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追忆逝水年华》是普鲁斯特的代表作,它不止是一部艺术作品,也是一部理论作品,且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普鲁斯特突破了传统的创作手法,以对心灵追索的出色描写和卓越的意识流技巧风靡全球,奠定了其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本篇文章主要概述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的创作背景以及他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
关键词:《追忆逝水年华》;普鲁斯特;创作背景;艺术风格;思想内涵;
《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有独特风格的长篇小说,它改变了小说的传统观念,革新了小说的题材和写作技巧,开辟了欧美当代小说的新篇章,尤其是注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潜意识活动,对后来西方文学的影响很大,因此,普鲁斯特被尊称为现代小说大师。
一、普鲁斯特的创作背景
普鲁斯特出生在巴黎一个艺术气氛浓厚的家庭,自幼受母亲的溺爱,生活无忧无虑。他自10岁患上哮喘病,身体纤弱,因而被“逐出了童年时代的伊甸园”。但他从小就对书画有特殊的爱好,曾经尝试过文学创作,但没有成功。他年青时就步入巴黎上流社会圈子和文学沙龙,频繁往来于各茶会、舞会、招待会及其它时髦的社交场合,被视为上流社会的纨绔子弟,与上流社会交往这段经历为他作品中的人物塑造提供了丰富素材。他的气质是内向的,敏感到了近于病态的程度。后来父母亲相继去世,他深感孤独,被人骤然遗弃。随着岁月流逝,他病情愈加严重,细微的声音、气味、光线都会令他疾病发作。此外,他还到过家乡贡柏莱小住,到过海滨胜地巴培克疗养。这期间他结识了一位少女阿尔伯蒂,后来发现阿尔伯蒂患同性恋,便决心娶她为妻,以纠正她的变态心理。他把阿尔伯蒂禁闭在自己家中,阿尔伯蒂却设法逃跑,于是,他多方打听她,寻找她,后来得知阿尔伯蒂骑马摔死。在悲痛中他认识到自己的禀赋是写作,他所经历的悲欢苦乐正是文学创作的材料,只有文学创作才能把昔日失去的东西找回来。
在生命晚年,他把自己关在百叶窗常年紧闭的斗室里,全心全意投身到盖世巨著的创作中去。“疾病使他不会像我们常人那样受到时钟的干扰,乃至分散注意力,反而让他发现一种更为珍贵的时间:内心的延续”。他的时钟与常人的时钟不同,我们时钟的指针永远向前走,他的时钟的指针则是向后退。他的追忆是复得往昔时光,战胜时间,创造新的生命。这正是《追忆逝水年华》的精髓。或许由于他自幼患病,疾病缠身、体质纤弱,令他与众人不同,不仅生理上而且心理上都对外界事物格外敏感,感情尤为细腻,秉有神经质人敏锐的悟性。此外,父母相继离世,使自幼就得到百般呵护的普鲁斯特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骤然发生巨变,惶恐不安。“这是导致他特殊精神状态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就连他摒弃传统写作风格而采用现代派叙述手法可能都与之有关。在身体处于半瘫痪的情况下,在极度的孤独之中,他希望通过文学创作重构早年的心理发展和他失去的全部精神世界”。由此可见,普鲁斯特的文学创作与他独特的个人经历息息相关。
二、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里,时间是零散的,如一盘散珠,却可以有节奏的谱出一场盛世。它不是我们传统的思维方式,不是我们由远至近、由长到短的井然有序的传统时间方式。他时缓时慢,时近时远全取决于普鲁斯特的情感。
这是传统小说中从没有出现过的形式,在《追忆逝水年华》里,我们可以跟着普鲁斯特的时间或急促,或缓慢的去寻找笔者的年华记忆。《追忆逝水年华》的时间创作方式,便主导了一场意识流小说的盛世。
作品的叙述角度明显区别于传统小说。作者说:“在我们幼小时,我觉得圣书上任何人物和命运都没有像诺亚那样悲惨,他因洪水泛滥,不得不在方舟里度过四十天,后来,我时常卧病,迫不得已成年累月地呆在方舟里过活。这时我才明白,尽管诺亚方舟紧闭着,茫茫黑夜镇住大地,但是诺亚从方舟里看世界是再透彻不过了。”作者不是站在事物的外部观察世界,而是将客观世界溶入内心,然后再表现出来。他通过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来发现外部世界,从意识洪流中认识外部世界的价值。
作品的人称也有异于传统小说。作品中的“我”并不是传统小说中的第一人称,他只是一个穿针引线的人物,通过“我”的观察、感受引出其他人物和绘成绚丽多姿的画面。
三、思想与内涵
《追忆逝水年华》这部巨作,篇幅零散,时间凌乱,只是在蒙蒙中想到的事情,却又记忆很深。对他来说,事情发生的先后没有意义,现实从回忆中形成,通过回忆,既认识到现实世界,也认识到“自我”的存在。通过回忆,他解除了“时间”的束缚,获得了过去、现在的重叠和交叉,形成了特殊的回忆结构。普鲁斯特的时间是水恒的,他把逝去的时间重铸,铸就成自己的永恒时间。他打破传统的倒叙、插叙,没有条条清晰的叙述,却使读者更深人的了解主人公的内心独白。
生命对我们来说,也许有太多需要敬畏的,而对普鲁斯特来看,只是时间的一种形式。它绵延不绝,从不缠绵与山河,时间便在这匆匆的步伐中逝去。那些狂悦的时间飘着香气在时间渐渐散去,我们无法去抵触,而普鲁斯特为了保留这心灵的狂喜,他只能以艺术的文字用自己的方式去刻奠它。很显然,普鲁斯特是个有着浓重怀旧情怀的人。如清晨散步的诗人,对一缕阳光能美好很久,对一飘落的叶子也会感伤很久。于是,他用独特的方式去重蹈他记忆里的时光,或沉淀美好,或凄凉悲伤。以我为中心的轻唱着这个世界带给他的符号,享受着沉淀下来的岁月静好。普鲁斯特用昏黄的光,微凉的秋风,低语的泉水来感触他的思想和感情。我们可以从《迫忆逝水年作》中看到一个丰富多彩情感多样、崇高的普鲁斯特。没有人可以打破他的独特思维方式。普鲁斯特用文字的方式,追寻那些记忆,并将其铸就成一种永恒。用“逆向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来形容普鲁斯特,是最合适不过了。在小说的文字世界里,他张扬跋扈却平平淡淡的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引领了一代小说文字的创新,创作了人类史上的一大进步。
四、结论
《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经典巨著,普鲁斯特开创了意识流写作的先锋,可能我们并不能完全理解普鲁斯特的时间意识,也无法体会他的语言符号,甚至无法感受他年幼多病时内心受到的痛苦与折磨。但《追忆逝水年华》却带给我们一笔不朽的财富,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现代小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法)吉尔·德勒兹.普鲁斯特与符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2】贾蕾,郑路.浅析《追忆逝水年华》中的意识流写作手法[D]章,2014,(2):87-87.
【3】杨宁.论《追忆似水年华》的小说艺术[D].西北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