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墨被韩非子称为“世之显学”,二者成为众多思想学派中的两朵绚丽的奇葩,作为两个学派的创立者孔子和墨子,他们的思想同样异彩纷呈,本文试图从教育平等的角度比较孔、墨思想的异同。
关键词:教育平等;孔子;墨子;比较
孔子与墨子都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分别是儒家和墨家的创始人。无论外在风范还是内在气质,文质彬彬的儒学思想与粗犷豪放的墨家思想都有很大不同,所以被韩非并称为“世之显学”。关于教育平等的话题孔墨也有各自的见解和主张。由于人是教育的对象,所以不能用衡量事物的标准去衡量教育。从个体的发展来看,根本不存在两个以上完全相同的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既来自于遗传、天赋,也来自于后天的环境影响、教育、机遇、努力程度等。无论人与人之间差异有多大,但在区别于物上,他们有着共同的特性,即人性。在人性上,他们是平等的,这种平等是一种绝对的种类平等。
因此,本文重点从人性论、教育对象、教育目标和社会教化上对孔、墨教育平等思想进行比较,以助于理清思路,拨开迷雾。
一、从人性论上谈“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与“素丝说”
孔子在人性论上最早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由此引发后世对人性论的多种论述。这里的“性”指的是人的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天的习染,包括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孔子认为人的天性是相近的,并不像人的社会地位一样存在着多大差异,只要环境和教育相宜,人人可以成才,所以强调教育的作用。他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高贵、优越的思想,第一次提出了天赋平等的人性论。
相对于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墨子则提出素丝说,认为人性形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墨子认为人的本性无善恶之分,善恶是后天习染造成的。
墨子的素丝说是对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如果说孔子的“性相近”在天赋平等上还不彻底,还有“相近”的差别。那么墨子的“素丝说”,就是真正的天赋平等论。
此外,孔子又把人性分为三等:一等是“生而知之者”,属于上智;二等是“学而知之者”和“困而知之者”,属于中人;三等是“困而不学”,属于下愚。继而又提出“为上智与下愚不移”的论断。由此推知,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只适用于中人,因此,他的天赋平等的人性论还是有一定的局限的。而墨子则提出:“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否定了贵族和庶人天赋不平等的见解,也否定了孔子的“为上智与下愚不移”的理论。这是墨子的人性论比孔子的人性论高明的地方。
二、从教育对象上谈“有教无类”与“农与工肆之人”
由于人人天赋平等,决定了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基于此孔子针对当时奴隶主教育“礼不下庶人”的“有教有类”,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实际上是不论政治、经济地位高低与否,还是种族、出身和先天资质的贤愚,都可以列为教育的对象。因此孔子兴办私学,招收学生的时候也打破族类、国别、贵贱等方面的条件限制,在入学权利上也力图实现平等的目标,从实践上肯定了人的天赋平等。
墨子则站在平民的立场上,认为农与工肆之人都是教育的对象。史载墨子弟子三百人,多为“农与工肆之人”。而且墨子更强调“上说王公大人,次说匹夫徒步之士”都要受到教育。自然,这种想法都是空谈,在当时难以实现,但他这种“王公大人”与“匹夫徒步之士”教育机会均等的思想,闪烁着人人平等的光辉。这里可以看到墨子教育对象的范围要大于孔子,这是受各自的人性论基础决定的。
三、从教育目的上培养“学而优则仕”的君子与“兼士”
从教育目的来看,孔子和墨子都把教育作为实现其政治理想的重要手段。
孔子从“为政在民”的政治主张出发,一方面提倡“礼贤下士”,“举贤才”,另一方面,通过教育来培养士和君子。简言之即“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只要学有余力就可以为官,打击了世袭制和不学而仕的社会状况,从根本上否定出身、阶级。他教导弟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有没有学好。又说:“学也,禄在其中矣。”这都表明孔子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人才。同时,孔子还主张培养君子和士。在孔子以前,士是贵族中的下层人物,君子是国君之子,或奴隶主贵族出身的人。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下移,孔子通过教育将平民出身的弟子也同样改造成士和君子,体现了教育不分阶级,一律平等。
墨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兼士”或“贤士”,以实现其“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他尖锐地批判、否定用人以亲、以财而不问贤能与否的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合理现象,主张通过“兼士”去实现贤人政治。所谓“兼士”就是各尽其能去实行“兼相爱,交相利”的义士,他们是与“只知有己,不知有人”、不能实行“兼爱”的“别士”相对立的。“兼士”没有人我之分,关心朋友甚于关心自己,甚至还要能够“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所以在选拔人才上,墨子主张以“尚贤”为首。他说:“尚贤为政之本也”。他从“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观点出发,他认为只要是贤能者,即使是农民、手工业者、渔夫之类,也可以举拔为天子。
所以,孔子与墨子培养的“君子”与“兼士”都是为了改变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
四、从社会教化上谈“建国君民”与“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在古代,教育作为一种大的概念来存在,包括社会教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其中普遍的社会教化就体现了教育的平等。《学记》中写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孔子认为对社会所有人进行教化,能够达到改变社会风气,移风易俗的作用。进而能够有助于君主更好的治理国家,形成团结统一、和谐向善的局面。此外,孔子认为统治者要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通过完善自身来影响他人,从而起到上行下效的目的,同时,统治者实行德政,用道德引导和礼仪规范来使百姓心悦诚服。所以说,教育的过程也就是政治实现的过程,教育的好坏就关乎政治的优劣。
墨家要求兼士向社会推行兼爱主张,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不分彼此、亲疏、贵贱、贫富,都能做到“饥者食之,寒则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葬埋之。”主张通过“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建立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同时墨子提出“强教于人”,不论对王公大人还是匹夫愚妇,教育都应该主动送上门去。以实现王公大臣治国,普通民众修养身心的平等、公正的社会理想。
孔子和墨子推行社会教化的理论其目的都是想通过教育的手段来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孔子强调统治者起到的表率作用,通过统治者以身作则来实现教育和改造人民的作用。而墨子则与孔子的思想不同,他主张通过国家所有人的上说下教的努力来改变整个社会的风气与状况,而不是仅仅将责任推给统治者。
通过以上对孔子和墨子的教育平等思想的比较与剖析,我们可以发现,孔子和墨子之间的教育思想有相同也有差异,但其差异性是建立在继承性基础之上的,而不是绝对的对立。这同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代表的阶层是分不开的,即他们的教育平等思想是当时社会变革矛盾的反映,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
参考文献:
[2]王黎明.从孔墨教育思想比较审视现代教育[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8.
[3]曾云莺.孔墨教育思想比较及其影响评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4,2.
[4]王颖.孔子教育平等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6.