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4/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7期   作者:刘秀霞
[导读] 兴趣是驱使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动力,中学物理教师应创造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以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摘要:兴趣是驱使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动力,中学物理教师应创造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以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物理知识能解释生活中的多种现象,符合中学生探索未知的发展需求,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努力优化教学手段。本文将从四方面阐述培养学生物理兴趣的策略,以促进中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的进步。
        关键词:物理;兴趣;初中
        引言:当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能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可发挥学生主动性,使教学效率明显提升。然而实际教学中,学生却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随着教学的推进,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消退。教师要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习惯开展教学,要采用多种手段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物理水平。
        一、以丰富的手段演示教学内容
        学生容易对新奇有趣的事情产生兴趣,教师要尽量丰富物理课上的演示手段,要利用多媒体、实验、板书等手段灵活教学,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丰富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喜好选择演示手段,要确保教学内容丰富有趣,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教学《运动的快慢》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说出视频中展示的物体有哪些特点。学生会说出这些物体都不是静止的,都在进行不同速度的运动。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评价物体的速度呢?能用我们的主观判断去描述吗?学生会联想到主观判断不严谨,需要寻找科学合理的办法。随后,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运动会中的跑步比赛视频,让学生说一说哪个运动员的速度快、哪个运动员的速度慢,为什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认识到同样距离的运动中,用时越短、速度越快。教师要根据教学需求展示多种视频或图像,要确保学生集中注意力[1]。
        二、在教学中融入人文知识
        教师应照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不仅要与物理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互动,也要尊重偏爱文科知识的学生需求,要在课上引入人文知识,使这部分学生对物理有更多的了解,逐渐培养其学习兴趣。一些学生乐于学习语文、历史等文科类知识,对于物理学科缺乏兴趣。教师要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上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人文知识,这样一来就能提高学生专注力,使学生具备科学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教师可结合物理知识引入古代的重要论著,如《天工开物》,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人在物理方面的研究,以吸引偏爱文科的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同时,人文文化也能以俏皮幽默的方式出现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现象提及相关的语言文化,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如教学《浮力》这一章时,教师可以用“按下葫芦浮起瓢”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学《光的反射》时可以引入“杯弓蛇影”的故事。总之,教师要使物理课堂散发人文气息,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科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兴趣[2]。
        三、强调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师要强调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尤其要与生活密切相连,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针对不同的内容,教师要引用适当的例子,需要用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比如在教学《摩擦力》后,教师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场景是对摩擦力进行有效控制,分别是采取哪些措施?学生很快会联想轮胎上的纹路、砂纸、自行车闸等内容,却很少有人会想到如果减小摩擦力,会有哪些作用。教师要引入润滑油、轴承滚珠、给拉锁擦肥皂等例子,启发学生开拓思维,从而帮助学生获取更多实用知识。当学生意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后,能促使学生认真钻研学科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需在教学中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用新奇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物理学科的持久发展。
        四、组织多样的实验活动
        物理实验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近距离接触科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物理兴趣的发展。教师要多为学生安排简单易操作的实验,可安排学生分组实验,锻炼学生交流与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
        当教学《浮力》知识时,教师可以用简单生动的实验吸引学生,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兴趣。教师可安排学生四人一组,共同完成橡皮泥入水的实验。在第一环节中,要求学生将橡皮泥揉成一个硬币大小的球形,随后置入水中,可以看见小球直接沉底。随后,要进入实验的第二环节:捞出小球,并将橡皮泥按平,捏成薄薄的碗的形状,重新置入水中。可以看出,橡皮泥二次入水后能保持漂浮的状态。学生对此现象产生兴趣,都很期待教师的解释,教师就要引出新的知识,为学生答疑解惑。在实验的作用下,学生的求知欲高涨,能有效拉近师生距离,使教学更顺利。
结束语
        总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应用丰富的手段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从内心对物理产生好感。随着知识难度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压力逐渐增加,教学中要做到劳逸结合,增加课堂上的趣味性,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风趣幽默,进而对物理学习产生好感。
参考文献
[1]陈小河.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1):14-14.
[2]陈满胜.浅谈初中物理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高考,2018(29):59-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