓶上的重量标识,并且感受这些物品的重量,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带来些物品与同学进行交换,相互比一下重量,对重量有一个具体的认识。随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物品和数字,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重量的认识和理解,进行单位的填写,例如一袋洗衣粉500克还是千克,一瓶蜂蜜是1克还是1千克,一袋大米是10斤还是10公斤。通过这些生活中的常识使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学习到关于重量的概念。学生在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在有趣的场景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有一定的学习动机,而且也将促进自主学习的学生实施将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另外,在情境中也可以鼓励学生的大胆猜想。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即便是没有相对应的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也能够通过常识和经验,依靠直觉性思维和已有的数学知识的发散进行问题的解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需要急于为学生解答难题和学习难点,而是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猜想,并且对学生的突破性、创新性想法进行一定的表扬与肯定,使学生在表扬中获得一定的信心,更有信心和兴趣可以进行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另外,针对学生猜想中的错误方向进行及时的引导和纠正,使学生在正确的方向上主动出击,促进数学教学思维的培养,调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兴趣,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企业自主学习。
         三、设置探究性实践活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力
         数学学习是一个总结、发现、再探究创造的过程,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教学中主动发现和创造.为学生设置探究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探索,不断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数学思维潜力,更好地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进行学习发展能力和探究能力,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的相关知识以及关于价格和销量的应用题之后,就可以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关于总价、单价和数量的问题,进行成本计算和节约的相关计算的探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不仅仅要教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形成数学思维。自主进行学习的模式有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可以培养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能力, 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为学生的高等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学生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向静.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C]//教育理论研究(第四辑).0.
[2]王开鸿.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