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小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的限制,在抽象思维和逻辑能力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逻辑思维能力是学习数学必不可少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更好的得到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逻辑思维 能力培养 小学生
引言:
逻辑思维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在小学阶段开始的培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萌芽期,这一时机接触的教育将会对学生造成长期影响。因此,在这一阶段的给学生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清楚的知道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上出现的问题,通过正确的引导方式来避免问题,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
1、小学数学课堂上存在的问题
(1)没有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思维活跃,思考问题的角度往往出人意料,因此,在小学课堂上,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能给出让人意想不到的答案,与此同时,在教师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有很多奇怪的问题,即便是教师,也感到难以回答。在这种情况下,“听话”、“课堂纪律”成了小学课堂上需要反复提及的问题。
具体到数学课堂上来讲,教师往往难以有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意识,小学生思维活跃,一旦放开学生思维,教师难以进行管束,难以提升教学效率,因此,大部分教师会让学生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解,小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的限制,很难在一件事上做到长久专注,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不利于培养逻辑思维。
(2)教师需要正确的引导方法
只有正确的方法,才是实现目标的路径。现今的大部分教师都有正确的教学理念和现今的教学思想,但是,由于小学生自身思维限制以及身心发展规律影响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发挥。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教师空有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但是难以通过教学技术发挥出来现今大部分小学教师都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他们都有着先进的理念,但是由于经验的缺乏,他们很难使用合理的方法来进行有效引导。尤其小学数学课,要想培养逻辑思维,就需要带领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如果教师的方法不对,小学生的思维就似平原放马,这样会使课堂秩序混乱,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此外,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一位教师往往要担任很多个班级的授课任务,给教师带来了沉重的工作负担,由于教学任务的压力以及教学内容的同质化,使得教师难以进行新教学方法的改革。
2、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的策略
(1)激发兴趣,调动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数学思维兴趣,才会有培养思维能力的行动,因此,数学思维兴趣有利于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数学思维兴趣的产生是数学思维能力推动的结果,两者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浓厚的兴趣是指导学生进行行动的关键,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到的是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学设备等方式来为学生展现数学现象和数学规律,甚至可以通过播放数学家的视频来吸引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为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2)思维转换,促进发展
小学数学学习是一个打基础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定律和法则的学习,定律、概念和法则是后期学习的基础,同时,定律和法则的学习是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思维的转化,将抽象的思维转化为具象思维来帮助学生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例如在学习“角”的相关知识时,教师为了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角”的概念,引入实物和模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寻找生活中的“角”,例如三角板、扇子、自行车横梁构成的教、张开的剪刀等,通过这种具体实物的认知来理解概念,从而得到“角”的定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再通过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引导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3)相互联系,循序渐进
数学知识是具有关联性且环环相扣的,正是这种关联性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才能更好的进行学习,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抓住学生思维的起点,以一个知识点为起始,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脉络和体系,如果在一开始接触的知识点就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维特点,学生就能通过后期的学习逐步理解知识,并将构建的知识体系进行不断延伸,使学生的思维在有序得轨道上不断发展。
例如在学习连续除法的应用题时,教师首先将应用题拆分,将连续的一道除法变成两道除法应用题,再让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再通过计算得出答案,得出答案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除法应用题,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白连续除法和两道单独的除法题之间的不同,教师再让学生结合三道题目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分析能不能一步计算出连续除法应用题中的答案,学生经过思考,得知不能一步计算得出,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先计算什么,再计算什么,让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答案,这样的解题过程就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
(4)关联知识,发展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已经学习过的旧知识来进行新知识的联想和类比来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是连接新旧知识的桥梁,联系和类比,就是将两种接近或者相似的知识或问题进行比较,通过对两者之间的联系或者区别进行探索,得到答案或新的发现,对小学数学来说,学过的旧知识是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的,同样,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引申和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新旧知识互相联系,能够更好的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加减法各部位关系”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先将复合计算中加法进行复习,从“27+32=59”中得出“59-27=32”、“59-32=27”。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观察和比较对复合预算的各类计算进行关联,引导学生掌握“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去另外一个加数”的运算定律,通过这种新旧知识联系的过程,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新知识的理解,以此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结语:
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激发学生思维兴趣的基础上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进行培养,并在长期的训练中形成习惯,让学生在一开始就打好基础,以此更好的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 冉.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06):202.
[1]谢 鑫.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基础教育,2016(1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