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通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邹建平

发表时间:2020/4/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7期   作者:邹建平
[导读] 小学生正处于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对学生思维的拓展以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对学生思维的拓展以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而数学作为小学极其重要的学科,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必要内容。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相关问题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度日益上升,创新能力作为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对其相当重视,如何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点。如今教育不断改革创新,新的教育改革下,要求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要求老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个体的差异,针对性辅导教育、要求教师将学生看作一个发展中的人,教师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引导每一个学生潜能的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老师可以严格遵守新课标的规定,找出最适合的培养方式。
        一、注意转变师生角色,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在新课标下,为通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改变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进行灌输式教育的教学方式,变为教师为引导者,学生为数学学习主体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能让老师一味地进行教学,而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清楚地理解新课标的要求,并严格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
        对师生角色进行转换,就要求学生及老师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新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在教学中,体会到自己在学习中的地位以及价值。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对学习的意识,主动地去学习。
        比如小学数学老师在教授学生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几何形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联系生活举例:门是长方形的、墙角的置物架是三角形的、照明的灯是圆形的等等,让学生们进行交流,从而更清晰地理解几何形体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然,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想法还不够健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组织设计一个关于数学主题的活动,展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挖掘其的创新能力。
        二、为学生提供更多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参与中有创新的行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更多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有创新的行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适当地设计一些问题,给学生提供一个思考的空间、帮助学生培养一定的创新能力;小学数学老师还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设置一些难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要求教师可以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

不再只是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教学,因为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学生无法参加到教学中,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创新能力的开发。教师应当做到适时的加入学生互动环节,还可以在一些恰当的时机交课堂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比如在教学生计算梯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积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大胆提出假设,大胆设问探究。可以让学生先从以前学过平行四边形相关计算公式、三角形计算公式等知识开始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对图形的摆、拼等发现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通过教师的引导得到计算方法以后,学生还可以主动通过学习发现,梯形还可以通过拼接成平行四边形来计算出它的面积,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地进行发现学习,让学生在了解数学学科知识的同时,获得了独特的创新能力。
        三、教师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及具有差异的学生群体,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创新,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教授不同的知识时,可以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教学形式做出创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创新。
        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比如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入自己理解,让学生体会到创新带来的好处、在对新知识进行讲解时可以通过开展一定程度的班级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在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时,可以联系生活问题,增加问题的趣味性很好地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创新。
        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生学习十以内的加法计算时,可以对问题进行变形,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对加法问题生活化,对于“7-3=?”的问题,教师可以说:“家里有7个苹果,爸爸妈妈和我各吃了1个之后还有几个苹果?”或者说“我有七块钱,一个糖果一块钱,我买了三个糖之后还有多少钱?”等等,让学生在这些创新问题上提高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创新学习,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自己也可以将枯燥的数学问题生活化,更好地理解数学理论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无论是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还是对学生的知识理解上都可以有相当大的帮助,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积极寻找方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转变师生角色,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参与中有创新的行动、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等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创新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帮助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叶瑞祥,鲁澄南,柯炳嘉,朱双利,《创新学习能力论》,天津教育出版社,2018.
        [2]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8月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