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4/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8月16期   作者:王丽超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越来越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初中生的社会责任感更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越来越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初中生的社会责任感更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在初中阶段,学校应该加强中学生的道德与品德的培养,理论课程的知识文化学习很重要,思想方面的精神文化也很重要。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应该是学校重点培养方向。初中学生正处于生长阶段,他们的身体和心理还并没有完全成熟,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与法治观念,培养他们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将对他们今后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都是一笔隐藏的财富。
        关键词:初中学生;道德与法治;社会责任感
        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于用知识去弥补。由此可见,拥有良好的道德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他不能被钱,知识以及技能所代替。初中阶段刚好是各种观念可塑造的重要时期,他们是今后社会的支柱,国家的栋梁,是我们民族的未来。但是当今社会,初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淡薄,严重阻碍中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因此,教师应该立足于当前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从而提升中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社会责任感。以下是本人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的探究,仅供参考。
        一、将社会责任感渗透在课本教材中
        在初中阶段,中学生有关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立足于当前的课本,每天上课的内容也都是教材中的知识。教材中的所包含的内容很多也很全面。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将课本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好,然后还要深入剖析一下教材中各文章的内涵,将社会责任感渗透在课本教材的教学中,通过初中教师一点一滴的渗透,日积月累下去,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社会责任感都会得到提升。
        例如,在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通过学习《踏上强国之路》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时,引导学生建立创新意识,知道创新可以推动整个社会以及国家的进步,懂得只有学会创新,民族才可以得以进步,国家才可以得以兴旺。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用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为国家做出贡献。在学习《守望精神家园》以及《建设美丽中国》时,让学生通过学习,根据教材中的内容,懂得现在自己国家的繁荣与富强,了解这种幸福的来之不易,让他们对自己的民族以及自己的国家都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想为社会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二、将社会责任感渗透在多媒体教学中
        无论书本中的内容多么有趣,只要中学生每次上课都只盯着书本看,那么久而久之,书本也将变得无趣。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数学质量以及学习效率。

教师不妨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要学的知识点比较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抓住学生的眼睛,吸引他们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对道德与法治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将社会责任感渗透在多媒体教学中。
        例如,在学习《追求民主价值》以及《建设法治中国》时,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的技术,为中学生播放一些有关民主生活的视频,比如说民主选举,人大选举等等。让他们懂得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的国家,我们国家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公平公正是全民族的共同追求,从而培养他们的道德与法制观念,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在学习《中华一家亲》以及《中国人 中国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中学生播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歌曲以及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热爱我们这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自觉维护我们民族团结以及国家统一,同时让中学生懂得我们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国家有认同,有信心。从而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以及法治观念,将社会责任感渗透在每一段视频中。
        三、将社会责任感渗透在生活实践中
        光学会是没有用的,关键是还要学会怎么去实践。社会责任感源于课本而要实践在生活中。教师只注重中学生对教材中理论的学习是没有用的,这样他们就只会空学,仅仅就是纸上谈兵。因此,要积极的利用书本中的案例,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与平平淡淡的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渗透在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例如,在学习《建设美丽中国》时,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现如今我们遇到的各种资源问题,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要呼吁中学生,从自身做起,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每个人要注意保护环境,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拒绝白色污染。能坐车就不开车,能用纸袋就不用塑料袋,能自带筷子就不用一次性物品。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小学生社会责任感意识的形成。
        总而言之,中学生是社会的栋梁,国家的希望。社会责任感是每一个公民所具备的,也是中学生更加应具备的。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迫在眉睫,只有培养好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意识,社会才可以得以发展,国家才可以得以进步。
        参考文献:
        [1]:彭宾.浅析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21).
        [2]查沥波.开展实践教学,力解道德与法治“空”的问题[J].新课程(中),2018,(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