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性策略

发表时间:2020/4/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16期5批次   作者:李冰晶
[导读] 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这门课程的基本特点
        摘要: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这门课程的基本特点。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创新精神,还要有开放的视野,以及包括阅读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也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语文素养,有效性策略,课外阅读,课前预习,因材施教
一、重视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课程,除了激发和培育学生要热爱自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还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课堂学习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让语文学习起到真正的作用。在课堂上,如果只是引导学生重复朗读和写字,学生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如果能结合课堂学习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运用所学知识,他们会主动学习,从而对学生产生兴趣。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时,由于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民间故事,内容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学生也比较感兴趣。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我们民间故事的了解和学习,我组织了一次班级“故事会”,布置学生搜集自己最感兴趣的民间故事参加比赛。这样学生非常感兴趣,主动搜集练习并积极参与比赛,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更关键的是通过搜集民间故事,加深了学生对民间故事的了解,充分认识到我们民间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历史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从而对祖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
二、重视课前预习,提高学习能力
        语文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学科特点,除了要教给学生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课前预习自学,既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小学低年级,老师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引导,到了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知识储备丰厚了,这个时候老师就要适当放手,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布置学生自己搜集相关资料,先期对课文有个大概的了解。在上课的时候,通过老师的讲解分析和同学的讨论交流,取长补短,有的吸收,会轻松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在教学《开国大典》一课时,我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自学,在读书课文的基础上每个人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再者搜集有关新中国成立的相关资料,尤其是开国领袖毛主席的一些个人资料。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和补充的方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对学生不易理解的历史性内容进行补充和解释。我发现,通过预习自学,学生已经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只是对在那样困难和危险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举行开国大典不太理解。

这时候我出示建国时期的相关资料,并加以说明:因为中国人民在过去受尽了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欺压和迫害,人民没有自由,没有权利,现在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人民群众怎能不欢呼雀跃、激动自豪呢?以这一课为例,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和自学,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习就有了目的,也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语文素养的体现,受益终身。
        三、分层因材施教,提高语文素养
         我们知道,尽管我们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尽可能的将知识传授给他们。但是每一个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却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他们的知识储备不同,努力的程度也就不同,同样,学习的结果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在上课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基本情况,根据他们的个体差异性进行分层教学,让不同知识层面的学生都能在他固有的学习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收获,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如,在教授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这首七言律诗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分层布置预习任务。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只要求他们能够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能力中间的学生,在之前的的基础上要求背诵课文;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不仅要完成以上学习任务,还要对诗词的写作背景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这样,不仅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实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不同层面的孩子都能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提高了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重视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如果仅仅局限于学习课本内容,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也不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它需要借助大量的课外读物,才能丰富课堂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增加信息量,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不是多读一两本书就可以实现的,它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灵活运用才能实现。高年级的语文教材,已经涉及到了一些文学名著的精彩选段,如五年级下册的《景阳冈》《草船借箭》《猴王出世》等名著选段,如果仅仅是引导学生理解选段内容,这不是编者的目的。需要我们结合课文内容,向学生推荐《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名著。选文只是引子,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名著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去阅读它。这样一来,不仅丰富了课堂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所以,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要想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就要采取有效措施,拓宽学生学习途径,培养自学和阅读习惯,才能促使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史淑梅. 浅议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2016(1):128-128.
2.达志卿.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2017(8):182-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