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在七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李英华

发表时间:2020/4/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1期   作者:李英华
[导读] 经典诵读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并且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就经典诵读与七年级语文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应用提出几点建议
        摘要:经典诵读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并且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就经典诵读与七年级语文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应用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经典诵读;七年级语文;教学研究
        引言:
        初中阶段的学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传统文化认同感培养的关键时期。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应用,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的经典内涵,提高文化认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将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教材编写也越来越全面化,教学内容随之也产生了一定变化。目前使用的七年级语文教材中,涉及许多经典文化内容,例如唐诗宋词、散文、韵文、戏剧、明清小说等。这些都是国学文化中的经典内容,在教学中,就需要先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对教材中的经典进行深入的诵读与学习,分析经典中的内涵与意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同时教学中也需要将经典的诵读与写作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体会经典中的写作风格和写作技巧,有效地运用于写作中,提高写作能力。
        例如七年级教材中能有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特别是唐诗、宋词、元曲,这些内容都具有十分丰富的韵律感和美感。在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强化学生对这些诗词的诵读。通过诵读使学生感受到汉语语言的韵律感,培养学生的语言节奏和语言语感,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另外,通过诵读也能够从语调中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深刻内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培养情感共鸣能力,对学生古诗词的阅读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和能力锻炼,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1]。
        另外,七年级教材中还包含有经史子集的内容,例如《论语》《世说新语》等,这些都是古代写作的范本,除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已经,还具有十分有价值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这些文章都为学生的议论文文体写作提供了良好的写作参考和写作技巧的示范。例如《论语》的诵读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言简意赅的写作风格,而在《世说新语》中学生能够学习到简约但又传神的习作技巧。因此七年级语文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经典诵读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同时学习写作技巧,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将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方法相结合
        传统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反复的朗读经典作品后由教师自己对经典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只负责记忆。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下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需要做只是通过笔记和用脑记而没有激发思维的活跃,也就极大地降低了诵读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也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在国学经典中也有很多可以借鉴的教学方式。

将经典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条件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经典文学的好好奇心,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将经典诵读与教学方法相结合[2]。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中国古诗词中强调用精炼的语言展现一幅具有广阔意境的图画,强调诗画同源,通过文字展现给读者面前一幅具有深刻意境的图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培养学生情感共鸣的能力以及把文字转换为画面的能力,因此就需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形象的解说或者多媒体资源进行辅助教学。例如七年级下册中《望岳》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播放关于泰山的纪录片片段,引导学生走入泰山中,在诵读时跟个能够感受到诗歌中的描写的泰山的雄伟。又比如《泊秦淮》的诵读中,教室就可以给诵读配上秦淮小调的音乐,在相似的气氛中能感受到作者“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心境。
        第二,强化学生有感情的诵读。中国古典教育学理论中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教学理念,这一教学方法在如今仍然适用。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在诵读中加入感情的习惯,指导学生学会把握诵读中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诵读方法,使学生在有感情的诵读中感受经典中蕴含的情感,提高学生情感共鸣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经典作品中。例如《天净沙·秋思》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示范诵读一遍,在要求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加入字节理解进行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强化对古诗歌内容的把握和理解。
        三、构建适合开展的经典诵读教学环境
        经典诵读的教学离不开一个良好的诵读环境。目前的教学中,由于教师教学任务重,学生学习压力大等原因,在语文课堂中逐渐缩短甚至取消学生经典诵读的时间,也取消了多样的诵读活动,这不利于学生诵读习惯的养成,也就难以提高经典诵读带来的积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经典诵读的作用,组织多种多样的诵读活动,营造良好的诵读教学环境。比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诵读比赛,或者编排进行表演。例如《世说新语》中的两则小故事,教室就可以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用实际演绎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四、结束语
        经典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提高学生对经典文章的理解能力和情感共鸣能力,使学生能够从经典中获得一定的文学积累和实践反思。另外一方面也能够通过经典诵读的形式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林亦军. 经典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 考试周刊, 2019(10).
{2}:周柳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途径[J]. 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7(11):57-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