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传统医药古籍的数字化保护工作涉及到档案整理、制药工艺等诸多方面内容。大连市非遗项目萨满轧染经贸高中传承基地针对古籍中涉及到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通过数字化保护进行分类整理,全方位直观展示其“基因式”信息,如实、立体地记录和再现其原生态风貌,对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并将其成功经验推广到现代医学领域特别是放射科采集存档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医药古籍 数字化 放射科
一 萨满轧染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概况
萨满轧染传统民族手工技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古文献记载,早在周朝设有管理染色的官职——染草之官,又称“染人”。秦汉时期有“染色司”,盛唐时期的“染院”名扬天下。清康熙时期便设有“蓝靛所”等纺织品染色管理机构。
清朝咸丰十年,萨满轧染第一代传承人金膺泰著有涉及民族医药与民族工艺等方面《各色质料》一书,详细记载利用有关植物染料进行染色及有关药用功效。从自然界中选择植物或矿物等染料制成青、红、黄、白、黑等“五色”,再将“五色”混合后制得其它颜色。根据《各色质料》可知,植物染料通常有如下几种:靛蓝制蓝色染料,茜草制红色染料,黄柏罗制黄色染料,紫苏制紫色染料等,并具有防治头痛、热疮、热病、热毒、喉痹等功效1。
针对《各色质料》水溶性字迹在数字保护过程中的洇化扩散问题,传承基地采用预加固剂等方法,有效防止采集保护过程字迹扩散问题,雪藏一百六十余年的古籍文献得以重见天日,为人们开发利用民族医药做出贡献。
据金膺泰记载:大暑时节,取蓼蓝叶煮水,入石灰,浆五斗下石灰壹升。先用蓼蓝茎煮水染色,再用麻杆灰淋水,然后用碱水漂洗。红色,夏至时节,取红草根煮水,再用麻杆灰淋水。霜降时节,取山里红果煮水,然后用碱水漂洗。紫色,秋分时节,取胡椒叶煮水,再用麻杆灰淋水。黄色,夏至时节,取广豆根煮水,然后用碱水漂洗。谷雨时节,取黄婆萝树皮煮水,然后用碱水漂洗。秋分时节,取黄芩根煮水,然后用碱水漂洗。白露时节,取决明子果煮水,然后用碱水漂洗。褐色,立夏时节,取桦树皮煮水,再用麻杆灰淋水。谷雨时节,取苦菜叶煮水,再用麻杆灰淋水。大暑时节,取柏树叶煮水,再用麻杆灰淋水。小暑时节,取刺莓果叶煮水,再用麻杆灰淋水。大暑时节,取杏树叶煮水,再用麻杆灰淋水。大暑时节,取樱桃叶煮水,再用麻杆灰淋水。大暑时节,取榆树叶煮水,再用麻杆灰淋水。黑色,霜降时节,取板栗果皮煮水,然后用碱水漂洗。大暑时节,取杨树叶煮水,再用麻杆灰淋水。绿色,夏至时节,取桃树叶煮水,再用麻杆灰淋水。立秋时节,取洋葱皮煮水,然后用碱水漂洗。同时还有用满文记录板蓝根“可治疗感冒”“可治疗咳嗽”等药效,首次公开文献即受到业内高度关注。
二、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成功经验
1.科学分类
以科学保护原则为主,根据不同古籍文献记录的内容进行分类。根据民族特性、系统性和活态性,分别从民间文学、民族美学、民族医学等学科领域深入的探索,努力从雏形到历代演变、区域特色、呈现形式、价值内涵等方面进行归纳,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保护体系。
2.可视化表达
可视化表达是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关键。通过电子照片、专题视频以及3D动画的形式进行展示。古籍文献可视化包含四个方面,依次为常识型知识方面、知识描述阐述方面、知识呈现方面以及知识转化方面。
第一方面主要是针对古籍文献不同知识源的异构性进行归纳整理;第二方面针对其特征进行描述,例如区域特征、形成演化、表达方式、自身价值等;第三方面根据古籍文献的特点、分类,构建表达模型,为人们提供鉴别、欣赏、体验以及创造性转化的创造条件;第四方面为人们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根据爱好者受教育背景以及文化素养,可选择合适可视化表达方式进进行定制。
3.新技术与多媒体交互应用
民族古籍文献历经沧海桑田,既反映鲜明地域文化特色,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组成部分。因其独一无二的特色,仅通过文字、图片、视频资料表达并不能满足多层次、多方面需要。数字化技术结合多种新技术,进而整合资源库中的模型数据,借助山形地貌、民俗民风构建等民族文化元素交互搭建等新技术,来实现三维场景的生成,从而创造性开发民族保健品或旅游纪念品。与此同时,通过构建多媒体交互平台,既能有效促进文化资源传播,还能有效提升了文创产品的人文与科技含量。
4.制定统一及可操作标准
民族古籍文献作为传统文化重要载体,因诸多限制因素濒临失传,建立统一、科学、可操作的保护与传承的技术规范尤为重要。标准包括:数字化技术、资源存入数据库技术、常规管理技术,情景构建技术以及可视化技术。在体现整体性同时,也需要注重与其相关的配套政策。
三 对医院放射科采集存档存启示
当前,医院放射科数据库的建设中存在诸多有待提高之处。体现在技术目标、标准以及管理规范等方面,阻碍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推进。针对放射科资源的收集、处理、描述、检索以及保存等实际需求,应尽快制定有关技术标准,如信息资源采集、描述、管理以及元数据等相关标准,再制定相应放射科有关数字化管理章程,实现技术与管理统一。
医学影像在诊断和教学科研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医学影像的保存方式仍然是以胶片为主,此方式存在着成本费用高、管理难度大和影像资料共享严重受限等诸多不足。随着5G技术在医学临床应用的日益增加,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医院信息处理系统和放射学科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发展,必将要求医务人员工作模式转变。
可借鉴传统医药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的成功经验,要求医生养成在显示器的荧光屏上观看医学影像的习惯;努力促使医生在不使用胶片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机5G网络,快速、准确、高质量地同步获得所需的医学影像及诊断报告,进行实时诊断。电子病历中的医学影像部分,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影像资料共享,以便进行远程医学教育、远程会诊和远程诊断等。
随着5G技术的普遍应用,数字化影像仪器如X-CT、MRI、DSA、PET、CR、DR、US和ECT等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电子化,客观上要求放射科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的实时化、标准化、规范化。得益于医学影像存档和医学影像诊断报告系统的快速升级,整个放射科影像学科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从而不断提高影像学科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医学影像存档和通讯系统以计算机设备为基础,以高速网络联接有关医学影像设备和相关诊断科室,利用5G技术、运用数字化手段储存、运送和展示医学影像及诊断结果,具有像素高,储存、传送和复制保真,速度快、可共享等优势, 从而有利于先进医学影像设备与系统能够在不同地点、不受时间等因素限制,既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医生的诊断质量,又能完善医学影像的采集存档工作,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传统工艺及其实践传承的工匠精神研究教育,研究与评论(技术教育),201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