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传统文化所受关注逐渐减少。然而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文化修养发展有重要意义,应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渗透,要使现代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本文将从三方面研究促进传统文化渗透的策略,以推动高中生语文能力发展,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
引言:传统文化是历史的沉淀,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对现代人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让高中生接触并热爱传统文化能增强学生的使命感,有助于学生提高思想意识,能用更理性的思维分析问题。高中生思维逐渐成熟,在这一阶段进行文化渗透能丰富学生情感,使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一、挖掘课文内文化精髓,提高学生文化修养
语文教材内包含大量的传统文化,教师要重视对文章内涵的挖掘,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并理解传统文化。教师在传授文化知识时不仅要重视对基础内容的函授,也要启发学生去体会作者的处境和情怀,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比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并序》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每一句诗的含义,还要深挖诗文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使学生充分认识课文,使其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对文章结尾处的鸳鸯进行解释,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鸳鸯的含义。本诗是讲述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男女主人公的婚姻受到家庭力量的阻挠,在受到双方家属的强烈反对后,双双自尽殉情,最终被人视为一对鸳鸯,比喻死去的夫妻仍旧是心连心,在死后终成眷恋。鸳鸯经常出现在古代的书画作品中,具有十分美好的寓意,通过讲述有关鸳鸯的文化,学生对这篇诗文有更全面的理解,也能深切感受到故事的凄美。在教学《迢迢牵牛星》时,教师可以引入相关的神话故事,在学生对故事有所了解后,再引导学生分析诗文的用词,使学生准确理解文章内涵。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文化元素,让学生准确感知作者的思想,以便将传统文化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从而强化学生语文水平[1]。
二、组织课外阅读活动,创设良好文化氛围
传统文化内涵丰富,仅靠教材渗透很难形成有效的引导,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从多种途径接触传统文化,以打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语文教材主要依靠经典的古诗词、文言文渗透文化,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接触更丰富的传统文化。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接触到多种文化,教师要对学生行为进行引导,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比如在教学《短歌行》时,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了解历史文化,对曹操的性格、经历有更全面的了解。结合《三国演义》的描述,学生可以对曹操的外貌、性格、行事作风进行合理想象,有助于学生思想水平的提升。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渠道变得更加丰富,教师也可为学生推荐优秀的教学视频,安排学生进行课后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为督促学生的课后学习,教师可安排朗诵比赛,让学生朗诵自己喜爱的诗词,从而改善课堂文化氛围。渗透传统文化必须进行适当拓展,教师要以教材为跳板,为学生介绍广泛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思维开放,将所学内容活学活用。高中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强度、学习能力,做到合理延伸教学,可培养学生的阅读爱好,建议学生将古文阅读作为陶冶情操、放松心情的手段,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2]。
三、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传统文化并不只属于历史,它对现代人的思想有深远影响,教师应将传统与现代融合,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我国人民认为“和”为贵,在经典故事“将相和”中也显示出包容、和睦的重要性。教师可用类似的举例强调文化的延续性,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对现代人思想的影响,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
传统文化不仅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也体现在美术、建筑、美食等多个领域,教师应鼓励学生多研究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比如教学《阿房宫赋》时,教师让学生想象气势磅礴的阿房宫,学生对文中所说“三百余里”缺乏概念,教师可用现实生活中的场地打比方,以加深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对于诗文中描述走廊、屋檐、阁楼的语句,不能只依靠语言描述,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我国古代建筑的图像,让学生结合图像理解文中所说的“檐牙高啄”、“钩心斗角”。通过将课文内容与现代文化融合,学生对阿房宫的气势有更细致的想象,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因此,在渗透传统文化时,可灵活融合现代知识,要通过巧妙启发强化学生印象,逐渐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对高中生的文化修养有积极影响,语文教师更是文化的传承者,要深入挖掘课文中的文化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的价值观对其今后发展有重要影响,教师要通过文化渗透的方式引导学生,使高中生具备良好品性,培育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杜锐.论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8(1):46-46.
[2]王玫.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分析[J].课外语文,2017(6):14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