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发表时间:2020/4/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7期   作者:郑会军
[导读]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不仅是新课程理念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

        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不仅是新课程理念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扎实理解问题解决的真正内涵,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问题解决意识,积极创设问题解决情境,丰富问题解决训练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
关键词:培养 问题解决 能力
        新的数学课标中提到的“问题解决”是指学生有了问题才要思考怎样解决问题。即学生在全新的数学场景中,利用已获得的知识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解决问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科学的培养方法,进行合理的评价。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呢?
一、充分认识“问题解决”的含义
        传统的应用题是指根据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表示数量关系的题目。它并不是实际问题的原始素材,而是人工提炼整理的结果,它往往是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侧重于训练学生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而不是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
        新课改后,“问题解决”替换了“传统的应用题”,它是指在一个开放的场景下,学生在老师科学合理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它强调的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通过一定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数学能力的发展。
二、创设良好的“问题解决”情境
        正确认识了“问题解决”的含义之后,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要全面摒弃传统应用题教学模式,而是在全新的教学理念下,积极为学生营造创设良好的问题解决情境,精心选择和设计“问题解决”场景。
        如:《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教学,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精心设计两个“问题解决”活动场景。
        场景一:学生分组将5千克食用油,分别装入一些玻璃瓶,每个玻璃瓶最多能装0.75千克油,需要准备几个相同的玻璃瓶?
        场景二:小芳带100元钱到书店购买文具盒,最多可以买到几个单价是15元的文具盒?
        场景一,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装满6瓶后,虽然剩下的0.5千克,已不足装满一瓶,但还需要用一个瓶子装上。
        场景二,学生通过模拟商店购物,在购买了6个文具盒之后,剩余的10元钱,已买不到一个文具盒。


        通过两个活动场景,从而使学生深刻领会了“进一法”和“去尾法”的真正含义和实际运用情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三、培养学生积极地“问题解决”意识
        传统的教学禁锢了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学生往往习惯于让老师提出问题,然后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去机械地解决问题,而不会自己根据所提供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做好预设,将问题完全开放。
        如:教学《工程问题》,教师只需为学生提供以下信息:小红家要装修新房,A装修公司要40天完成,B装修公司要50天完成。请根据以上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坚持开放式的问题设置,学生则可放飞思维,必定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注重“问题解决”训练方法
        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更不是形式单一就能达到的,而是需要教师持之以恒,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进行训练,方能水到渠成。
(一)学会合作解决问题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众人拾材火焰高”说的就是团队的力量,合作的力量。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活动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二)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切忌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层次,由简到繁 由易到难,让学生充分享受到问题解决成功的愉悦,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三)平时训练与能力竞赛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既可以采用每日一题的平时训练,还可以采用每周一竞赛的检测训练,给予学生更多的训练平台,检验学生谁提出的问题更有价值?谁的解决问题方法更合理?谁的解决问题效率更高?等等。
(四)引导反思、逐步深化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对自己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进行反思,对问题解决中用到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分析过程、解题思路、猜想预设等等进行深入的验证,并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促使学习能力达到有效提升。
        总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不仅是新课程理念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扎实理解问题解决的真正内涵,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问题解决意识,积极创设问题解决情境,丰富训练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